-
重慶新版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時間:2013-08-02 16:13:47 作者:www.dlfzw.com 來源:華龍網(重慶) 閱讀:1416內容摘要:導讀:重慶市新版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日前公開征求意見。與舊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對通風、采光有了更高要求,并且將綠色建筑也納入進來。小區車位白天空置率高,如何利用起來?如何布置幼兒園、商業,小區的居民才方便……日前,重慶市城鄉建委發布新版《居住建筑節能65%(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征求...導讀:重慶市新版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日前公開征求意見。與舊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對通風、采光有了更高要求,并且將綠色建筑也納入進來。
小區車位白天空置率高,如何利用起來?如何布置幼兒園、商業,小區的居民才方便……日前,重慶市城鄉建委發布新版《居住建筑節能65%(綠色g筑)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與之前的舊版標準相比,對通風、采光有了更高要求,并且將綠色建筑也納入進來。
規劃布局
建筑朝向宜南北向
國家將綠色建筑從r到高分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3個等級,我市將綠色建筑分為銀級、金級、鉑金級,這次的新版《標準》,納入的主要是一星級綠色建筑。
《標準》要求,建筑群的規劃布局、建筑物的布置與設計,要減少硬化路面,增加綠化覆蓋面積,充分利用自然水域,改善居住小區內夏季室外的熱環境。建筑物的主要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屋頂、外墻的表面,提倡使用淺色,以減少外墻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鼓勵平屋頂采用種植屋面。
通風供暖
不小于80㎡宜用地暖
一位參與p制《標準》的相關人士介紹,居住建筑應根據不同的戶型,設計通風季節的自然通風氣流路線,讓居室內的人享受更多自然風。
而且供暖、通風、制冷和空調節能設計時,優先選擇較為環保的冷熱源或“水空調”等可再生能源。比如,居住建筑群可采用地表水水源熱泵系統等。
室內的供暖系統應以熱水為熱媒。戶內建筑=積不小于80㎡時,宜采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供暖方式。
建筑環境
建筑間距超過18米
為了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標準》要求,居住建筑的戶外活動場地遮陰面積高于一半;夏季空調要采用排熱量降低50%以上的技術等。
新建住宅區的綠地率,不應低于30%,舊城區改建項目綠地率不低于25%;新建住宅區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不應低于1.2平方米,舊區改建項目不低于0.7平方米。
環境綠化應以植物造景為主,以適應本地自然氣候條件的鄉土植物為主。
室外照明和幕墻設計,要避免光污染。居住建筑兩棟建筑之間,間距要超過18米,或沒有視線干擾。
資源利用
可再生用水達一半
《標準》要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熱水比例,不低于50%;或者提供的空調用冷量和熱量的比例不低于25%。
硬質鋪裝地面中,透水鋪裝面積不應低于50%。
居住建筑非傳統水源利用方面:有市政再生水供應時,室外綠化灌溉、道路澆灑、洗車用水,全部采用非傳統水源;沒有時,至少室外綠化灌溉用水全采用非傳統水源。
雨水利用、景觀用水要有機結合,景觀水體的補水,應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利用水生動、植物等生態處理技術進行水體凈化。
公共服務
到公交站不超500米
什么才是達到節能65%的建筑?不僅是采光、通風,《標準》對出行的便捷性也作了要求。
其中,建筑選址與設計,場地出入a到達公共汽車站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米;或到達軌道交通站的步行距離不超過800米;出入口500米范圍內,設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線路的公共交通站點(含公共汽車站和軌道交通站)。
還要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聯系公共交通站點;場地內人行通道均應采用無障礙設計,且與建筑場地外人行通道無障礙連通。
此外,與幼兒園、小學的距離,也應該比較近,適合就近入學。如出入口到達幼兒園的步行距離不超過300米,到達小學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米,到達商業服務設施的步行距離不超過500米等。
停車設施
提倡車位對外開放
私家車越來越多,出門辦事、逛街或上班,有時候會發現車位不好找。另一方面,很多住宅小區里,居民白天上班后,大量停車位就空了出來。
《標準》要求,機動車停車設施,應至少滿足下列3項要求中的2項:即采用機械式停車庫、地下停車庫或停車樓等方式;采用錯時停車方式向社會開放;停車設施不擠占行人活動空間。
相關人士表示,“小區車位錯時向社會開放”這一條,在編制過程中,專家們也作了爭論:如果不向社會開放,就會浪費資源;如果向社會開放,那么居住安全如何來保障?最終,這條作為提倡和建議內容,可供小區選擇。
臨近商圈、寫字樓的住宅小區,有向社t車輛開放的優勢。“如果小區車位向社會開放,對收費系統、攝像頭等監控設備的安裝,就要進行周密考慮。”這位人士說。
- 相關文章
-
-
03-20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設計要點
-
02-27疫情當下,綠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風有多重要
-
02-18建筑節能問題及優化措施
-
01-08關于加強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管理工作的通知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2-20廣東省綠色建筑新國標項目實戰型VIP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
12-05“新標準”讓建筑更“綠”
-
12-04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征求廣東省標準《廣東省綠色建筑設計規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
04-02附:相關標準
-
08-12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
08-09國務院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
-
04-19住建部發布《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T50034-2024
-
03-07《建筑與市政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640-2023
-
09-2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修改《建設工程消防 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的決定
-
09-12深圳市建設科技促進中心關于第五十一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公告
-
09-11住建廳:即日起,建設單位對安全負首責!項目負責人應具備注安資格!必須組織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
07-27《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條例(草案)》提交一審 北京擬推廣超低能耗建筑
-
05-05關于對《碳中和建筑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的函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