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富強:北京等六省市碳交易試點很有意義
時間:2013-09-08 02:59:27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096內容摘要:【導讀】:美國能源基金會副主席兼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就我國綠色經濟、新能源的應用、光伏“雙反”,以及剛剛公布的北京、上海等六個省市碳交易試點等問題談了若干思考。主持人:因為您是在某個委員會,您談談綠色經濟在國內外的對比,我們今年新能源、光遭到“雙反”,我們拋開主...【導讀】:美國能源基金會副主席兼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就<國綠色經濟、新能源的應用、光伏“雙反”,以及剛剛公布的北京、上海等六個省市碳交易試點等問題談了若干思考。
主持人:因為您是在某個委員會,您談談綠色經濟在國內外的對比,我們今年新能源、光伏遭到“雙反”,我m拋開主流的原因,還有沒有文化不同的解釋,比如在歐美對“雙反”有其他的解讀嗎?
楊富強:綠色經濟現在還沒有一個全面的統一的認識,在去年的“里約20”,就是可持續發展會議過了20年以后,我們來回顧這20年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在這個會議上就比較正式地提出來“綠色經濟”的概念,但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綠色經濟解釋還各有側重,t有所不同,所以在那次大會上對綠色經濟做了一個籠統的定義,因為綠色經濟包括的比較廣泛。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主要的解釋的不同,發達國家因為他們走過了發展的道路,所以他們現在認為說更應該保護環境、生態平衡、氣候變化,這些都應該加以考慮。對于發展中國家,他們認為t在正是發展的階段,我們對綠色經濟都應該允許發展中國家有進入這種可持續發展的通道,他的背后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護環境,但是我們保護的做法和我們的資金、技術支持,還有我們對這個認識都有不同。但是不管怎么樣,綠色經濟對每一個國家來說,怎么樣t好的保持經濟發展和環境和生態之間的平衡,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于氣候變化談判,全世界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時候也應該遵循比如說共同的區別責任和各自能力這樣的原則,大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主持人:您對能源、光伏“雙反”怎么看?最近可能達成了一個雙方比較滿意的協議,您對這個結局是否滿意,還是以后就滿足于這個了?
楊富強:對于全球的交易貿易的體制,我們認為中國目前來講還是帶來<大的益處,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要更好的保護WTO或者是一些國際貿易中的原則,但是引起這些沖突的有很多原因,我們回顧一下關于中國進入WTO的過程,當時發達國家認為WTO是比較偏向他們的,所以他們就反對發展中國家來進行自我保護,當時我們在進入WTO之前也傾向于自我保護,但<沒有想到我們進入WTO中國的產品確實價廉物美,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為發達國家設定了便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中國政府也一直堅持這個原則,就是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內保護這種壁壘,這個我們還要堅持。第二,我們自己也要查找自己的原因,因為我們國內的惡性競爭,把我們的價格,實際很多都是拉到我們能夠薄利的那個狀態還要更往下,所以這種惡劣的價格競爭,不僅是我們國內受傷,國外的反映也很大,覺得我們國內補貼否則怎么能惡性競爭呢,所以也造成歐洲和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反制。
主持人:日前,北京、上海等六個省市碳交易試點,您對這個試點工作怎么看?
楊富強:這個試點還是很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國內在目前情況下還沒有達到絕對減排的狀況,我們開始來進行試點的工作,這是我們中國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試點來總結經驗教訓,所以我們大家對他們也要抱比較現實的態度,就是說很多試點城市會有失敗的可能,但是這種失敗恐怕提供的經驗教訓會比偶爾成功的這種模式在某些程度上更有意義一些,所以這個還是一個好的方法。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在氣候變化談判中是最有發言權的專家了,在氣候變化談判的過程中,您覺得這么多年過來了我們取得了哪些實質性的進展?
楊強:這兩年我也表明過我的觀點,國際氣候談判又回到了原點,原來我們1992年第一次環境發展大會的時候就制定通過了關于氣候變化公約這么一個條約,又經過了幾年的談判,我們的談判在1997年達成了“京都議定書”,并且在2008年開始實施,本來“京都議定書”也是我們氣候談判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但是現在我們“京都議定書”也不進行談判了,我們的“巴黎路線圖”也不談判了,現在開始新的談判,所以我們又回到原點重新談判。當然這里面也取得一些成績,各國對氣候變化的問題認識越來越清楚,各國也都采取了或高或低、或多或少的這種減排程,這些對于減少二氧化碳都是有利的。但是我們可以有這樣子的期待,就是國際氣候談判的路程還是比較曲折,也是比較漫長的。
主持人:我們NGO在談判過程中有哪些變化?
楊富強:NGO我們是這樣的,在氣候談判中我們都在呼吁國際社會進一步來應對人類共同的挑戰,對我們來講發達國家要提高他們的減排雄心,發展中國家也要做好各自的國內的適當減排行動,同時發達國家也要提供技術支持、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也要更好的比如做好自己的能力建設等等來應對。當然我們也發現,因為這是國家談判代表來主導的國際談判,所以我們國際NGO認為,很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回到自己的國內來提高我們的減排雄心,比如說中國的NGO就提出來,就是說我們要超過各自國家制定的目標,而且我們要超越購蟣浠,使我們的企業在氣候變化的應對中更加增長他們的能力。第三,我們不要限于國界,我們要在全世界大家都來做更多的事情,因為現在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我們要減排的差距很大,所以要通過NGO的行動來彌補這種缺口。
(來源:搜狐綠色)
- 相關文章
-
-
11-24USGBC啟動了Insight-提高性能的建筑項目設計功能!
-
11-15推動綠色建筑向綠色住建轉化
-
07-15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綠建發展途徑
-
07-08中國大陸成全球LEED第二大市場
-
07-02專家炮轟綠色建筑“貴”而不實用
-
06-27《綠色住區標準》正式發布
-
06-25《綠色住區標準》正式批準發布
-
06-23【北京】未來科技城綠色生態城區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8聚陽新能源數字化工廠大樓封頂:以數字化應對關稅激增,開辟全球競爭新路徑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