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合拳”助廣東節能減排進度目標超額完成
時間:2013-12-28 00:30:51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940內容摘要:作為全國“十二五”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最高的省份,廣東繼2012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之后,2013年初步預計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53%,“十二五”前三年累計下降14.7%,超額完成進度目標。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魯修祿說,廣東綠色低碳發展取得超預期成劍得益于...作為全國“十二五”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最高的省份,廣東繼2012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之后,2013年初步預計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53%,“十二五”前三年累計下降14.7%,超額完成進度目標。
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魯修祿說,廣東綠色低碳發展取得超預期成果,得益于政府系列措施和市場化機制的“組合拳”作用。
創新機制
以碳排放權交易激發綠色低碳發展動力
2012年9月,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激發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生動力。
按照要求,國家下達廣東省的“十二五”節能減碳任務是單位GDP能耗下降18%、叛躉碳排放下降19.5%,兩項指標均為全國最高。而此前廣東單位GDP和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65%和40%,下降空間十分有限,任務相當艱巨。
長期以來,通過行政主導、問責推動節能減排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減排形勢仍然嚴峻。廣東省常務副省長徐少華說,加快引入市場機制,探索基于總量控制的碳排放權交易,是創新體制機制,高效率、低成本完成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的現實選擇。
廣東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設計旨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在完成節能減碳約束性指標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它一是堅持相對減排,合理設定碳排放總量減排目標,預留增量配額;二是以節能減碳任務繁重的行業為重點,首批將電力、水泥、石化、鋼鐵行業的重點企業納入管理;三是逐步確立碳排放權配額的稀缺性地位,配額實行部分免費和部分有償發放;四是允許其他組織和個人參與交易,探索碳排放權交易的金融服務功能。
轉型升級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舉措
2008年以來,廣東從實際出發,實施了一系列調結構、促轉型、強創新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高端生產服務業支撐。廣東省以“三個一百”工程(100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100個重大項目和100個骨干企業)為У悖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載體建設。如建設中新(廣州)知識城、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把行業龍頭項目及央企、知名民企和世界500強招商中落實的項目列入現代服務業百強項目等。
目前,廣東產業結構適度重型化和高級化趨勢明顯,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等發展加快。如佛山一汽大眾30萬輛轎車項目、長安標致雪鐵龍20萬輛整車項目建成投產;南車CRH6型城際動車組正式下線;湛江鋼鐵基地、中科廣東煉化一體化、中委合資煉油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正在推進;深圳下一代互聯網、惠州云計算智能終端等2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獲批為全國首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等。
抓好產業轉型升級,扭住了綠色低碳發展的“牛鼻子”。預計2013年,廣東服務業占比超過第二產業,資源配置更加優化,落后生產力進一步淘汰。全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2%,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57.8%;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48%和24%。
綠色低碳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廣東省積極搭建各類創新平臺,建立技術支撐體系。2011-2012年,省財政投入10億元,重點支持14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攻關項目。在此基礎上,2013年核心技術攻關有望獲得發明專利500件,實現新增產值1000億元。
市場引導
企業主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按照《廣東省“十二五”后半期節能行動計劃》,到2015年,納入國家節能低碳行動萬企名單的807家工業企業要實現1454萬噸標準煤節能量。在政府積極引導下,廣東企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不僅是國家從可持續發展方面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12月16日,廣東舉行了首次碳排放權配額有償拍賣,企業踴躍參加;19日,廣東正式啟-碳排放權上線交易,交易活躍度好于預期。目前,參與廣東碳排放權交易的首批200多家企業,對交易的態度已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對碳排放權配額的認識已從單純的任務指標轉向將此作為一種可經營資產。
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認為,在傳統節能減排工作機制效用發揮到極致時,需要新的突破,未來主要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采取經濟手段上多下功夫。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