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現綠色幼兒園 綠色生態建筑理念被多方認可
時間:2014-05-20 14:38:31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2818內容摘要:東莞南城景湖名郡小區邊上有一所名叫圣融的幼兒園,它沒有尖尖的屋頂和漆著卡通畫像的外墻。從外觀上看,它與城市傳統的幼兒園就很不一樣,而它的生命力就藏在掛滿爬山虎的墻里面。可以這樣比喻,鋼筋混凝土結構,像是男人的堅強氣質,纏繞著隨風飄搖的五色植被,像是女人的嬡嶁愿瘢遠處看來很美。這...東莞南城景湖名郡小區邊上有一所名叫圣融的幼兒園,它沒有尖尖的屋頂和漆著卡通畫像的外墻。從外觀上看,它與城市傳統的幼兒園就很不一樣,而它的生命力就藏在掛滿爬山虎的墻里面。可以這樣比喻,鋼筋混凝土結構,像是男人的堅強氣質,纏繞著隨風飄搖的五色植被,像是女人的溫柔性格,遠處看來很美。
這所幼兒園一建成就被賦予綠色生態理念,它循環使用著每一滴落入園內的雨水,甚至是小朋友的尿液。它的樓頂有田園風光的菜園子,它還是一所沒有空調卻能自動降溫5℃-6℃的幼兒園。
“這個幼兒園是有生命的,十年之后,其他用高科技手段堆砌的建筑物已經失去生命力的時候,這所幼兒園還在按季節更新著生命特征。”東莞市土木建筑學會高級工程師鄺成子自信地描述他策劃建設的“烏托邦”。
參觀完了這所幼兒園后,記者不禁感慨,我們生活在代價昂貴的水泥森林城市里,所以才需要挖空心思為下一代營造一所接近自然的幼兒園,所幸的是這樣的建筑出現了,我們希望它可以復制,復制得更快一些,復制得更多一些。
孩子眼中的幼兒園:是校園,更是田園
如何介紹圣融幼兒園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讀者們還是隨著幼兒園小朋友的眼光來參觀它吧。
如果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初具寫作的能力,他們可能會這樣來描寫它:
走進幼兒園,映入眼簾的是繞園一周的“護城河”,清清的河水沒及小腿,水深能自動控制在30厘米的安全水深,有小魚兒在水中嬉戲,老師們經常帶我們到這里抓魚。有一天我們抓魚來到爬滿青藤開著小黃花的瓜棚下,老師告訴我們,這是葫蘆瓜,那是絲瓜,然后告訴我們,哪些是芽蟲,哪些是病蟲。
我的教顯謨錐園二樓,沿著走欄有一圈黑泥土,這一圈30厘米寬的黑泥土上面種著花生和其它叫不出名的蔬菜,由于我種的花生全部長活了,老師劃出一段地方,讓我們班的小朋友種植我們最愛的蔬菜。爬山虎穿過我們二樓欄桿垂落到一樓。
三樓走廊頂上懸出1米來寬的玻璃棚,有一排水管在上面噴水,這排水管叫做霧化水噴灑裝置,玻璃棚把灑出t的水擋住后,水便流到院子里,院子里鋪著鵝卵石,水很快就被吸收,就算是下大雨,院子也不會有積水。夏天天氣熱的時候,這些水管每天要噴好幾次水,一次噴40分鐘,老師說這些水管是給我們降溫用的。我還看到幼兒園外圍的墻上也裝了噴水的裝置,它們都同時打開。
有一次我問老師,為什么教室里面沒有空調?老師說因為有霧化水噴灑裝置和滿墻的爬山虎,在炎熱的夏季,室內的溫度至少要比室外的溫度低7℃-8℃,這樣室內就不用裝空調了。老師說,小朋友感冒常常是因為室內外溫差驟變引起的,幼兒園的教室雖然都沒有空調,但是保證溫度適合體溫,又不會造成強烈的溫差對比,這樣就不容易感冒。老師還說,稍微流汗是正常的,小朋友經常呆在空調房里有悖自然的法則,因為被人為地剝奪了流汗的權利。
幼兒園的三樓和四樓各有一片菜地,我們數了數,有十幾個品種的青菜。我們午餐吃的青菜有一部分就是從這里摘來的,我們還可以在菜園里抓到小螃蟹、蚯蚓之類的小動物。
四樓的菜地還種了水稻,老師說這些種子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種子公司免費提供給我們的,水稻一年收成兩a,老師說成熟收割的水稻有一部分會制作成畢業典禮禮物送給我們。
四樓的沙灘最好玩。沙灘里面的細沙專門從海邊運來,在樓上鋪了將近40厘米厚,沙灘是可以控制水位的,踩在上面像是到了海邊玩沙一樣,給小朋友提供了絕佳的沙雕場所。
老師還說,廁所的設計也很神奇。小朋友的尿液會通過管道收集到池子里,混合清水放置一段時間,就變成生物肥料,用來澆灌菜園里的的青菜。還有,i個菜地也不用化學肥料,老師說這樣園里的泥土不會板結變硬,反而會變得松軟有營養。不信的話,下雨后的早上你來參觀,就會發現泥土上面長著青青的苔蘚。
綠色生態與幼兒園的邂逅
通過小朋友的眼睛,讀者的腦海中大概可以形成這樣的概念這可以是一所處處呵護小朋友的幼兒園,也可以說是一幢充滿生命的建筑,恰好被賦予教育幼兒的意義。
當你在幼兒園里吃著小朋友親手種植的瓜果蔬菜,炎熱夏季不需使用空調而室內溫度卻比外面低了53-6℃,落入庭院的雨水循環使用,沒有有害氣體的裝修而是樸實實用的建筑,更重要的是幼兒園通過農藝師、園藝師的參與,建筑成為有產出的建筑,人和動植物和諧共處,這多少讓人懷疑在鬧市中回歸自然、回歸生態。
在綠色建筑的概念里,是尋找能夠實現“四節”(節地、節水、節能、節材)二保護(外部環境保護、室內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建筑,這個幼兒園的綠色建筑要達到三個目標,一是舒適健康的人居環境,二是最少地消耗自然資源,三是最少地影響外界環境。
圣融幼兒園對自然系統的區域微氣候調節的設計理念已超越了綠色生態建筑的目標,在營造健康的室內外環境的情況下,它不僅實現最少地消耗自然資源,最少地對外界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還為自然回饋更多的耕地、綠地,更為外界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
那,圣融幼兒園所力推的綠色生態理念是如何落實的呢?
青草蔬菜瓜果隨處可見
幼兒園在屋面覆土0.4米到1米,種植十幾個品種的蔬菜、瓜果及水稻。墻面垂吊種植爬山虎以及炮仗花,這兩種植物在華南地區能保持枝葉常青而且少蟲害。植物的肥料則來自于園內收集處理過的尿液。
幼兒園的恢復土地恢復綠地策略,使建筑不僅可以做到不破壞耕地,還可以為環境回饋一定的耕地面積以及綠化面積。
據鄺成子統計,通過對屋面覆土種植,恢復可耕地面積將大于建筑物占地面積。按照設計,生態幼兒園的f耕地面積是原占用土地面積的1.2倍,另外,植物綠化面積更是建筑占地面積的1.5倍。
記者還看到,樓頂菜園子的一條條排水溝里,被規劃用于養殖蟛蜞小泥鰍、烏龜和田螺,這樣小朋友不僅能吃到青菜,還能嘗鮮各色野味。
雨水回收使用率高達80%
幼兒園的設計十分珍惜大自然的陽光、土壤和雨水。園內有一個“借調水”系統,這是整個幼兒園的靈魂所在,系統在一般情況下能夠使雨水回收使用率高達80%以上,枯雨期也能把園外道路的雨水自動回收,回收率大于100%,而國家三級綠色建筑要求雨水回用率是不少于40%。
幼兒園露天地面沒有混凝土等硬地面,連環園小道也是砂石透水路面,據說其細砂石選自建設期間的過砂廢料。覆蓋著易疏水的小石塊,雨水能夠透過地面變成地下水量,當幼兒園內院子和樓上積滿雨水,“借調水”系統便將積水排到繞園一周的“護城河”,以及滲-地下蓄水池。
這些雨水會被循環利用,除了用于沖廁-水和澆灌用水,它也通過凈化處理,與市政水一起作為幼兒園降溫裝置霧化水噴灑主要用水,滴灑到地面的水又再次滲透到地下,再次被水體循環利用。
不僅如此,幼兒園在屋面分散設置4個隱敝雨水收集池,有的直接用于樓頂澆灌蔬菜。
沒有空調的幼兒園
幼兒園另一神奇之處是未使用一臺空調,它如何調節溫度使小朋友能適應東莞夏季的高溫天氣呢?原來,幼兒園集成應用建筑技術,自行調節微氣候。
該幼兒園的建筑外墻設有一排排可產生霧化水的管道。當氣溫較熱的時候,啟動霧化水噴灑,先降低室外的溫度,改良空氣品質,這樣室內機械或無動力排風系統形成負壓,室外的涼風通過植被的過氧被引至室內,來降低室內溫度。建筑墻面掛滿爬山虎、樓頂蔬菜水稻等植物也在夏天作為圍護結構良好的隔熱層,發揮降低室內溫度的作用。據鄺成子介紹,在一般情況下室內溫度可比室檔牡5℃-6℃。
幼兒園的地面可以滲水,這意味著地下收集的天然蓄水在夏天會蒸發透上地面致涼,這也發揮著降低地表溫度的作用。
原生態的裝修環境
在這所幼兒園里,園內裝修顯得有點“簡陋”它沒有一塊花崗巖、大理石、木夾板,沒有墻漆、油漆等涂料,也沒有鋪設地面的塑料橡膠軟墊,甚至瓷磚片也很少。幼兒園的地面是造價低廉但防潮和耐磨性強的水磨石,課桌使用無漆原木材料,可以說幼兒園沒有在裝修上多花一分錢,這種“精打細住逼涫蕩Υμ逑紙讜甲試吹睦砟睢
記者在采訪中遇到準趣事,兩位來自不同學校的教育專家參觀了這所幼兒園后,對這所幼兒園的裝修風格提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比如庭院水叮當里鋪著從海邊運來的小石塊和鵝卵石,當水叮當積水的時候,小朋友喜歡到這里戲水,小腳丫踩在石塊會有咯腳的感覺。來自深圳的專家認為,小朋友在這樣的拙忱鏘匪,如果踩到石塊咯腳,這會提醒小朋友注意石塊是有危險的,這是一種生活體驗式教育。而來東莞本土的專家則認為,這樣的石塊很危險,不宜在幼兒園內使用。再比如,上樓的樓梯墻面釘著1米高的原木板,深圳的專家說木板可以保護小朋友,可以使用,而本土的專家則認為木板還不夠安全。
設計者眼中的幼兒園:
生態建筑可打70分,國內難推廣
被鄺成子概括為“不耗地、有生命、可呼吸、能產出”的綠色生態建筑,其理念早在六年前l在他的腦海中形成,當他著手辦幼兒園時,又花了將近一年時間進行反復修改設計。鄺成子自己在莞城的家便是幼兒園的降溫系統的第一個試驗品,在自己的家中試驗成功后,才復制到這所幼兒園中。
生態幼兒園在全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策劃建設東莞圣融幼兒園的過程中,鄺成子通過與規劃、設計部門的多次溝通,得到了認可及支持。去年3月份,幼兒園終于破土動工。
今年3月份,生態幼兒曛魈褰ㄖ完工,鄺成子曾在不同的場合向大眾介紹他的生態建筑理念及實踐成果,這一理念打動了深圳一家建筑垃圾資源化公司的負責人,他們最近邀請鄺成子幫助設計一處新的生態建筑廠房,將生態幼兒園的建筑理念復制到深圳。
鄺成子還打算將幼兒園的建筑理念翻譯成英文,與國外的知名幼兒教育機構交流,他認為這種理念目前在國內很難復制至其他教育機構,但在國外這種理念已經“大行其道”。
不安分的鄺成子告訴記者,他只給圣融幼兒園的生態建筑打70分。在他的腦海里,優化版的生態幼兒園已經有了草稿,這個升級版將會形成一個生態建筑的理論體系,該體系引入項目更多、成本更低,生態循環利用更加完善,因此更加節能和綠色。他說,如果有機會再建一所幼兒園或者同樣規模的建筑,優化后的建筑將可以打80分。
綠色生態理念被多方認可
圣融幼兒園的生態理念是令人振奮的,但是它更令人振奮的一點是,它的理念被社會人士認同,而且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
幼兒園四樓有一片36平方米的水稻田,水稻種子是由袁隆平種子公司免費提供。在幼兒園還未破土動工的前一年,鄺成子給袁隆平種子公司寄去了學校的資料,提及學校集綠色及生態于一體,作為人文教育的平臺,樓頂將蓋覆土層,其中有36平方米面積用于種植水稻,鄺成子向種子公司請求得到免費的水稻種子。
隨著幼兒園即將建成,鄺成子再次給種子公司寄出覆土層已經完成的資料。不久,袁隆平種子公司寄來了1公斤水稻種子。目前這些種子已經長成40厘米高的綠油油的稻苗。鄺成子還計劃讓袁隆平院士給小朋友寫一句寄語,將來水稻成熟之后,部分稻穗將裝入紀念冊,并將寄語4在上面,做為小朋友畢業典禮的珍貴禮物。
生態幼兒4的大門上懸掛著一盞紅綠燈,從紅綠燈到入園柵欄是一條鋪在“護城河”上的水泥路,在幼兒園的規劃里,這條水泥路將變成一條斑馬線,此設計的動機是希望學生上學時能夠遵守交通規則,小朋友按下柵欄處的通行按鈕,紅燈轉綠,才可進入園區。這盞紅綠燈是從深圳一家生產紅綠燈的4家訂購的,當廠家接到僅有一盞紅綠燈的訂單時,很好奇地詢問此燈何用,幼兒園解釋了它的教育功能
- 相關文章
-
-
01-02【備案】關于發布《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服務單位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
-
01-02【通知】關于發布《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綠色建筑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的通知
-
09-06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榮獲中國綠建委“2019年度先進單位”獎項
-
09-02全國各省綠色建筑利好政策一攬
-
08-30第十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在蘇開幕
-
08-30綠色建筑專項行動方案發布 到2022年太原新建綠色建筑將超七成
-
04-26綠色建筑技術列表(3景觀-4結構)
-
04-22這兩類綠色建筑要火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