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過程正向綠色建筑設計方法——基于綠建斯維爾系列產品的應用探索
時間:2022-09-09 09:01:41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3408內容摘要:序言目前,隨著國內的綠色建筑相關的政策要求逐漸提升,相應的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在未來幾年,中國建筑企業也會持續加大力度,提高綠色建筑的參與度。根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在2016-2020年間要進入“增量提質”的加速器。規劃要求到2020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比例超過50%...序言
目前,隨著國內的綠色建筑相關的政策要求逐漸提升,相應的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在未來幾年,中國建筑企業也會持續加大力度,提高綠色建筑的參與度。根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在2016-2020年間要進入“增量提質”的加速器。規劃要求到2020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比例超過50%,全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達20億平方米以上。
然而,眾多的綠建行業從業者卻幾乎都在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在整體項目過程中處于一種后進入的狀態。往往,項目大都是已經經歷了前期的規劃設計、方案設計、甚至等到施工圖設計結束之后,相關設計人員才開始進入流程。并且,此時進入流程的目的與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標、拿分,以使得該項目獲得相關地方所規定的硬性星級要求。于是,相關設計人員只能根據目前已經成型的設計,在有限的范圍內去拼湊分數,而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建筑性能,甚至對于修改一個門窗的尺寸都沒有主動權,被動至極。這是目前一部分從業者所面臨的情況,同樣也是我們國家的綠色建筑設計所面臨的一個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綜合考慮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我覺得將整個綠色建筑相關的工作前置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所以,我們給出如下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大家對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有一些新的思考。
一、 立項階段
在LEED標準里面的第一項就是Integrative Process,這一項里面并沒有多少得分點,但是卻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它主要關注項目整體設計,在項目啟動初期就設定好節能目標,并且對技術路線有所規劃。這一點是我們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幾次卻始終沒有納入考慮的一點。
在這一階段,更多的是基于建筑的地理位置、規模和功能等信息,結合之前的項目經驗做整體的預估和規劃。如果沒有較多的項目經驗,這一步很難執行。
由綠建斯維爾研發的綠色建筑策劃與評價系統GUPA囊括了住宅、商業、辦公等多種類型的不同星級目標的綠色建筑模板,為團隊提供了充分的綠色建筑項目經驗基礎。基于這些模板,團隊可以根據項目情況與平臺上的項目經驗對當前項目進行預先的評估與規劃,從而確定綠色建筑申報目標及技術路線。
二、 規劃設計
在規劃設計階段,整個場地內的建筑面積、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以及整體的布局都已經逐漸確定,基本的建筑體量及綠地面積區域劃分都已明確。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直接利用帶有建筑體量的總圖模型對建筑日照、室外風環境、室外聲環境以及居住區熱環境等建筑性能進行分析。
1. 日照分析
采用綠建斯維爾開發的日照分析SUN軟件,用戶可以對場地內建筑的日照時長進行分析,輸出審查要求提供的平面、立面等日照線;并且,還可以根據日照要求反推計算最大建筑高度,便于設計師在滿足規劃要求的前提下調整并完善自己的建筑設計。
除此以外,軟件還支持場地公共綠地有效性的計算、太陽能利用(熱水和光伏發電)計算,以及玻璃幕光污染的模擬分析。
2. 室外風環境分析
在建筑輪廓、高度和布局設計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利用上述的體量模型,在綠建斯維爾開發的建筑通風VENT軟件中進行建筑室外風場的模擬,獲得場地內的風速、建筑風壓、風速放大系數等結果,并且根據結果對場地內的建筑布局進行相應的調整,比如加入景觀引風墻、調整建筑間距、建筑底層架空等。
3. 室外聲環境分析
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上述的總圖模型,在建筑聲環境SEDU軟件里,對場地內部及周邊的聲環境進行分析。軟件提供常見的公路、軌道、橋梁等多種具體的噪聲源,對于未提供的噪聲源,也可以通過點、線、面噪聲源進行設置。在模擬之后,用戶也可根據結果,在場地內設置樹木、聲屏障和遮擋反射等優化措施。
4. 居住區熱環境分析
對居住區熱環境的要求是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新增條文,且為控制項。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城市局部熱環境的控制,從而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在規劃設計階段,用戶只需要提供上述總圖模型及綠化、亭廊、鋪地等區域的面積及種類,住區熱環境TERA軟件便可以根據《城市居住區熱環境設計標準》里提供的CTTC集總參數法計算出熱島強度和逐時濕球黑球溫度,以及其他強制性指標,判斷最終該區域內的熱環境是否滿足要求。
三、 方案設計
在方案設計階段,建筑內部的空間劃分、墻體上的門窗洞口位置與尺寸已經大致確定,所以我們也擁有了較為完整的建筑單體模型。據此,我們可以進行室內采光、室內通風的模擬分析。
1. 采光分析
通過采光分析DALI軟件,我們可以將建筑單體模型和總圖模型合并一體,形成完整的項目模型。并在考慮周邊建筑環境的情況下對建筑的室內天然采光效果進行模擬分析。根據模擬效果,可以進行內部空間布局或門窗位置尺寸的調整,也可以增加導光管、反光板等提升天然光采光效果的措施。
2. 室內通風分析
同上,在單體與總圖一起形成的組合模型里,利用建筑通風VENT軟件,我們可以先進行整個場地內的風環境模擬分析,隨后提取單體建筑的門窗風壓值,直接進行建筑內的自然通風分析,可以輸出各個房間內的換氣次數、風速、風壓和空氣齡的分布。我們也可以結合室內的溫度場、人體代謝率、服裝熱阻等條件與參數,對建筑室內的熱濕環境舒適性進行分布式評價。隨后,用戶可以根據模擬分析結果調整門窗洞口尺寸,改善自然通風條件下的建筑室內氣流組織。
四、 施工圖設計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房間信息已明確,墻體屋頂等圍護結構的具體做法構造已經確定,門窗類型也已選定,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帶有具體構造信息的模型進行節能檢查、能耗計算以及室內隔聲性能的模擬。
1. 節能檢查
節能檢查主要考察的就是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節能設計BECS軟件是目前市場上應用范圍較廣、用戶較多的一款節能設計軟件,可以讓用戶通過對模型的工程構造進行設置,然后直接根據選定的節能標準給出判斷結果。軟件支持國標和全國各地的建筑節能標準。
2. 能耗計算
能耗計算BESI軟件可以直接讀取節能設計BECS軟件中的詳細構造,并且劃分具體的空調系統。據此,可以針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空調系統節能率、圍護結構節能率和綜合節能率進行計算分析。
3. 室內聲環境
與通風軟件類似,建筑聲環境SEDU軟件也支持室外和室內的聲環境接力計算。在進行室外噪聲的計算完畢之后,軟件自動提取建筑邊界噪聲作為室內聲環境的計算條件,然后對室內噪聲進行模擬分析,得出部建筑的隔聲性能評價。建筑構件的隔聲參數,既支持直接讀取節能設計BECS中的工程構造,也支持從庫中類比選取。
五、 綠建申報
目前,各大設計院與甲方都在采用外包的方式進行綠建申報工作,其主要原因是綠建申報的過程較為復雜,文件種類繁多,滿足各項條款所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也復雜多樣。通過綠色建筑策劃與評價系統GUPA平臺,團隊可以協同作業,在平臺內將復雜的得分條文按專業分工,逐個分配給各特定設計人員;設計人員只需要對照每一款條文,按照平臺提示提交對應的文件即可,逐項填寫各自負責的自評估報告;最終,團隊統一整體一鍵打包全部資料,提交到評審機構。
“全過程正向綠色建筑設計”是相對于目前較為被動的綠色建筑設計過程所言,變“被動”為“主動”,變“流程滯后”為“全過程融入”,變“結果導向”為“過程導向”。盡管上述的解決方案在實際項目的應用中可能會對設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對生產效率有所影響,但是我更愿意相信這是一種更加符合未來綠色建筑政策和市場期望的設計方法。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上一篇:建筑設計Arch2012軟件介紹
下一篇:沒有了
- 相關文章
-
-
09-08綠標解讀|綠建新標準之安全耐久性你知幾何?
-
09-08《上海市綠色建筑管理辦法》(滬府令57號)
-
09-082020年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熱點
-
09-07六部門關于開展2022年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的通知
-
09-07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碳”索 金茂綠建亮相服貿會環境服務專題展
-
09-07【綠色建筑專家觀點】中科院院士吳碩賢:“如果綠色建筑不推行,減碳是減不下來的”
-
09-06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建綠色建筑占比已超90%
-
09-06河北省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
-
綠建軟件
本欄最新更新
-
09-09全過程正向綠色建筑設計方法——基于綠建斯維爾系列產品的應用探索
-
06-09建筑設計Arch2012軟件介紹
-
09-22中國首款工業廠房建筑設計軟件-TH-ArchP2012
-
08-25中望CAD建筑版
-
08-25天正軟件-建筑系統 T-Arch TS4.4
-
08-25建筑設計Arch2012軟件介紹
-
07-26CAD技巧總結(大學經驗)【轉】
-
07-25CAD快速繪圖的基本技巧
-
07-23SketchUp初學者圣經【轉】
-
07-23SU教程:SketchUp表現技法匯總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