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廣綠色建筑還需破“三難”
時間:2024-03-06 12:23:04 作者:GBWindows 來源:湖北日報 閱讀:382內容摘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阮帆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這是我省“十四五”綠色建筑發展的工作目標。沖刺之年,面臨不少“攔路虎”:從行政層面講,政策約束性不強,執行力不足、監管缺少強有力手段等問題仍存在;從市場層面看,市場主體積極性不高,綜合成效不突出;從大......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通訊員 阮帆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這是我省“十四五”綠色建筑發展的工作目標。
沖刺之年,面臨不少“攔路虎”:從行政層面講,政策約束性不強,執行力不足、監管缺少強有力手段等問題仍存在;從市場層面看,市場主體積極性不高,綜合成效不突出;從大眾認知層面,部分受眾對其知之甚少,社會接受度仍待提高。
今年3月1日,我省首部以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湖北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意味著我省綠色建筑發展即將沐浴法治的陽光。
法治如何護航綠色建筑發展,讓更多建筑“綠”起來?
破解執行難
清晰明確責任狀
從2008年推動綠色建筑發展以來,我省一直面臨缺乏上位法支撐的難題。“這意味著政策約束性不強、執行力不足、監管缺少強有力手段等問題也隨之而來。”湖北省建設科技與建筑節能辦公室(以下簡稱“省科技節能辦”)工作人員表示。
比如,此前綠色建筑要求未納入工程立項和規劃審批環節,少數地區在執行政策法規及技術標準方面大打折扣;由于缺少監管,部分項目未按照設計的星級標準、用能標準進行建設和運營。
破解這些問題,此次《條例》列出了明確清晰的責任狀——
“明確了12個政府部門的職責分工,就有了強大合力。”省科技節能辦工作人員介紹,特別是在綠色建筑規劃與建設上,《條例》從源頭細化了工作要求。
例如,《條例》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主管部門在開展政府投資的城鎮新建民用建筑項目立項審批時,應當將綠色建筑等級要求納入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范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在建設用地規劃條件中明確綠色建筑等級要求,并將綠色建筑等級要求納入建設工程規劃審查范圍。
對于綠色建筑“重設計、輕運行”的現象,《條例》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等相關主體的責任予以細化完善,要求對綠色建筑設計、圖審、施工、檢測、監理、運營等全過程實現閉環監管。
其中特別提出,綠色建筑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對綠色建筑的設施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確保綠色建筑正常運行。同時還提出了8項關于綠色建筑運行維護的具體要求。
破解成本高
福利落地加“砝碼”
綠色建筑是城市建筑的發展趨勢,但也意味著企業投入成本會增加。因此,如何提高市場主體積極性和社會資本參與度是必解難題。
2022年,我省曾在全國率先提出了“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大力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此次《條例》也繼續為政策福利落地增加了“砝碼”。
比如,明確符合綠色建筑產業信貸條件的項目及其借款人,享受項目融資、流動資金貸款、綠色建筑保險、綠色建筑按揭貸款等金融支持。住房公積金繳存人購買的商品住宅為星級綠色建筑的,在其計算的可貸額度基礎上,按綠色建筑星級逐級上浮。星級綠色建筑和符合近零能耗建筑標準建設的居住建筑,因采用外墻外保溫增加的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核算。
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相關人士表示,《條例》出臺將增強市場對綠色建筑產業健康發展的信心,吸引更多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參與;同時也有助于金融機構準確識別和評估綠色建筑項目,為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的產品、制度創新提供依據。
省科技節能辦曾有調研發現,我省既有居住建筑綠色化改造的占比不高。一方面是因為財政資金有限,老舊小區改造大部分以補齊市政基礎配套設施的功能性改造為主,未能廣泛實施綠色化改造。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大型公共建筑進行綠色化改造投資增量較大,市場主體積極性不高,已實施改造的項目以僅改造升級空調系統居多,綜合成效不突出。
《條例》明確提出,支持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國有資金參與投資建設的公益性建筑實施綠色化改造。鼓勵應用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市場化改造模式推動公共建筑綠色化改造;鼓勵結合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舊城區改造、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適老化改造等,發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作用,推動政府、居民及社會資金共同參與既有居住建筑綠色化改造。
據悉,省住建廳正在全力搭建綠色建造供應鏈,進一步降低綠色建筑的建造成本。
破解認知度低
要讓百姓愿意用
綠色建筑是什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般老百姓對綠色建筑的認知依然模糊。在全省首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住宅小區項目——石首麗天湖畔小區,不少業主也不清楚被動式超低能耗住宅或綠色建筑的具體概念。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地段仍是消費者考慮購房的主要因素,為綠色建筑“買單”的消費意愿偏低。
綠色建筑擴面,提高綠色建筑的社會認知度和接受度勢在必行。
一方面要加強宣傳力度,《條例》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綠色建筑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結合本地實際,廣泛開展綠色建筑宣傳活動,普及綠色建筑相關知識,推動形成堅持低碳發展、崇尚綠色生活的社會氛圍。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行業協會等開展綠色建筑宣傳培訓、技術推廣、信息咨詢等活動。
另一方面要強化示范引領。《條例》提出,政府要將促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資金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重點用于鼓勵和扶持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及綠色建筑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和標準制定等。據了解,今年我省還將打造9個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增強老百姓的具體感知。
省科技節能辦工作人員表示,相信《條例》正式實施后,各級政府、市場主體以及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的認知會更上一層臺階,出現一大批綠色建筑持續扮靚荊楚城市風景。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
11-03鄭柵潔: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
11-02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文推廣使用空氣能熱泵!
-
11-02推動既有建筑屋頂加裝光伏,六部委發文推動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
11-01《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中國角”活動正式開幕
-
10-30《上海市綠色建筑條例》公布,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