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地鐵“明星”工程師陶曉星:用創新技術為重點工程項目提供有力支持
時間:2024-06-27 10:12:51 作者:文末 來源:原創文章 閱讀:813內容摘要:蘭花塘保障性租賃房一期工程項目將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示范區人才引進門戶,可提供1031套高品質拎包入住式公寓,意義重大。智能建造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工業化建造技術深度融合的工程建造新模式,已經成為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型產業,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2022年,南京成為全國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自此以來,南京緊扣示范引領定位,堅持工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位一體”整體推進,不斷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諸多重大工程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上月,由南京地鐵小鎮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蘭花塘保障性租賃房一期工程項目地名批復為“蘭庭薈公寓”。據了解,蘭花塘保障性租賃房一期工程項目將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示范區人才引進門戶,可提供1031套高品質拎包入住式公寓,意義重大。
南京地鐵蘭花塘保障性租賃房一期建設工程作為新型公寓式租賃性保障房項目,是南京市浦口區重點工程。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18日,為市屬國有大型企業,主要負責承擔南京市地鐵工程的規劃、設計、資金籌集、建設、運營管理及與地鐵相關的物業開發等。該項目簽約酬金破數億,本文作者有幸采訪到了其發包人單位南京地鐵小鎮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項目負責人陶曉星先生。他畢業于天津商業大學,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陶曉星先生是南京地鐵建設有限公司有著近二十年工齡的老同志了,曾擔任南京地鐵建設有限公司項目工程師、財務副主管,可謂是單位資深的“明星”工程師,同時也是頗為低調、追求極致的建筑施工技術男,可謂“復合型稀缺人才”。
地鐵蘭花塘保障性租賃房一期效果圖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陶曉星先生兢兢業業,帶領年輕的技術團隊積極創新、刻苦鉆研,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崗位技能,圍繞通病攻堅克難,將現代技術融入材料及施工創新。他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勇于探索邊界,力求打破傳統束縛,注入新的活力,并將研究成果付諸實踐。陶曉星先生表示,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響應南京市工業化建設號召,在施工中局部試點運用成型鋼筋組合技術等新技術和新工藝,以廠家預制加工鋼筋籠后運至現場成品組裝的技術方案取代傳統工人鋼筋現場綁扎的方案,使得施工效率和精細化有了大幅提升。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該項目中兩項技術革新和專利發明應運而生,為建筑行業的穩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其中,專利技術“用于高承壓水龍頭抗拔管樁機械連接的定位機構”采用插銷對接連接,連接性強,有較好的垂直度校正作用,操作簡單,可實施性強,蓋板可回收循環利用。本工法適用面積較廣,對于所有預制管樁體系均適用。在實際應用中,本專利已經成功解決了樁頭連接成型質量較差及后期填芯取土的施工工藝問題,保證了施工質量和效率。陶曉星介紹道,對比當前的同類技術,本專利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改善性能、提升品質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另外,陶曉星先生尤其重視建筑施工安全,而且具有極強的工作熱情、執行力、資源整合能力。他的另一項技術專利“建筑施工腳手架墻體連接結構”在南京地鐵蘭花塘保障性租賃房項目中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充分證明了其技術的可行性。陶曉星先生介紹稱,傳統的腳手架墻體連接方式需要大量人力進行搭設和拆卸,耗時耗力。而本專利采用的螺旋結構連接方便,便于拆卸和裝配,便于維修和更換零部件,節約了時間成本。同時,由于連接牢固,減少了因連接不穩導致的施工事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和質量。其適用范圍廣泛,能適應各種材料和形狀的連接,滿足多樣的工況需求。此外,該技術的可重復使用性極好,即便經過多次拆卸與裝配,也不會損壞連接件,從而提高了零部件的利用率。其承載能力也十分出色,能承受較大的拉伸和剪切力,確保連接的穩固性與安全性。最后,該技術無需在預埋有鋼管連墻件處留洞,有效減少了外墻滲漏水的風險。
在社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新時代背景下,不斷提升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技術的創新能力是施工企業和從業者加強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多年來,陶曉星先生在工程項目管理、施工技術等方面沉淀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最后,筆者了解到,鑒于他卓越的技術優勢、敏銳的眼光和獨到的見解,他被多家同行建筑工程企業和機構邀請作為重大工程項目的專家級技術評審,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比如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力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拓科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天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法海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編輯/王曉曉)。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
11-03鄭柵潔: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
11-02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文推廣使用空氣能熱泵!
-
11-02推動既有建筑屋頂加裝光伏,六部委發文推動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
11-01《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中國角”活動正式開幕
-
10-30《上海市綠色建筑條例》公布,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