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碳·慧 | 臨港新片區6個項目獲得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時間:2025-04-11 10:50:24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194內容摘要: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綱要概要要求,上海貫徹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建筑,成為引領國際超大城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標桿。為此我們將開設“綠·碳·慧”欄目,陸續介紹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相關政策、項目、技術、材料、工藝等內容,以饗讀者。近期,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公...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綱要概要要求,上海貫徹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建筑,成為引領國際超大城市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標桿。為此我們將開設“綠·碳·慧”欄目,陸續介紹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相關政策、項目、技術、材料、工藝等內容,以饗讀者。
近期,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公布了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清單。其中,臨港新片區6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標識認定。詳見↓
項目位于臨港新片區蘆潮港社區江山路與港輝路路口,總建筑面積為14923平方米。該項目從規劃到建設,始終秉持“綠色、低碳、環保”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個生態友好、舒適便捷的社區新空間。
亮點一:自然采光與節能優化設計
項目通過優化建筑朝向與布局,最大化自然光引入,確保各功能區充足采光。高效窗體、玻璃幕墻與天窗設計相結合,增強室內光照均勻性。同時,利用雙層中空玻璃技術,提升節能效果,減少熱量流失。
亮點二:高效隔熱與遮陽設計
通過優化外墻、外窗、屋頂等部位的保溫隔熱性能,設置玻璃幕墻外遮陽構件,并調整建筑形體,有效降低室內冷熱負荷,使建筑供暖空調能耗較國家標準降低19.10%。
項目位于臨港新片區鈴蘭路與夏櫟路路口,總建筑面積為29047平方米。該項目設計秉持綠色建筑理念,注重生態與人文融合,契合臨港“國際風、未來感、海湖韻”的發展定位。
亮點一:打造室內外健康舒適空間
場地內西側設環形跑道及四片籃球(排球)場地,滿足學生鍛煉需求。風雨操場考慮最大化自然采光與通風,提供了豐富的運動設施,既滿足了學生日常鍛煉的需求,也滿足了綠色建筑技術要求。同時,教室內安裝低頻閃LED護眼燈、智慧納米觸控黑板等硬件設備,致力于為學生打造安全、健康、科技感的學習環境。
亮點二:能耗監測管理平臺
項目設置能耗監測管理平臺,對建筑的能源消耗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和管理。通過部署在關鍵位置的智能傳感器和計量設備,實時采集電力、水、燃氣等能源的消耗數據并上傳至平臺。平臺會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生成多形式的能耗報告,并通過分析識別能源浪費環節,提供具體的節能改進建議。
項目位于方竹路與葉耀路路口,總建筑面積為22993平方米。核心設計理念萌生于“知識之樹”的深邃意義。北側教學樓屋頂花園經過精心設計,是學生的公共活動空間。南側實驗樓屋頂為不上人種植屋面,宛如一片靜謐的綠色之境。通過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全面覆蓋教學、管理、安保、環保等各個領域,推動學校運營的高效、智能和綠色發展。
亮點一:被動式設計,推動建筑節能降碳
教學區采用南北向單廊式布局,教室布置在北側,走廊位于南側。從采光角度來看,可避免陽光直射產生的眩光;從噪音方面來看,走廊相當于一道“聲屏障”;從溫度控制來看,在炎熱的夏季,教室在北側可降低制冷成本。教學樓西側,二層是風雨操場,陽光透過大型天窗傾灑而下,為室內營造出明亮而溫暖的氛圍。充足的自然光照減少了對人工照明的依賴,不僅可以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還可以提升學生們運動的積極性。
亮點二:智慧校園系統,推動綠色高效運營
智慧校園系統由校園無感知物聯系統、智能視頻場景分析系統、智能班牌、AR虛擬實驗探究室和智能錄播教室組成。其中,校園無感知物聯系統由教室空氣凈化及噪聲監測、廁所異味監測、飲用水質監測等7個場景,以及智慧校園管理平臺服務器和平臺軟件組成。
臨港新片區主城區PDC1-0302單元04、05街坊05-01幼兒園位于玉柏路與葉耀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為11456平方米。
臨港新片區主城區103社區科技城C04-05幼兒園項目位于海洋五路與海基三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為8831平方米。
臨港新片區主城區PDC1-0102單元C2、C5街坊11-01幼兒園位于鈴蘭路與云皓路交匯處,總建筑面積為9348平方米。
亮點一:綠色隔聲設計——創造靜謐成長空間
幼兒園項目通過采用雙層中空玻璃和高密度隔聲材料,有效提升隔熱與隔音性能,減少能耗,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同時,配備低噪聲設備,確保各功能區的靜謐氛圍,提供綠色、安全的成長空間。
亮點二:綠色安全設計——提升兒童舒適性與安全保障
幼兒園項目通過圓角設計、無夾傷門窗等安全防護措施,全面保障兒童在日常活動中的安全。同時,在室外活動區域采用塑膠防滑設計,保障兒童在戶外活動時的安全性,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既舒適又安全的成長環境。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4-10關于做好2025年重慶全市綠色建筑與節能工作的通知
-
04-09中國綠色建筑發展及預評價和正式評價
-
04-07綠建科普 | 3分鐘帶你成為綠建小達人!
-
04-07綠色建筑,是「燒錢」還是「續命」?
-
04-05國家發改委《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征求意見
-
04-03碳關稅過渡期倒計時!企業必須囤積的3類“綠色資產”
-
03-29寧夏 ▎鼓勵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建設
-
03-26國家發改委:鼓勵100%綠電零碳園區建設!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15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城鎮住宅工程質量問題重點整治的通知
-
04-14江億院士:對建筑節能的認識過程堅持“用數據說話”
-
04-14節能窗技術突破,降低建筑能耗 20%
-
04-13《無錫市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讀
-
04-13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多專業協同創新機制分析
-
04-12AI時代的“新”樓王 | 融科資訊中心C座設計
-
04-11綠·碳·慧 | 臨港新片區6個項目獲得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二星級綠色建筑標識
-
04-11《河南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發布,新增近零能耗建筑評價
-
04-10【北京市住建委 北京市市監局】關于發布《北京市建設工程委托監理合同 (示范文本)》的通知
-
04-10關于做好2025年重慶全市綠色建筑與節能工作的通知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