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開啟智慧城市新局面 三個層次全面發展智慧城市
時間:2013-09-12 09:04:54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400內容摘要: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成為國內外許多地方發展的方向,珠海在去年被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城市,提出了“三年內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智慧城市”的目標,編制或啟動相關的建設規劃和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就在日前,珠海開通了全省首個網上辦事廳,在智慧城市的便民服務...近年來,智慧城市建設成為國內外許多地方發展的方向,珠海在去年被列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城市,提出了“三年內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智慧城市”的目標,編制或啟動相關的建設規劃和行動計劃,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就在日前,珠海開通了全省首個網上辦事大廳,在智慧城市的便民服務上領先一步。筆者認為,作為特區,珠海還應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走出一條創新路徑。
智慧城市是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各種社交網絡、購物網絡、互聯網金融等綜合集成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對生產、生活和城市管理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全方位、全體系、全過程創新的城市形態。對于我國城市政府來講,這不僅僅是政府服務和城市管理技術的創新,而且更加是服務和管理理念及模式的創新。
珠海是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開放城市,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先行城市,在互聯網技術領域也有許多亮點,打造國內橇髦腔鄢鞘杏瀉芎玫幕礎。在筆者看來,“智慧珠海”還要在智慧產業、智能城市管理、智能家庭服務三個層面齊頭并進。
一是要將智慧產業打造成珠海的一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
珠海不僅有一批諸如東信和平、遠光軟件、蓉勝超微等涉及智慧產業的上市公司,而且新近又有金融數據中心、惠普智慧城"等項目入駐或動工,在發展應用軟件開發、應用管理服務、云計算服務、企業信息移動化服務、應用現代化、信息管理和商業智能等多個領域有很好的基礎,智慧產業還可與其他產業形成融合,在發展智慧旅游、智慧金融、智慧BOT外包、人才培養等方面合作,從而為智慧城市建設奠定強大的技術基礎,并吸引大量的相關人才。
二是要將智能城市管理體系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
雖然國際上有評選“全球智慧城市”,我國也有“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也進行了相關評估。但一個城市究竟算不算“智慧城市”,關鍵還是看有沒有在城市管理體系 全面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近年珠海在公共服務項目上,相繼推出了網上辦事大廳、市民網頁、企業網頁、商事登記主體登記許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政務微博統一平臺等。今年還在全省率先開通12345市民綜合服務熱線,整合了25個部門原有熱線,實現政府“一號對外”,24小時集中受理市民的咨詢、投訴、求助、舉報、意見及建議。這些都是在原先的電子政府、數字城市、網上辦事等技術和理念基礎上的整合和提升。
有關理論認為,推動智慧城市形成有兩種驅動力,即以物芡、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知識社會環境下逐步孕育的開放的城市創新生態。也就是說,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與開放的社會結構融合,導致智慧城市更注重利用傳感技術、智能技術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態的自動、實時、全面透徹的感知,更強調打破行業分割、封閉的芟⒒架構并突出信息化的整體效能,更注重通過泛在網絡、移動技術實現無所不在的互聯和隨時隨地隨身的智能融合服務,更關注用戶視角的服務設計和提供,更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和市民參與、用戶體驗,更強調政府與市場、社會各方力量的共享和參與協同。因此,珠海市確保網上辦事大馨湊帳〉囊求達到“四個率”,加快由“群眾找政府”到“政府找群眾”的對接,達到讓企業和群眾滿意。這樣就把智慧城市建設放在了以人為本、以服務為中心來設計的框架體系之中。換句話說,珠海能否三年內建成國內一流智慧城市要由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來證明。
珠海提出要始終把廣大市民作為建設智慧城市的主體,以服務市民、方便市民、造福市民為根本目的,著重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社會關注度高的公共交通、生態環境、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實現率先突破,讓市民切身感受智慧城市建設成果。這就要把當前城市面臨的迫切問題和困難找準,既要以系統工程的思維來構建智能城市管理體系,又要以智能手段來解決每年度的十大民生問題。
三是智能家庭服務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提出三網融合很多年,但推進程度不理想。珠海能否突破各個利益集團的約束r圍繞家庭生活的需求,將物聯網與社區建設結合起來,開展諸如電子投票選業委會、網上支付物管費、社保卡(市民網頁)支撐下的網上看病預約、網上購物與社區配送的整合、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網上圖書館等服務,使智能家庭與智慧社區的整合成為人人享受智慧城市的普遍化切入點r
實現三個層面的智慧城市建設,必須把一些基礎工作做好。首先是網速提速。珠海能否成為中國網速最快的城市可能直接影響到“國內一流智慧城市”目標的建設。第三是突破“信息孤島”。部r利益和狹隘理念是造成部門機構之間信息融合的主要障礙,這也是許多城市信息化建設的老大難問題,珠海應該在市政府的統籌下強力突破。第三是市場機制的導入。智慧城市需要政府的大量基礎性投資,但如果沒有企業和社會力量按照市場機制參與,則難以持續發展。因此,要在注重智r城市的技術模式、整合模式之外,還要著重考慮商業模式。這可能是堅持以人為本前提的智慧城市創新的主要方向。
- 相關文章
-
-
11-062020天津海綿城市及園林景觀建設展覽會
-
07-10關于公布《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及實施方案(優化)》的公告
-
05-21[分享]海綿城市熱潮下的冷思考
-
07-14國家能源局:太陽能采暖政策即將出臺
-
07-14江蘇阜寧創建綠色建筑示范縣
-
07-03天津發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
-
07-03杭州“綠色建筑”將享稅費優惠政策
-
07-02“綠色建筑”將享受稅費優惠政策(杭州)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 關于發布《綠色建筑工程咨詢、設計及施工圖審查收費標準(試行)》的通知
- 廣東省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國標及省標的通知
- 廣州市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管理辦公室關于 印發《廣州市綠色建筑設計說明 專篇(GB/T 50378-2019 示范文本)》的通知
- 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關于發布《綠色建筑工程咨詢、設計及施工圖審查收費標準(試行)》的通知
- 關于發布《綠色建筑工程咨詢、設計及施工圖審查收費標準 (試行)》的通知
- 廣東省建筑節能設計說明專篇
-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廣州市綠色建筑量質齊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 廣州市城建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明確綠色建筑標準執行有關事項的通知
-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廣東省標準《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公告
- 東莞市住建局發布《關于明確我市綠色建筑執行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