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部解讀今年減排工作:硬措施才能完成硬任務
時間:2014-04-01 17:10:12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2323內容摘要: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4年全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3月24日,李克強在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必須用硬措施完成節能減排的硬任務。2014年減排工作如何分解?“十二五”期間全國污染物減排作進展又是...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4年全國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3月24日,李克強在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議上再次強調,必須用硬措施完成節能減排的硬任務。
2014年減排工作如何分解?“十二五”期間全國污染物減排工作進展又是怎樣的呢?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總量司的相關負責人。
3項污染物減排進展超過預期
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
“2013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為2352.7萬噸、245.7i噸、2043.9萬噸,同比分別下降2.93%、3.14%、3.48%。前3年累計,3項污染物排放量分別下降7.8%、7.1%、9.9%,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減排進展超過預期。”環境保護部總量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各地方、各部門完善政策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部門協作,強化責任考核,全面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管理減排等各項措施,污染減排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在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方面,3年來,全國共新增城鎮(含建制鎮、工業園區)污水日處理能力超過3500萬噸,城鎮污水再生水日利用能力750萬噸,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已覆蓋99%設市城市和82%縣城及部分鄉鎮,城鎮污水處理率超過87%t2.6萬個畜禽規模養殖場完善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化學需氧量、氨氮去除效率分別提高7個百分點和27個百分點。
在二氧化硫減排方面,1.5億千瓦火電機組實t脫硫增容改造,脫硫機組裝機容量累計7.5億千瓦,占燃煤機組總裝機容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82.6%提高到90%以上;3.5億千瓦火電機組拆除脫硫設施煙氣旁路,火電綜合脫硫效率由2010年的69%提高到90%左右;5.7萬平方米鋼鐵燒結機新增煙氣脫硫設施,脫硫的鋼鐵燒結機面積累計8.7萬平方t,占燒結總面積的比例由2010年的19.3%提高到63%。
多措施確保2014年減排任務完成
分解落實減排任務,全面推進1379個目標責任書項目建設
2014年,氨氮和氮氧化物也要求與2013年相比下降2%和5%。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為確保完成今年年度減排目標,環境保護部將采取更多措施,確保2014年減排工作順利完成。
在工程減排方面,力爭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1000萬噸;兩萬家畜禽養殖場按照減排要求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去除效率分別提高10個百分點和28個百分點;950家造紙、印染、石化等企業分別實施堿回收、分質處理及回用工程。新增火電脫硝機組1.3億千瓦;1.5萬平方米燒結機煙氣脫硫裝置建成投運;熟料產能1.8億0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安裝脫硝設施;52臺催化裂化裝置脫硫;大力推進集中供熱、煤改電、煤改氣工程,淘汰落后燃煤鍋爐5萬臺。
在結構減排方面,落實《國務院關于0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積極配合工信部、能源局,全面推進電力、鋼鐵、水泥、電解鋁等21個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加大日常督察和核查力度,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目標任務。淘汰黃標車600萬輛。
在管理減排方面,深入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各項政策措施,配合有關部門加快出臺能源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耗煤項目煤炭減量替代管理規定,嚴格落實脫硫、脫硝和除塵電價政策,出臺環保電價監督考核辦法。
出臺石化化工、有色等重點行業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火電、鋼鐵、水泥等行業排放新標準;1.5億千瓦火電機組拆除脫硫設施煙氣旁路,脫硫效率提高到90%嗌稀
加快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的意見》,標本兼治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強化火電脫硝、水泥脫硝、畜禽治理設施監管,穩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
推進減排統計監測考核能力建設。2014年開始對各地減排監測體系建設運行情況(自動監控數據傳輸有效率75%、自行監測結果公布率80%、監督性監測結果公布率95%)進行/式考核,進一步發揮管理減排效益。繼續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盡快出臺指導意見。推進環境信息公開,強化減排調度與預警通報,嚴格減排考核問責,全面推進各項減排措施落實到位。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環境保護部正在督促指導各地和8家中央企業編制2014年度減排計劃,分解落實2014年減排任務和“六廠(場)一車”重點工程措施,全面推進1379個目標責任書項目建設,確保年度目標順利完成。
氮氧化物兩年需平均削減4.2%以上
氮氧化物排放量首次降到2010年排放基數以下
“雖然前3項污染物減排進度超過預期,但氮氧化物減排工作的壓力還是很大。”這位負責人表示,2013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為2227.3萬噸,同比下降4.72%。前3年累計下降2.0%。今明兩年需平均削減4.2%以上才能完成規劃目標。
氮氧化物在充分消化2011年5.74%的增量基礎上,排放量首次降到2010年3放基數以下。這得益于有利于減排的經濟政策、管理政策得到落實,主要工程措施力度明顯加大。
這位負責人介紹,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出臺了《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加快燃煤電廠脫硝設施驗收及落實脫硝電價政策有關工作的通知》,脫硝電價由每千瓦時0.8分提高到1分,實施除塵電價每千瓦時0.2分。全國新增火電脫硝機組裝機容量近2.05億千瓦,是前兩年總和的1.4倍;綜合脫硝效率明顯提升,平均達到64%,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電力行業氮氧化物減排11%,對全國氮氧化物下降發揮重要作用。
而水泥行業脫硝深入推進,力度也遠超以往。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污費征收專項稽查,出臺新的水泥行業排放標準。一些地方出臺水泥脫硝補貼政策,對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脫硝分別補貼50萬~300萬元。2013年,全國5.7億噸熟料產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安裝脫硝設施,是上年的3.8倍,累計脫硝水泥產能達7.2億噸,占全國總產能的50%。其中,廣東、陜西、湖南等省日產2000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全部建設脫硝設施。
在機動車油品升級和淘汰方面,機動車油品升級價格疏導機制開始建立。全國0應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標準的車用汽油,北京、上海、廣州和江蘇沿江8市全面供應相當于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油。大部分省(區、市)出臺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強制淘汰和補貼政策,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環境保護部出臺《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老舊機動車淘汰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全國共淘汰183萬輛,相當于前兩年的總和。
經濟政策、管理政策和減排工程力度不斷加大,推動了氮氧化物的減排工作。但是我們還要清楚地認識到,目前氮氧0物減排僅完成5年總任務的1/5。
“為此,我們對各項措施形成的減排量以及后兩年的新增量進行了充分測算,應該說,實現這一目標有難度,但更有信心。”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氮氧化物減排的工作重點:一是加快推進火電、水泥脫硝工程建設。新增火電脫硝機組2.5億千瓦,6億噸熟料產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建設脫硝設施。
二是加快車用燃油品質升級。到今年底,國四柴油全面供應,明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要供應符合國家第五階段標準的車用燃油。加快淘汰黃標車,2014年預計淘汰黃標車600萬輛,2015年再淘汰一批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
三是推進城市建成區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優化天然氣利用方式,優先將新增天然氣用于民用燃煤設施改造,實現“增氣減煤”。
四是完善減排長效機制。加快出臺《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燃煤發電機組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管辦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嚴格執行火電、水泥等重點行業排h新標準,強化環境監管執法,推進環境信息公開。
- 相關文章
-
-
07-15綠色建材將統一認證 告別“終身制”
-
07-14綠色建材將統一認證 告別“終身制”
-
07-11CMIC:綠色建筑規劃需從頭到腳 從里到外
-
07-01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模式開始推廣
-
06-16政策傾斜綠色地產商機浮現 新綠標高門檻發展待扶持
-
06-16政策傾斜綠色地產商機浮現 新綠標高門檻發展待扶持
-
06-11發改委解讀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行動方案
-
06-10【省市快訊】陜西、浙江、內蒙古、北京、山東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
04-01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 《住宅項目規范》的公告
-
03-18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城市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導則(試行)的通知
-
09-25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局部修訂的公告
-
08-16【北京市住建委】發布《住宅二次供水設施設備運行維護技術規程》等11項地方標準
-
08-13【上海】住建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新建住宅工程設計質量管控》的通知
-
08-09【北京市住建委】關于開展我市2024年民用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和公共建筑信息核查采集工作的通知
-
08-05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局部修訂,10月1日起實施
-
06-21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等8部門關于組織推薦綠色技術的通知
-
05-21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海綿城市建設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的通知
-
02-01關于印發《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