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容率”和“綠視率”在新綠標中的詳細注解
時間:2019-08-05 13:09:18 作者:GBWindows 來源:原創文章 閱讀:13850內容摘要:由于國內的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的度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綠地覆蓋的狀況和數量的多少,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如:與綠色結構類型缺乏關聯、與綠地功能缺乏對應、與綠地強度缺乏聯系、與宏觀引導缺乏對接等。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相關學者已經開展了“三維綠量......由于國內的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綠地面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的度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綠地覆蓋的狀況和數量的多少,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如:與綠色結構類型缺乏關聯、與綠地功能缺乏對應、與綠地強度缺乏聯系、與宏觀引導缺乏對接等。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國內相關學者已經開展了“三維綠量”即“綠容率”的相關研究,由于葉面積是生態學中研究植物群落、結構和功能的關鍵性指標,它與植物生物量、綠地固碳釋氧、調節環境等功能關系密切,國內普遍采用葉面積作為三維綠量的計算參數。綠容率計算公式如下:
綠容率 =喬木占地面積× 4 + 灌木占地t積× 2 + 草本占地面積× 1 / 建設用地面積
另外,由于綠容率與植物群落配置、生長樹齡等密切相關,且地區植物種類、氣候條件等差異較大,各地可利用常用數學模型,計算不同地區的推薦的植物群落配置最小比例。如北京地區;薦的植物群落配置的最小比例:喬木:灌木:草坪:土地為 1(株):6(株):21(m2):29(m2),則其綠容率為 1.27。
綠視率是日本學者青木陽二于 1987 年基于視覺生理學提出的,指i們視野中綠色植物所占的比例(
)。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人對環境感知的一個動態衡量因素。綠視率側重反應場地綠色的立體構成和周邊環境綠色植被, 通過人的視覺感受直接反應綠化質量。這一比率約為 25?時視覺最為舒適。相關統計表明,世界上若干長壽地區的綠視率均在 15?以上。2004 年,日本政府將“綠視率”納入城市綠化評價常規指標。京都市曾于 2011 年對市內 37 個地點進行相關評價,要求綠視率小于 10?的 13 處改造并在 2015 年以前達標。2015 年t國內學者吳正旺調查了北京市五個居住小區的綠視率約為 9
~33?之間。
綠視率既是城市空間、建筑周邊心理感知綠量的評價指標,也是優化空間植物景觀構成的技術依據。其測算方法如下:
(1) 選擇觀測時間:原則上應選擇在植物景觀效果最佳、植物生長最茂盛且外界影響因素最小的時間段進行綠視率測量,一般選擇 6~7 月份。位于熱帶地區
的城市,可適當放寬調研時間的選擇范圍。
(2) 選擇觀測點:竦贗忌媳曇嗆媚夤鄄飴范危結合路段的實際情況,確定綠視率指標數據采集的觀測點。觀測點選取的一般原則:能客觀反映道路綠化的實際情況;調查時不影響城市道路交通;在一段時間內能保持穩定,便于后期跟蹤調查;根據道路實際長度確定觀測點個數(一般不少于 5 個)。
(3) 獲取圖像:圖像的獲取是綠視率調研流程中的關鍵一步,為后續的綠視率計算工作提供可操作性平臺。目前常用的綠視率圖像獲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實地拍攝獲取圖像,也稱為實地調研法,即調研人員在選定好的道路觀測點位置處進行多方向定點拍攝取樣。相機焦距均為 24mm(成像效果最接近人視覺),注意拍攝取樣過程中保證所有觀察點所用的拍攝相機型號相同,以避免產生設備儀器誤差。該方式針對性強,可根據現實條件(天氣、季節等變化的影響)對調研方案做出適當調整,獲取的道路圖片更加符合實際情況。調研拍攝方向主要由道路形態決定。城市道路應朝道路沿線和垂直方向拍攝;丁字路口應于交叉點上朝道路方向拍攝;多條道路交叉口應分別在轉折處取點朝道路交匯中心拍攝;交通島的拍攝方向取決于相交道路的數量。
另外一種圖像獲取方式為通過互聯網地圖平臺獲取研究區域的街景圖像,從中篩選出自己需要的圖像進行綠視率計算。此方式可快速獲取大量街景圖片,但存在時效性s、圖像尺寸受限等缺點。
(4) 綠視率計算: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獲取的圖片進行處理分析,辨識提取其中的綠色部分,最后根據綠視率計算公式(公式 1 或 2)計算綠視率。
公式 1:
綠視率= 相片綠色部分面積′100% / 相片總面積
另外,像素是一張圖像最基本且不可分割的單元。圖像由顏色不同、濃淡不一的像素組成,眾多的像素集合組成一張圖像。綠視率計算公式可表達為如下:
公式 2:
綠視率= 綠色部分像素′100% / 相片總像素
本條在新綠建標準條文中的的評>方法為:預評價查閱相關設計文件、計算書;評價查閱相關竣工圖,計算書,必要時現場核查。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4-04條文解讀|9.2.4 綠容率計算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10-16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09-2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
08-14中美英綠色建筑運維評價體系的對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認證”零廢棄物科普
-
08-01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簡介 | 什么是可持續場地認證?
-
06-04綠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綜合參考指標
-
09-23什么是綠色建筑?推廣普及綠色建筑有哪些意義
-
06-08【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
05-16【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