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樓二星等級綠色建筑設計
時間:2013-08-23 12:57:59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9291內容摘要:辦公樓二星等級綠色建筑設計根據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本建筑物貫徹執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國家技術經濟政策,推進可持續發展,在綠色建筑上的設計按照如下幾點設計,可達到二星綠色建筑標準。表3.2.2-2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公共建筑)等級一般項數(共...辦公樓二星等級綠色建筑設計
根據GB/T 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本建筑物貫徹執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國家技術經濟政策m推進可持續發展,在綠色建筑上的設計按照如下幾點設計,可達到二星綠色建筑標準。
表3.2.2-2 劃分綠色建筑等級的項數要求(公共建筑)
等級
一般項數(共43項)
優選項數
(共14項)
節地與室外環境
(共6項)
節能與能源利用
(共10項)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共6項)
節材與材
料資源利用
(共8項)
室內環
境質量
(共6項)
運營
管理
(共7項)
★★
4
6
4
6
4
5
6
1 節地與室外環境
控制項
1.1場地建設不破壞當地文物、自然水系、濕地、基本農田、森林和其他保護區。
1.2建筑場地選址無洪災、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脅,建筑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
1.3不對周邊建筑物帶來光污染,不影響周圍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4場地內無排放超標的污染源。
1.5施工過程中制定并實施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種污染以及對場地周邊區域的影響。
一般項(4項)
1.6 場地環境噪聲;合國家標準《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的規定。
1.7建筑物周圍人行區風速低于5m/s,不影響室外活動的舒適性和建筑通風。
1.8 合理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方式。
1.9 綠化物種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且采用包含喬、灌木的復層綠化。
優選項
1.10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大于等于40%。
2 節能與能源利用
控制項
2.1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指標符合國家和地方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規定。
2.2空調采暖系統的冷熱源機組能效比符合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條規定,鍋爐熱效率符合第5.4.3條規定。
2.3不采用電熱鍋爐、電熱水器作為直接采暖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熱源。
2.4各房間或e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規定的現行值。
2.5 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熱源、輸配系統和照明等各部分能o進行獨立分項計量。
一般項(6項)
2.6建<總平面設計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風。
2.7建筑外窗可開啟面積不小于外窗總面積的30%,建筑幕墻具有可開啟部分或設有通風換氣裝置。
2.8建筑外窗的氣密性不低于國家標準《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 7107規定的4級要求。
2.9合理采用蓄冷蓄熱技術。
2.10利用排風對新風進行預熱(或預冷)處理,降低新風負荷。
2.11全空氣空調系統采取實現全新風運行或可調新風比的措施。
2.12建筑物處于部分冷熱負荷時和僅部分空間使y時,采取有效措施節約通風空調系統能耗。
2.13采用節能設備與系統。通風空調系統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和冷熱水系統的輸送能效比符合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第5.3.26、5.3.27條的規定。
優選項
2.14采用分布式熱電冷聯供技術,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
2.16各房間或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規定的目標值。
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控制項
3.1在方案、規劃階段制定水系統規劃方案,統籌、綜合利用各種水資源。
3.2 設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統。
3.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網漏損。
3.4建筑內衛生器具合理選用節水器具。
3.5 使用非傳統水源時,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對人體健康與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一般項(4項)
3.6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確定雨水積蓄、處理及利用方案。
3.7綠化、景觀、洗車等用水采用非傳統水源。
3.8綠化灌溉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高效灌溉方式。
3.9按用途設置用水計量水表。
優選項
3.10辦公樓、商場類建筑非傳統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旅館類建筑不低于25%。
4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控制項
4.1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符合國家標準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4.2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一般項(6項)
4.3施工現場500km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60%以上。。
4.4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
4.5 建筑結構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強度鋼。
4.6將建筑施工、舊建筑拆除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并將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環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4.7在建筑設計選材時考慮材料的可循環使用性能。在保證安全和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以上。
4.8 辦公、商場類建筑室b采用靈活隔斷,減少重新裝修時的材料浪費和垃圾產生。
優選項
4.9采用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
5 室內環境質量
控制項
5.1 采用集中空調的建筑,房間內的溫度、濕度、風速等參數符合國家標準《公p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中的設計計算要求。
5.2 建筑圍護結構內部和表面無結露、發霉現象。
5.3采用集中空調的建筑,新風量符合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的設計要求。
5.4室內游離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氣污染物濃度符合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中的有關規定。
5.5賓館和辦公建筑室內背景噪聲符合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 118中室內允許噪聲標準中的二級要求;商場類建筑室內背景噪聲水平滿足國家標準《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 9670的相關要求。
5.6 建筑室內照度、統一眩光值、一般顯色指數等指標滿足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中的有關要求。
一般項(4項)
5.7建筑設計和構造設計有促進自然通風的措施。
5.8 室內采用調節方便、可提高人員舒適性的空調末端。
5.9賓館類建筑圍護結構構件隔聲性能滿足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 118中的一級要求。
5.10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間功能安排合理,減少相鄰空間的噪聲干擾以及外界噪聲對室內的影響。
5.12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動空間設有無障礙設施。
優選項
5.13采用可調節外遮陽,改善室內熱環境。
6 運營管理
控制項
6.1制定并實施節能、節水等資源節約與綠化管理制度。
6.2 建筑運行過程中無不達標廢氣、廢水排放。
6.3 分類收集和處理廢棄物,且收集和處理過程中無二次污染。
一般項(5項)
6.4 建筑施工兼顧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設施在運營過程中的使用。
6.5 物業管理部門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6.6設備、管道的設置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
6.7 l空調通風系統按照國家標準《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GB 19210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清洗。.
6.8建筑智能化系統定位合理,信息網絡系統功能完善。
6.9 建筑通風、空調、照明等設備自動監控系統技術合理,系統高效運營。
優選項
6.10具有并實施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管理業E與節約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掛鉤。
該文章所屬專題:綠建設計
- 相關文章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10-16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09-2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
08-14中美英綠色建筑運維評價體系的對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認證”零廢棄物科普
-
08-01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簡介 | 什么是可持續場地認證?
-
06-04綠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綜合參考指標
-
09-23什么是綠色建筑?推廣普及綠色建筑有哪些意義
-
06-08【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
05-16【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