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能耗正在成為全球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
時間:2019-09-09 14:41:48 作者:小編 來源:中國建設報 閱讀:1960內容摘要:據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我國至少將建成5000個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產業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促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咨詢、建材、設備行業的全面升級換代,使中國建筑節能工作逐步邁入超低能耗的4.0時代。超低能耗正在成為全球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國際上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能效高且居住舒...
據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我國至少將建成5000個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產業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促進建筑規劃、設計、施工、咨詢、建材、設備行業的全面升級換代,使中國建筑節能工作逐步邁入超低能耗的4.0時代。
超低能耗正在成為全球建筑節能的發展趨勢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是國際上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能效高且居住舒適的建筑,在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背景下,它是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的最重要途徑,代表了世界建筑節能的發展方向。
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以及今后長時期內人類所面臨的最嚴峻的環境與發展挑戰,建筑是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國際上建筑節能技術進步非常快,已從低能耗建筑向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到產能建筑上發展。
各發達國家提出近零能耗發展目標。北美目前共有零能耗項目3339個,涉及用戶6177個單元。美國2009年10月發布了“在環境、能源、經濟效益的聯邦領先措施”,要求自2020年起,所有計劃新建或租賃的聯邦建筑須以建筑物達到零能耗為導向進行設計,使建筑物可在2030年達到凈零能耗。聯邦政府資產的購買或租賃中需將零能耗作為考核指標之一。到2040年50%的商業建筑達到零能耗;2050年所有美國商業建筑達到凈零能耗。
歐盟2002年制定了建筑能效指令,2010年修訂的建筑能效指令提出到2020年歐洲大陸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須達到近零能耗水平。目前,歐洲已有27個國家在實施這一能效指令,并且各國都有自己的分目標。其中,德國提出2019年起政府部門擁有或使用的建筑達到近零能耗,2021年起新建建筑達到近零能耗,2050年所有存量建筑達到近零能耗。英國要求2016年后新建建筑達到零能耗,2019年后公共建筑達到零能耗。
在東亞,日本制定了到2030年從基準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到零能耗的建筑節能政策路線圖。2020年新建公共建筑實現近零能耗,2030年所有新建建筑為近零能耗建筑。韓國2014年7月頒布《應對氣候變化的零能耗建筑行動計劃》,制定了相應的促進政策和激勵措施,并提出2025年全面實現零能耗建筑目標。
此外,中國臺灣地區能源部門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合成立了臺灣零能耗建筑技術聯盟,超過1000家業內領先企業加入到聯盟中。
顯然,在過去的10多年中,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作為一種低能耗和極高舒適度的節能建筑,被一些國家和組織確定為國家住宅標準或未來城市發展規劃的方向,成為國際上節能建筑的潮流和趨勢,在世界各地得到高度關注和迅速推廣應用。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徐偉說,各個國家關于零能耗建筑的定義、名稱、路線、政策、推廣方式不盡相同,但主要發達國家和經濟體政府相繼制定了邁向零能耗建筑的發展目標,都在尋找適合本國的零能耗建筑發展的技術體系和優化路徑。
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已然站到了世界節能建筑領域的最前沿。對于能源與環境壓力很大的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受到重視并走上臺前,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是必然的。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0-29嚴寒和寒冷地區 ▎被動房負荷特性及空調系統優化
-
09-13國外地產人如何銷售“被動房”?
-
06-08零碳建筑實現的技術路徑和相關政策
-
03-24【政策】2021年超低能耗建筑相關政策匯總
-
03-20青島:2020年度超低能耗建筑獎勵資金開始申報
-
03-20重慶:積極培育條件適宜的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示范項目
-
03-20黑龍江:積極拓展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建設
-
02-27奧潤順達: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系統集成商
-
02-23超低能耗建筑既有政策與推廣建議研究
-
11-27近零能耗建筑技術國家標準正式實施——綠色建筑向節能要效益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