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揭示,節能建筑外立面大勢所趨!
時間:2019-09-16 20:18:13 作者:小編 來源:城博門窗幕墻新產品博覽會 閱讀:3376內容摘要:國務院辦公廳《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印發以來,全國各地已經掀起綠色建筑建設熱潮,處于運行階段的綠色建筑數量呈現幾何級數增長,目前已建成的綠色建筑約有近萬座,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對于建筑而言,建筑外立面是給予外界的第1印象,也是包括用以抵御風雨、溫度變化、太陽輻射等的外墻、屋頂、側窗及外門等,是...國務院辦公廳《綠色建筑行動方案》印發以來,全國各地已經掀起綠色建筑建設熱潮,處于運行階段的綠色建筑數量呈現幾何級數增長,目前已建成的綠色建筑約有近萬座,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發達地區。
對于建筑而言,建筑外立面是給予外界的第1印象,也是包括用以抵御風雨、溫度變化、太陽輻射等的外墻、屋頂、側窗及外門等,是建筑物的外衣,也直接反映建筑物內在品質,體現建筑個性和建筑風格的表現形式。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提倡綠色環保的今天,建筑外立面也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為城市環境、人居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益處。
綠色、環保、節能建筑立面是較強趨勢
目前全球的前沿建筑外立面都在向環保、節能的趨勢發展,甚至有更新的理念認為,幕墻不僅要節能,還要產能。(例如光伏幕墻利用光伏電池將太陽的光能轉變為電能,這便是一種清潔能源。)
建筑外立面對建筑能耗、環境性能、室內空氣質量和用戶舒適度有根本影響,一般增大圍護結構的費用僅為總投資的3%~6%,而節能卻可達20%~40%。
因此,在能源緊缺、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中,房產建設開始強制步入環保低能耗時代。
目前中國已建成符合節能50%至65%設計標準的節能建筑1700多萬平方米,所有新建、在建、改建建筑均穿上了“節能衣”。在環保的大環境下,未來建筑外立面將繼續保持綠色、節能的發展趨勢。
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讓環保立面更多樣性
建筑的本質是服務于人的,隨著生活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建筑必然也會有更高的要求,也讓幕墻出現了更新的表現形式。
新材料的運用讓建筑適用不同地區的氣候溫度以及不同結構形式的組合外墻和屋面。
形式多樣的新穎遮陽裝置,不僅可以讓建筑物更具藝術感也能帶來更好的遮陽效果;超大尺寸的真空玻璃可滿足高層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要求,離子性中間膜配合夾膠玻璃可以滿足大風力下大尺寸玻璃的受力要求;以及各種金屬板、陶板均具有防火、耐久和容易維護的特性。
持續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是建筑外立面不可停滯的發展方向,也是創造節能建筑的技術支撐。
高層防火受重視,外立面防火標準越來越高
國家對于幕墻式建筑防火設計、施工及使用早有明確規定:
建筑高度大于24米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不燃材料);
建筑高度小于24米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或B1級(難燃材料),其中當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每層還需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但近年來隨著大眾對防火問題的持續關注,以及政府防火規定政策加強,未來建筑不僅需要在材料上達到耐火等級的條件,也需要在外立面的設計中考慮防火及滅火的需求。
比如在屋頂設置固定或半固定滅火冷卻系統,不影響整體外觀同時也能解決外立面火災撲救的難題。
智能化建筑立面蓄勢待發,將成為市場主流
身處科技發展的浪潮時代,各行各業都向“智能化”靠攏。有前瞻性的建筑設計第1時間搭上了這趟智能快車,創造出建筑智能化的科技新模式。
以“Kiefer Technic Showroom”為例,它是一個辦公樓+動態智能遮陽系統的展示空間。
整體就像是一個“會動的雕塑”,它能根據每天的不同時間、不同溫度、不同天氣智能移動。
而它的外立面在針對室外環境所產生的智能變化,在優化室內空氣、采光調光、遮陽降噪的同時,也呈現出一種動態美感,不同效果的外觀使建筑極具魅力。
這是一個在產品創新與建筑美學上很好的呈現,也是發展智能化建筑立面很好的啟發。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條文技術
本欄最新更新
-
12-1618項綠色建筑節能環保新技術,你知道幾個?
-
10-09綠色建筑的設計要素
-
09-15綠色建筑常用的節能、節水措施(多圖)
-
04-12綠建技術|雨水收集回用技術
-
04-107.2.4 建筑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優化
-
03-07[給排水]雨水收集回用技術
-
12-28第七章 資源節約(一級指標-100分)
-
09-16大數據揭示,節能建筑外立面大勢所趨!
-
08-08綠建技術 節能 生物質能 可再生能源利用
-
08-08綠建技術 節能 光導管技術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