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建工為什么可以成功落地BIM?
時間:2019-11-18 10:49:36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3460內容摘要:陳浩: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近年主持獲國家級工法12篇、省級工法81篇、國家發明專利10項、主編國家行業標準1部,參編國家標準7部、行業標4部,主編地方標準3部、參編4部。主持編寫《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標準》《基于BIM的工程......陳浩: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近年主持獲國家級工法12篇、省級工法81篇、國家發明專利10項、主編國家行業標準1部,參編國家標準7部、行業標4部,主編地方標準3部、參編4部。主持編寫《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標準》《基于BIM的工程項目集群技術管理研究》《工程項BIM100例》《湖南建工集團BIM工作報告(2015-2018)》。以下是陳浩先生對BIM應用現狀的觀點解讀。
1.您認為建筑業企業應用BIM等數字化技術的驅動力有哪些,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以為企業帶來哪些方面的價值?
知識經濟時代,建筑業企業應用BIM等數字化技術已不再是偶然,是社會全面技術進步和技術交叉下行業發展的方向。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工業的智慧建造正在形成的一種“物-數據-信息-知識-智慧-服務-人-物”循環。對比制造業,建筑業的智慧制造之路還有大量基礎性的工作尚未完成,分散、粗放的管理體系仍然普遍存在,BIM數據在設計、施工、運維環節一以貫之的循環流動,對BIM數據賦能后的智慧分析都有待探索。這讓建筑業看到了令人興奮的前景的同時,也有了變革發展任重道遠的緊迫感。
在工業3.0時代,信息模型技術讓制造業發生脫胎換骨的變革,通過四十年的不斷借鑒與實踐,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對于建筑業而言BIM技術作為信息模型,本身蘊藏了大量數據資源,能夠快速解決圖形與工程量清單匹配及數據化等問題。在兩化融合的新模式下,將BIM模型進行數模分離、通過數據譜系圖對海量數據解析后,與云大物移智深度結合,可以實現裝配式和工廠化自動生產線、建筑部品化模塊化、智慧工地等各種場景下的深度應用。
建筑業企業應用BIM等數字化技術將方便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的沉淀與增值,促進企業管理方式的與時俱進。
目前湖南建工正在致力將BIM技術嵌入企業的全鏈條業務領域、讓BIM技術融入項目的全生命期服務。已經建立了以模型族庫、數字化交付編碼系統、專業出版物(包括BIM中心運營、BIM與項目管理、BIM與企業管理、BIM教學)、具備自主知識產權且廣泛兼容的BIM軟件為主要內容的“知識庫”。
其中,模型族庫系統累積整理了3萬余個常用參數化族,實現了各項目工作站的族庫標準化載入部署。同時,這些先進生產工具的應用也促進了生產關系,即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帶來了工程管理團隊協作方式的改變,從而促進企業的組織形態的轉型升級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嶄新的活力。
2.建筑業企業應該如何制定BIM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規劃,如何保證規劃的順利執行?
建筑業企業制定BIM等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規劃時既要把握時代脈博,站在行業發展角度布局,又要讓規劃符合企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需求。
積極響應行業的需求。落實現階段的建筑業,就是要把握好BIM這一數字化原型,以數字化原型+感知、分析、處理等各類數字化技術為綠色建筑、數字中國助力!
一方面遵守行業發展的規律,穩步發展傳統產業,堅持“有中出新”,升級和優化過程中不盲目“另起爐灶”;
另一方面堅持“創新、轉型、升級”尋求新突破,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積極參與技術攻關,用發展的眼光制定有前瞻性和先進性的規劃。目前湖南建工已獲批“綠色建筑和可持續發展城市智慧化建造和運維”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并承擔了湖南省“互聯網+智慧工地”平臺研究;成立裝配式技術研究院,進行裝配式+BIM的機電模塊化、裝修一體化、預制管廊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智能化全要素體系升級。這些以BIM為內核的研發平臺和項目,既為企業BIM技術應用指引著方向,也不斷充實著企業科研的力量。
以企業的現實需要為基礎。多年來湖南建工集產、學、研、用為一體,推進BIM等數字化技術與集團發展目標和管理模式相適應。以BIM技術不斷助推工程項目管理的變革,實現了BIM技術應用逐步從單點應用往項目集群管理方向發展。
在項目層面,湖南建工搭建工程項目PM管理平臺,初步實現項目精細化管理。針對企業分散、粗放的企業管理體系,提出了“三級四線”的研究課題,即基于BIM的建筑企業三級管理系統和工程數據云計算研究,在職能層面,搭建經營部平臺、集中建模平臺、集群管理平臺、知識技術平臺、集中采購平臺、財務支付等平臺,實現指標化控制,拓展BIM應用,延伸至建筑物后期的運維保養。實現了從數據到信息,從信息到平臺,從平臺到管理,形成了以BIM為基礎、以業務為主線、以管理為核心的技術思路。
同時,為保證應用規劃的順利執行,在發展中總結出了“強中心、強族庫、共平臺”的工作機制。
“強中心”即設立專職的BIM中心形成穩定的企業BIM閉環體系,使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各階段都能適應BIM發展浪潮。“強族庫”為標準化指導所有項目施工BIM應用,建立基于BIM的全過程、全專業建設方案庫,包含模板工程、鋼筋工程、砌體工程等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公益性上傳至“哲匠網”供行業參考,通過知識庫讓技術資源得以共享?!肮财脚_”即BIM中心成為解決各種任務、各種職能的落腳點和歸集點,搭建共享數據平臺,讓各企業各部門同平臺完成執行、決策、反饋各環節,確保信息傳遞的準確、及時、適用。
另外,應用規劃執行的過程中企業還重點關注自有技術的研發,將“BIM+信息化”作為技術基礎,不斷優化企業IT戰略架構,細化企業IT治理體系。
3.湖南建工集團在BIM應用中走過哪些彎路,在BIM人才的培養、應用方法的總結方面,湖南建工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新技術出現后,往往將經歷預期的高度與技術的成熟度之間的磨合階段,BIM技術的應用亦然。湖南建工集團在BIM應用中通過四年的發展,從項目試點到廣泛推廣,累計有超過926個項目使用了BIM技術,2018年已經實現目標責任制項目、PPP項目及2000萬以上的新增項目BIM技術全應用,形成了以BIM為基礎、以業務為主線、以管理為核心的技術思路。
當然,發展的過程中也有過曲折,譬如BIM技術應用的系統性、發展性決定了短期內難有明顯的效果,所以推廣過程中曾有過領導干部信心不足,一線員工持續應用BIM和總結經驗的熱情不足的問題。
隨著BIM技術的深入推進,必然會帶來一些工作方式的改變,這種變革與更新的過程,需要各層級的管理者付出更多的精力學習和磨合,也在一定程度對協同應用造成了難度。
不過新生事物總是伴隨著各種質疑的聲音而發展壯大,需要正面的應對和積極的處理。為此,湖南建工做了大量的嘗試,并不斷在實踐、總結、檢驗、再實踐中持續提升。
湖南建工始終堅持自主推進BIM技術的應用,在項目實施中貫徹自有人員、自有設備和自主應用,目前集團總部和分子公司兩級BIM中心共有專職BIM工程師378人,項目一線專職BIM工程師2500余人。建立了建工英才BIM學院,為湖南建工集團內外累計培訓BIM工程師4000余名。組織新進大學生BIM普及培訓,與集團所屬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共建高校BIM技術中心,創建哲匠網共享BIM學院教學資源,規范BIM工程師的能力培養、考核與晉升,為企業BIM技術應用提供人才保障。
為將BIM技術應用價值最大化,企業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完善BIM技術與企業環境的匹配,包括BIM技術團隊建設、公司組織架構相應調整、管理方式優化和治理思路變革等等。其次是要有良好的載體,內部多組織技能競賽,“以賽代練、以賽促用”;
組織BIM技術大會,推行里程碑工作計劃,統一思想,定期總結;
參與行業峰會、行業比賽,對標先進,提升自我。再次循序漸進,重視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與不斷完善,湖南建工引用英國NBS機構發布的BIM level評價標準,構建企業BIM技術標準和工作機制,以BIM模型共享為核心,以Level 0-Level 3為標準導向,在完成了試點項目、以點帶面、全面普及后,企業各層級都認識到BIM的價值,抓好契機建立了一套BIM中心運行機制和企業級BIM應用體系。
4.湖南建工集團在推動BIM應用的阻力有哪些,施工企業應如何推動BIM的發展?
湖南建工在推動BIM技術落地生根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行業先進單位的引領、政策的促進與企業內部的支持。但是變革的收獲也總與陣痛同在,BIM對生產效率的提升,需要經歷一個發展過程,才能夠匹配預期,并最終進入成熟的階段。因此,回顧4年多的歷程,發展阻力也時有出現,包括信心不足、技術困惑、階段性發展瓶頸等等。
對此,施工企業要有充分的準備和正確的應對,在推動BIM的發展的過程中做到以下幾點:
目標清晰,方向明確。高質量發展已成為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要規避單純的要素投入。以數字化原生企業為愿景,結合企業戰略走綠色引擎、創新驅動、數字賦能之路。以“BIM+信息化”為技術基礎,完成業務模型與信息技術的復合、平臺應用與執行機制的融合,構建工作協同閉環的組織。
分解目標,用階段性的成果不斷提振信心。清晰明確的BIM路線圖,具有穩定和不斷發展的能力,從而在BIM發展升級的各個階段都能適應,有助于企業建立穩定的BIM體系。湖南建工從各崗位的單項工具級BIM應用開始,逐步推向跨崗位的協同管理應用,形成“一心六面多崗”的項目管理模式。在自身系統平臺的開發上采用“敏捷開發、小步快走”的思路,DT和IT建設并舉。在進行企業級云平臺開發前,已經進行了“集群管理平臺”開發,且進行了多輪的升級,再將“集群管理平臺”注入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引入BIM進行各類數據的邏輯聯系。正是這些分階段成果的匯集,不斷鼓舞著前進,最終實現BIM技術初級向高級邁進。
BIM技術推廣之初,湖南建工即頒布了考核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的制度,表明了企業的決心。同時又提出了強制性、自主性、公益性(“三性”)等相關的應用要求,樹立了“三分建設七分治理”的管理理念和其他的工作協同模式。現階段為推動BIM等數字化技術的融合發展,正在圍繞數字化轉型的組織架構、建筑業數字化產品與服務等方面進行探索與改進。后續將以用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行動、更嚴格的考核加以推進落實,更好地以信息技術助力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陳浩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設計:劉紅霞
監制:蔣藝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BIM專欄
本欄最新更新
-
01-17上海市發布深化新城區域BIM技術應用通知,推進“五個新城”BIM高質量應用!
-
09-16廈門BlM標準化應用體系交流會
-
11-18吉林建筑科技學院召開2020屆BIM協同畢業設計工作協調會
-
11-18湖南建工為什么可以成功落地BIM?
-
09-03只知垃圾分類不知綠色建筑?全面解析BIM技術之上的綠色建筑
-
08-31BIM技術在天津117大廈項目總承包管理的應用
-
08-122019年最新國內BIM技術收費標準匯總
-
08-122019最新上半年全國各地BIM政策匯(圖文版 )
-
08-09智慧工地是什么樣子,都有哪些系統?
-
06-25BIM在亞洲三國的發展應用現狀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