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建委-2012年工作總結和2013年工作安排
時間:2013-07-19 19:15:51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北京市建委網站 閱讀:1253內容摘要:一、2012年主要工作情況 2012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堅決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求真務實、埋頭苦干,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解難題,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住房城建設事業取得新的...一、2012年主要工作情況2012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堅決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按照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求真務實、埋頭苦干,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解難題,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取得新的進展。據統計數據,全市全年房屋累計施工面積超過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0%;建筑業完成總產值6564.8億元,同比增長8.7%;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153.4億元,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全力推動穩增長工作落實,主要經濟指標全面超額完成。在國內外經濟環境更加復雜、下行壓力加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嚴峻形勢下,我委未雨綢繆,主動作為,深度挖潛,高強度、快節奏地開展工作,加大項目調度力度。行業經濟發展呈現觸底企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對于重點工程,發揮部門聯動機制優勢,加快項目前期審批;發揮各區縣屬地優勢,專項調度與區域協調相結合,推動項目加快進度,重點工程實現新開工46項,竣工23項,全年完成投資1968.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10.2%。對于政策性住房項目,登加強統籌調度,提前分解下達建設任務,逐一協調落實新開工項目,定期調度在施項目,全市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積達到4821.0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8.0%,完成投資857.5億元,同比增加14.9%。對于商品房開發項目,依托開發項目監管平臺,實施全程動態監管,全面梳理已拿地未開工項目,科學調度不同價位、區位項目,加快開發速度,把握供應節奏,商品房開發施工面積和投資實現雙增長,比上年分別增加4.0%和20.6%。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組織完成數十個個公益性征收拆遷項目,其中涉及住宅約200萬平方米,妥善安置近2.4萬戶居民,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重點工程建設等工作提供了用地保障。
(二)進一步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各項政策措施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完善調控政策執行機制。繼續嚴格執行住房限購等調控政策,建立對購房家庭身份、戶籍、房產、納稅、社保、工作居鬧さ雀骼嘈畔⑼上自動審核、各部門間無縫銜接的工作機制,明確補繳社保不予認可等執行口徑,嚴厲打擊騙購等違法違規行為。投資投機性需求有效遏制,居民首次購房比重穩定在90%左右,新建商品住房各月價格指數同比連續下降、環比基本穩定。出臺14條措施穩定租賃市場價格,住房租金漲幅逐步回落。二是完善房地產市場管理長效機制。切實加強預售價格監控引導,全面實施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嚴格工業、研發等非住宅項目銷售監管。積極推進存量房交易服務平臺擴大試點,加快完善網簽系統。加強租賃市場和中介行業管理,啟動租賃服務平臺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咳粘V捶ㄑ膊椋針對突破限購、哄抬房價、捂盤惜售、預售資金不到位、群租等行為,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工作,促進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三)深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政策、資金等瓶頸難題得到有效破解。市區住房城拷ㄉ璨棵偶憂客吵鐨調,克服重重困難,加大政策集成和創新力度,推動住房保障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主要特點集中體現為“四個著力”:一是著力提升建設品質。在確保完成全年新開工16萬套建設任務的基礎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抓竣工交用和分配上來,全年建成各類保障房10萬套慷是著力破解土地、資金難題。創新土地供應方式,通過公租房配商品房模式,鼓勵國有企業、社會單位拿出自有用地建設保障房,積極推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房試點;創新融資方式,依托保障房投資平臺,多方式籌集建設資金。三是著力構建以租為主的供應體系。加大公租房建苛Χ齲不斷完善公租房政策體系,采取鼓勵輪候家庭優先承租公租房等措施,解決資金和分配問題,專家和公眾總體反映良好。四是著力健全保障房后期管理體制機制。出臺專門意見,各區縣成立后期管理機構,監督管理專業化、物業服務市場化、社區服務管理人性化的“三位一體”后期坷矸務模式初步形成。
(四)全面落實“平安北京”建設要求,行業保持安全、和諧、穩定。2012年,工程建設規模大,重點工程多,質量安全監管任務重;熱點問題集中反映,敏感問題多,社會高度關注。一年來,市區住房城鄉建坎棵盼確保行業和社會穩定,做了大量艱苦細致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服務保障任務。一是質量安全形勢持續好轉。結合市人大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管體系建設議案辦理工作,調整完善質量檢測、監理機構管理等質量監管政策機制,突出抓好軌道交通和保障房建設、老舊小孔酆險治等民生工程質量管理。國務院聯合檢查組對我市保障房和軌道交通工程質量表示滿意。認真分析近年安全事故發生特點,強化對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起重機械的管理,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人員傷亡事故,加大施工現場揚塵治理力度,開展高密度、嚴要求的執法檢查,落實主吭鶉危全市發生施工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在基數連年降低的情況下,同比下降39.3%和32.4%。二是全面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全系統全面動員部署,層層落實責任,努力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全年處理行政復議案件317件,同比下降27%,重要復議案件23件,同比下降85%,行政復議工作得到住房城鄉建設部表揚。對延期交房、農民工工資拖欠等矛盾糾紛重點穩控,對視線外矛盾糾紛動態排查,綜合運用多種辦法集中力量化解。深入開展房屋出租情況和普通地下室安全隱患摸排,大力加強建筑勞務人員服務管理,全面開展房地產經紀行業專項整治,努力消除各類隱患,ば維護了市場秩序和租房人合法權益。三是傳遞和增加社會正能量。借助報刊雜志、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安居北京”等平臺,善待媒體、加強溝通,主動策劃和發布新聞宣傳口徑、政策解讀,結合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為市民提供準確便利的服務,為住房城鄉建設各項工作的開展營造出ず糜唄鄯瘴А
(五)深入推動行業監管服務體系建設,深層次矛盾問題解決取得重要突破。一是強化安全度汛管理,奪取防汛救災重大勝利。2012年施工現場和房屋防汛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在“7.21”特大自然災害面前,全系統、ば幸滴從瓿耒選⒎錘磁挪欏⑼咨樸Χ裕全市400多個深基坑、0.74萬平方米危房,沒有發生一起人員傷亡事故。進入善后和災后重建階段,臨危受命,迅速完成京港澳高速公路筑堤搶險任務;組織開展危房鑒定、建材供應保障、物業搶險,建工、城建和住總集團萬人鐵軍晝夜奮戰,圓滿完成房山10.8萬、豐臺2.3萬平方米過渡安置房建設任務。二是下氣力研究建筑市場管理重大問題,積極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深入研究監理行業改革、作業人員隊伍建設、治理轉包和違法分包等深層次問題,形成初步方案,準備逐步實施。完善監管和服務體系,重點把好“四關”:把好資質資格審查關,資質審核與業績掛鉤,執業信息與社保部門聯網,實施動態核查。把好招投標評審關,全面推進電子評標,減少人為干擾。依托有形建筑市場,把信用評價作為評標的重要內容,積極提供造價咨詢服務,促進施工現場與交易市場“兩場聯動”。把好生產要素準入關,對于政釋蹲使こ毯橢卮笙钅浚建立企業準入名錄,實施有條件準入,對于結構性和重要功能性材料和設備推行采購備案,實現責任可追溯;對于作業人員,加強勞務基地建設,提高輸出質量,加強技能培訓,開展職業技能大賽,鍛煉了技能素質。把好合同履約關,對施工合同、勞務合同履行情況食碳嗖狻⒓笆痹ぞ,有效避免了矛盾堆積和集中爆發。三是完善房屋管理體系,努力做到親民、便民、利民。大力推行專業化、社會化物業服務,全市實施物業管理項目6100多個、5.4億平方米,約占總量的75%。繼續做好歸集住房專項維修資金工作。全面開展“物業服務質量年”活動,規飾鏌倒芾碇刃潁對181家企業進行了處理;服務質量不斷提升,111個項目被評為優秀示范項目。全年組建業主大會44家,超過四分之一的居住小區成立了業主大會。建立解決物業問題的長效工作機制,有效化解接撤管難題;對物業行業發展重大節點問題深入調研,為下一步改革做好政策儲省M晟普魘詹鵯ㄕ策體系,所有配套實施細則全部落地,全市房屋征收拆遷呈現“二升三降”的特點,即全市征收拆遷量、簽約量大幅上升,征收拆遷滯留項目、信訪量、裁決及強制執行量明顯下降。理順房屋登記管理體制,全面實施登記官制度,規范登記行為,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氏低橙年共辦理房屋登記業務68萬件、1.7億平方米。深入推進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做好出售公房相關工作,落實住房分配貨幣化政策,完善直管公房經營管理模式,研究推進房改房和商品房物業管理體制并軌。
(六)大力推進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和科技進步,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改好舊的,超額完成老舊小區和農宅改造任務。在任務繁重又無經驗可循的情況下,經過10多月艱苦奮戰,完成1564.5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抗震加固和綜合節能改造,全面啟動800余棟簡易樓改造工作,惠及21萬戶居民。超額完成10萬戶新農宅建設和改造任務,同時加強了村鎮工程建設的指導和培訓。二是抓好新的,發布新標準、推廣使用新能源。率先在全國發布實施75%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發布實施《北京市太陽能熱水系統城鎮建筑應用管理辦法》,29個項目獲批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三是把握好方向,大力推進住宅產業化和發展綠色建筑。住宅產業化政策標準體系建設全面完成,落實了240萬平方米保障房項目產業化試點,公租房建設堅持標準化設計施工,成為產業化示范工程。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有39個項目、400多萬平方米通過國家認證。
(七)加強黨的建設和隊伍建設,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一是加強基礎建設。堅持依法行政,緊緊圍繞促進行業發展長治久安,加強“兩個市場”執法,積極推動立法。市區兩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共計實施行政處罰處理1.1萬人次,罰款4515萬元,促進市場秩z規范。完成施工現場管理辦法政府規章的修訂,開展建筑節能管理、房屋征收補償立法調研,造價管理辦法列入2013年政府規章調研計劃,積極爭取住房保障、工程質量管理、物業、房屋登記等4項列入五年地方人大立法規劃。扎實推進信息化建設,完成電子政府頂層設計,拓展深化工程管理和房屋全周期管理平臺,有效支撐了管理需求和工作開展。著眼于政策積累和儲備,加大調研工作力度;穩步推進修志編鑒工作,2011卷獲本市質量評比一等獎。二是加強組織建設。適應形勢發展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到選人用人公道正派;推進管理體制改革,調整建筑市場芎現捶ㄖ澳埽充實財務審計、政策規劃、信訪接待力量。三是加強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三進兩促”工作結出豐碩成果,機關黨委榮獲“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在全市委辦局中首個舉行處級領導干部學習班。加強政風芊綰土政建設,構建廉政風險防控“三個體系”,探索建立電子監察平臺,提升防控科學化水平。嚴格執行財政預算,控制“三公”經費支出。繼續大力推動政務信息公開。實行行政審批板塊化平行式辦公和業務分級管理,在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北莧氈ǘ暈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法專門進行了報道。援建干部在援藏、援疆、援青、援蒙等各條戰線上勇創佳績,贏得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贊譽,展示了首都城市建設者的風采。
二、全力做好2013年各項工作
總的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市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穩中求進,開拓創新,更加注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行業精細化管理,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注重統籌城鄉發展,以創新精神破解難題,以優良作風服務工作,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落實投資與促進消費相結合,服務首都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有新作為。一是發揮投資促進作用。堅持分類指導、層級管理和屬地協調相結合,加強綜合調度品務,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共安排重點工程五大類240項,年度計劃投資2270億元。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進一步推動土地、資金創新,確保完成任務的同時推動以市場化租賃方式籌集房源,盤活社會存量,增加供給。優化房地產開發投資結構,積極發展商業地產,加強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過程監管,科學把握好項目建設節奏和布局,穩定市場供應。二是落實擴大內需戰略。重點抓好保障房的配租配售,對具備配售條件的保障房項目,做到成熟一個分配一個。三是解決征收拆遷難題。落實房屋征收條例及配套實施細則,加強培訓,完善機構,以城市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為重點指導服務國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有序規范集體土地房屋征收拆遷工作,保障城市建設發展、保護群眾合法權益。
(二)市場配置與政府保障相結合,實現“住有所居”目標要有新進展。加快基本住房制度整體設計,建立符合首都實的保障房體系和商品房體系,實現住房市場總量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促進住房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一是保持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房價基本穩定。堅持限購、限貸等各項調控政策不動搖,嚴厲查處騙購、捂盤惜售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同發展一、二、三級市場,穩定增量,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應,優先滿足本市居民家庭首次置業的住房需求;挖掘存量,發展二手住房市場,推廣使用二手房交易平臺,鼓勵存量住房資源進入市場流通;規范租賃行為,穩定租金水平,保護租權關系,鼓勵先租后買。二是新住房保障實施體系。鼓勵通過新建、改建、收購、躉租、租金補貼等多種方式籌集房源,積極盤活社會存量房源增加保障房供應。實行保障性住房按照公租房準入標準統一申請審核,引導先租后買。適度擴大租金補貼家庭范圍。完善限價房定價機制,理順產權關系。三是抓好保障房建設后期管理。加大全市統籌力度,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16萬套,竣工交用各類保障性住房7萬套。切實加強保障房后期管理,進一步完善區縣、街道保障房后期管理體制,嚴肅查處保障房出租、出借、閑置等違法違規行為。四是加快舊城區人口疏解步伐。完善人口疏解政策,創新人口疏解模式,豐富房源籌集方式,力爭舊城人口疏解和房屋保護性修繕要有實質性推進。
(三)精細化管理與人性化服務相結合,提升行業管理水平要有新起色。一是堅持以法制保障為基礎。大力推動行業立法,力爭柘值胤叫苑ü妗傲閫黃啤保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加強執法監督,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增強執法震懾力,凈化市場環境。二是堅持以質量安全為核心。實施質量安全精細化管理,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實施質量差別化監督,落實新修訂的施工現場管理辦法,突出對重大工程、重點部位柚氐慊方諍橢氐惴縵趙吹鬧柿堪踩監督,落實網格化執法管理體系,組織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和執法檢查,嚴格落實建材采購備案和責任可追溯制度,牢牢守住杜絕重大質量安全事故、預防和減少一般性事故的底線。三是堅持以重點領域改革為突破口。推動監理行業改革,重新構建參建各方櫪義務關系,進一步明確監理定位,落實監理責任,提高監理企業施工現場管控能力。推動建筑市場管理制度改革,力爭全市所有項目全程實現無紙化評標,將工程造價成本編制前置。實施和完善信用評標制度,加快實現施工現場與交易市場“兩場聯動”。推動建筑用工制度改革,規范勞韞芾恚完善社會化培訓體系,逐步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技能人才培養與使用工作機制,提高作業人員素質。深化物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破解影響群眾生活穩定與社會和諧、制約行業發展的八個問題,加強物業企業監管和業主大會建設指導,加大物業糾紛排查調解,推動韞苤匭南亂疲分區域建立全市應急服務中心,打破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企業的服務壟斷,逐步實現房改房、商品房并軌管理。加強房屋登記管理體制建設,強化房屋登記規范化管理和測繪市場監管,解決好配套設施的轉移、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登記等重大疑難問題。
(四)生態優先與城鄉統籌相結合,促進城鄉建設模式轉型升級要有新成效。
全面實施節能75%的北京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會同規劃等部門組織好標準的宣傳、貫徹工作。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s力度,會同有關部門、區縣完成100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組織既有非節能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加大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公共建筑能耗限額與級差電價制度實施方案。組織公共建筑能耗信息平臺建設、能耗限額實施對象確認、能耗計量設施完善、能s限額測算、公布與考核等工作的實施。加大綠色建材的推廣力度,組織中心城區、新城地區推廣散裝預拌砂漿規定的貫徹落實,組織建筑垃圾再生建材制品的應用推廣工作,組織建筑門窗、建筑外保溫材料、太陽能熱水系統設備使用目錄的修訂與制訂調研,組織修訂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綠色s產規程。加大綠色建筑的推進力度,力爭建設綠色建筑800萬平方米,制定綠色建筑配套管理辦法,落實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推進機制、管理機制、保障措施和促進政策。加強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的管理工作,出臺并落實綠色建筑激勵政策,建立高星級綠色建筑獎勵機制。建立健全服務監管機制,加強綠色建筑示范園區建設的指導和服務,推進綠色建筑區域化發展。全面推進住宅產業化,力爭落實住宅產業化項目300萬平方米,做好住宅產業化試點項目落地工作,在商品房和各類保障性住房中全面開展試點。加強技術標準研究,加強服務指導和政策支持,支持企業創新,扶持產業發展。統籌城鄉建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區縣完成5萬戶抗震節能型農宅新建、翻建和抗震加固綜合改造工作,加強對村鎮工程建設監管和服務,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建設行為。
(五)業務能力建設與思想作風建設相結合,機關工作面貌要有新氣象。按照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有關規定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要牢固樹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觀念,切實把主要精力用到推動工作上來,用到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上來,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創造性地推動工作。二是要大髑詡蠼讜賈風。嚴格遵守厲行節約的有關規定,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反對奢靡浪費,集中有限財力謀發展、解民憂。三是要改進文風、會風、學風。改進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增強調研針對性和實效性,簡化陪同接待工作;精簡會議活動,減少會議活動數量,控制會議活動時鰨改進會議形式;精簡文件簡報,減少文件數量,嚴格行文規范,精簡信息簡報;規范和簡化新聞報道。要加強對貫徹落實情況的日常監督,對沒有做到的要督促做到,違反規定的要責令整改,情況嚴重的要嚴肅處理并予以通報。四是加強機關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開展多形式的主題饔活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品牌建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直屬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堅持公道正派的用人取向,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同志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廉政風險防控管鰨建立健全“331廉政體系”,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電子監察網絡監控體系,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 相關文章
-
-
09-28第二屆“天揚杯”全國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決賽順利閉幕
-
04-06北京|關于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綠色建筑 運行標識項目的通知
-
04-012019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
-
12-16北京市建委發布《北京市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適用技術推廣目錄(2019)》
-
11-18關于征求《基于BIM的綠色施工監控信息化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09-27關于征集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專家的通知
-
09-17裝配綠色建筑 讓城市更加和諧宜居
-
09-15北京市綠色建筑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讓建筑走起綠色科技范兒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
05-17關于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專業組專家評選結果的公示
-
02-23【北京市住建委】公布2024年1月份全市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情況
-
02-23關于對《北京市裝配式內裝修墻地面系統應用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的通知
-
01-24關于公布北京市2023年度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的通知
-
10-25關于2023年度北京市綠色建筑市級獎勵項目的公示
-
09-23關于2023年度北京市綠色建筑市級獎勵項目的公示
-
07-27北京:個人公積金貸款購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擬給予適當政策支持
-
06-27《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獎勵資金示范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政策解讀
-
06-27關于印發《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獎勵資金示范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
-
06-27超低能耗建筑等四類項目將獲得資金獎勵 《北京市建筑綠色發展獎勵資金示范項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印發實施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 《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11/T 825-2021)將于2021年6月1日起執行
-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關于進一步明確施工圖審查執行新標準時間的通知(京規自發〔2021〕17))
- 2013年6月1日起,北京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政府文件
- 北京市房屋建筑項目審查機構一覽表
-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關于2021年度第三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公示
- 注意了!北京202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6月1日起執行!全面進入新標階段!
- 關于開展能源費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試點工作的通知
- 關于北京市綠色建筑技術依托單位名單的公示
- 2021年北京市首批集中供地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8個方案公告,全面實施三星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
- 《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草案送審稿)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