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標解讀|綠建新標準之生活便利你知幾何?
時間:2022-09-13 09:20:22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1862內容摘要:安宇,教授級高工,現任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2001年起開始從事綠色生態建筑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工作,全程參與了上海市生態建筑示范樓和崇明陳家鎮生態辦公示范樓的建設全過程,負責的虹橋商務區核心區項目獲得全國首個三星級綠色生態運行城區(2018)和“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2014)和“上海市低碳發展示范區”(20...安宇,教授級高工,現任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2001年起開始從事綠色生態建筑的研究和推廣應用工作,全程參與了上海市生態建筑示范樓和崇明陳家鎮生態辦公示范樓的建設全過程,負責的虹橋商務區核心區項目獲得全國首個三星級綠色生態運行城區(2018)和“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2014)和“上海市低碳發展示范區”(2017)。主編國家和上海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01
新國標中為何新增了“生活便利”性能章節?@明天如何
2019版的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相比于之前幾版的國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綠色建筑評價的定義、范疇、評價指標和技術框架都做了較大程度地調整,調整的主要原因是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的。從之前關注建筑的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效果轉而更加關注如何更好地提高建筑性能以解決人的健康舒適的需求,這是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進步。
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從之前關注綠色建筑四節一環保的評價轉向綠色建筑五大性能的評價。生活便利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性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增加綠色建筑的可感知性,呼應了人民對于生活方式的便利高效的需求。
02
在新國標中,生活便利這一章節的占比是多少?如何獲得分數?@談天說地
新國標中生活便利章節的總分為100分,與安全耐久、健康舒適和環境宜居章節的分值相當,分為控制項和評分項,控制項為必須滿足的條文,評分項分為13條,但是這個章節有其特殊性,特殊的地方在于由于包含了相關物業管理的內容,因此涉及后續運行管理的評價內容在預評價階段不參評,共計30分。故而生活便利章節在預評價階段只有70分,項目正式運行后,再根據運行情況進行“物業管理”這一節的評分。
03
我們知道,此次新國標地修改是以人民為中心主旨,請問以人為本與生活便利的內在聯系是什么?@星星有幾顆
以人為本即以人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來進行建筑及建筑群的整合設計及運行。人的需求分為很多方面,比如對安全的需求、健康舒適的需求、提供多樣化便利服務的需求等,生活便利章節就是體現了人對于便利生活方式的需求,包括出行的便捷、建筑周邊能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設施、提供健身空間和設施、擁有智能化的運行手段及運行期完善的服務制度等。
上述這些內容都在生活便利章節加以體現,也是通過這些具體的評價措施促進今后建筑和建筑群的設計向著為人們提供更好、更多的便利條件方向進行轉變。
04
生活便利性能強調人的舒適性與建筑使用的便捷性,您認為人與建筑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呢?@綠建小冰
人與建筑的關系應該是和諧一體的,建筑最終的目的是為人服務。人們90%的時間都是在室內空間居住和工作,所以好的建筑應該給人創造健康舒適的環境,為人們提供便捷的服務,從而可以增強人與人的溝通、減少疾病的風險、提高工作效率。我國現在正在大力推廣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區,已頒布了相關標準,旨在從建筑和社區層面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居住的建成環境,讓人在這個環境中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想通過我們建筑從業者的不斷學習和實踐,未來我國的建筑和社區都將越來越接近我們對理想居住環境的夢想。
05
在您看來,上海綠建新地標生活便利章節與新版綠建國標的同與異在哪里?@樹上游泳的魚
在編制上海地標生活便利章節的過程中,編制團隊始終明確要將體現上海特色的內容在標準中加以體現,重點包括緊緊圍繞上海2035城市總規中關于便捷交通和服務設施的要求,上海地方標準中關于無障礙設施和電動充電設施的要求及借鑒上海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監管平臺10多年運行經驗,同時也兼顧了上海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項目的實踐經驗。
總體來說,就是希望在這個章節中更加體現建筑為人服務,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生活措施內容。
具體而言,地標在生活便利版塊,基本上和國標的整個評價框架是相同的,總分是100分。由于上海新地標分3個階段進行評價,生活便利章節在竣工階段的評價分值是70分,這是與國標有較大的差異,也是希望引導項目王運行階段進行評價。
此外,上海地標在公交站點設置和二次供水的評價指標要求進行了提升,明確了能耗監測系統出了上傳數據的基本要求外,需要關注后續能耗數據的分析。同時新增了上海本地化要求(如物業管理資質、物業管理信息化手段),進一步明確了部分條文的操作方法(如年總用水量、空氣質量監控系統)。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9-13天津市綠色建筑管理規定
-
09-13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筑,到底有什么區別?
-
09-11綠色建筑 + 保險業?【LEED一下 漲知識】
-
09-11“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11綠標解讀|綠建新標準之健康舒適你知幾何?
-
09-11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
-
09-11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
-
09-09《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深度解析
-
條文技術
本欄最新更新
-
11-01聚焦綠色發展 構建美好生活——市綠建中心多措并舉開展綠建推廣活動
-
09-13綠標解讀|綠建新標準之生活便利你知幾何?
-
12-21第六章 生活便利(一級指標-100分)
-
06-06太陽能熱水工程四大案例解析
-
04-10雨水收集三大方法
-
02-03無障礙設計
-
02-03雨水收集回用
-
02-03中水回用
-
02-03冷凝水收集回用
-
02-03用水分項計量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