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綠色轉型 協同降碳減污
時間:2023-01-12 09:00:03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951內容摘要:節能診斷用能更高效功率因數調整電費下降至幾乎為零,總體電費節省近1000元……對比2022年9月和10月兩份電費清單,北京燕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宏月很是開心。“降耗增效來自一場節能診斷。”劉宏月告訴記者,公司主營配電柜設備制造,近兩年出于轉型升級考慮,新建了特殊環境測試實驗室,“沒想到,新增業務量上來了,用電量...節能診斷 用能更高效
功率因數調整電費下降至幾乎為零,總體電費節省近1000元……對比2022年9月和10月兩份電費清單,北京燕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宏月很是開心。
“降耗增效來自一場節能診斷。”劉宏月告訴記者,公司主營配電柜設備制造,近兩年出于轉型升級考慮,新建了特殊環境測試實驗室,“沒想到,新增業務量上來了,用電量也翻了一番。日益高企的電費,讓我們動了求助節能診斷的念頭。”
2022年7月,在北京市經信局牽線下,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成為燕開電氣的節能診斷服務商。駐場近兩周時間,經過現場勘察、設備測試和能效檢測后,和碳環境公司開出了節能診斷書——天然氣熱風爐余熱回收、噴塑裝置技術改進、配電線路實施無功補償等5項改造項目。
看到診斷書,劉宏月算了一筆賬:按照方案實施改造,公司年節能量可達13噸標準煤。隨后,診斷書提出的節能建議逐條變成生產線上的改造實踐。
步入燕開電氣高壓配電室,一臺兩米多高的深灰色箱體格外顯眼。“節能診斷書中提到,部分用電線路功率因數偏低,造成配電網線路損耗大。為此,我們投用了這臺無功補償設備。”劉宏月介紹,盡管這項改造投資近20萬元,但改造后預計每年可節能近11噸標準煤,可抵消部分成本。
更多節能改造正在加快推進落地。在燕開電氣車間,天然氣熱風爐的熱煙氣以前直接排放,余熱未經利用。近期,公司正考慮上馬一套新設備,將余熱儲存起來,收集到保溫箱內,再用到熱水器上,在節能降耗的同時改善員工生活。
燕開電氣的綠色實踐,是我國以節能診斷提升工業能效的一個縮影。對企業工藝技術裝備、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體系開展全面診斷,查找出能源利用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為精準施策、提升能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工信部創新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行動,到2022年底,全國已有1.9萬家企業接受節能診斷,600多家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機構開出約3.7萬項節能改造診斷書,預計節能約6659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約1.7億噸。
以和碳環境公司為例,連續4年中標工信部節能診斷服務項目,已為700多家企業實施節能診斷,涉及化工、建材、食品、機械制造等多個行業。僅在2022年,和碳環境對10家北京工業企業提出89項建議,項目實施后預計可實現年節能量超1724噸標準煤,年經濟效益近1087萬元。
節能診斷正成為不少企業邁向綠色發展的關鍵一步。“節能診斷帶來的不僅是能效降低,還有發展思路之變。”劉宏月說,過去選設備優先看功能,現在則更注重能耗水平,“今后,我們打算定期開展節能診斷,不斷挖掘新的節能空間。”
“我國工業領域用能企業數量多、涉及面廣,加快推進工業節能提效,不僅有利于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還能推動生產設備更新換代,提升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節能診斷服務力度,幫助鋼鐵、石化等行業和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領域的大中小企業推進節能提效。
降低能耗 建筑更綠色
四川成都興隆湖畔,一座8000多平方米的屋頂花園很是顯眼,10多個建筑模塊堆疊錯落,四周遍布著油麻藤等垂直綠化植物。這里就是2022年投用的成都首個“近零碳建筑”
——中建低碳智慧示范辦公大樓。這座總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比成都市辦公樓平均能耗低1/3至2/3。背后的節能秘訣是什么?
——身披“隔熱防寒衣”,減少建筑能耗需求。
“建筑南向設置模塊化綠墻單元,東西兩向設置種植槽與攀爬拉索,形成了隨季節生長變化的動態植物界面,與屋頂花園合力消減大樓的城市熱島效應。”中建西南院總建筑師劉藝介紹。由玻璃幕墻搭建而成的大樓外墻是另一層“隔熱防寒衣”。相比普通中空玻璃,建筑采用的三銀雙中空玻璃熱反射性能和保溫性能更好,能夠節省約35%的空調能耗。在夏天,室內玻璃的一側可比室外低9攝氏度。
——自備“天然新風機”,充分利用自然通風。
中建西南院雙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淵告訴記者,大樓建筑模塊采用層層退臺、堆疊錯落的設計,可利用場地高差減少開挖土石方,也能讓空氣流通更順暢,“沿湖岸主導風向,建筑采取‘H構型’,通過貫穿建筑南北的平面風道與立面風洞,優化室外風場環境。”此外,大樓還采用了氣象跟蹤技術自控天窗,可根據感應器聯動自動開啟。
適應氣候特征和場地條件,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是綠色建筑的一個重要特點。為最大程度采用自然光,設計團隊在大樓設置了采光天井,使樓內87%的功能房間達到自然采光標準。大樓還設置了工位照明智慧系統,可以感應區域人員活動,控制燈具開關和亮度。
——裝上“超級充電寶”,推動綠色能源應用。
樓頂,800多平方米的光伏板實現零碳發電;地下,大型儲能設施調節不穩定的光伏發電,相當于“充電寶”,共同組成了大樓的光儲直柔系統。“大樓光伏年發電量約12.9萬千瓦時,光伏出力多或者用電低谷時給‘充電寶’充電,光伏出力小或用電高峰時放電。”劉藝介紹。
通過保溫隔熱、自然通風采光以及光儲直柔等一系列技術舉措,中建低碳智慧示范辦公大樓每年可節省用電約186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約1027噸。
近年來,我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快速發展,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從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到2021年的20多億平方米。截至2021年底,節能建筑占城鎮民用建筑面積比例超過63.7%,累計建設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據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節能改造的居住建筑,冬季的室內溫度能提升3至5攝氏度,夏季能夠降低2至3攝氏度,居住起來更舒適。
隨著新型城鎮化加快,我國建筑用能強度預計還有較大幅度增加,建筑節能面臨的壓力不小。為此,不少地區推出了支持舉措。比如山東青島市,完善綠色建筑技術創新體系,建立產學研用聯合模式與機制,加快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又如浙江湖州市,先后推出“零碳建筑貸”“低碳提效貸”等30余款金融產品,大力發揮金融撬動作用。
根據《“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億平方米以上。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加大建筑節能、綠色建筑和綠色建造推廣力度。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1-11發展綠色建筑 助力節能減排——多地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
01-10讓“中國建造”貼上綠色標簽
-
01-09綠色建筑介紹
-
01-05建筑業加速向綠色智能轉型
-
01-04《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2023—2025年)》
-
01-03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重點區域、園區等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
12-30煙臺市大力推廣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1-12【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
10-16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09-23LEEDAP WELLAP 該不該學???
-
09-2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
08-14中美英綠色建筑運維評價體系的對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認證”零廢棄物科普
-
08-01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簡介 | 什么是可持續場地認證?
-
06-04綠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綜合參考指標
-
06-042022-2023年綠色建筑實戰培訓新國標分專業【會】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