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三星級綠色建筑:房子會“呼吸”節能超七成
時間:2014-06-17 22:13:53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267內容摘要:綠色建筑到底長什么模樣,是如何實現“節水、節能、節地、節材、環保”等要求的呢?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閩侯的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鐵嶺基地,探訪我省首座三星級綠色建筑——福建省綠色與低能耗建筑綜合示范樓。 雨水回收用處多多 抵達示范樓時,恰逢瓢潑大雨,記者發現,雖然示范樓周圍地面潮濕...綠色建筑到底長什么模樣,是如何實現“節水、節能、節地、節材、環保”等要P的呢?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閩侯的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鐵嶺基地,探訪我省首座三星級綠色建筑——福建省綠色與低能耗建筑綜合示范樓。
雨水回收用處多多
抵達示范樓時,恰逢瓢潑大雨,記者發現,雖然示范樓周圍地面潮濕,但沒有一處積水。省建科院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研究所所長王云新道出其中奧秘:“大樓周圍的地面,鋪設了大量的透水混凝土、透水磚、植草r等,地面排水負擔大大降低,而且雨水還被收集起來二次利用。”
原來,大樓地下埋有數個“PP模塊”蓄水池。收集到的雨水通過管道抵達蓄水池后,依靠自身重力,就可完成過濾、沉淀、分離等程序,全程沒有能耗。經過凈化的雨水,可以澆灌綠化、沖洗道路或廁所,也可用于景觀補水、冷卻補水等。
在示范樓頂層,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屋面花園。給這么多植物澆水也有竅門。撥開草叢、葉子,一排排滴灌系統“露出真容”。水流通過一個個滴孔,勻速、緩慢地i入土壤,這要比人工澆灌節水約80%。
淤泥煤灰也能蓋樓
在示范樓每層樓梯的墻面上,都留有一個未經粉刷的“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墻體所使用的節能型砌塊。王云新介紹,示范樓有7層,但每層使用的砌塊都不一樣,這是為了測試在同一環境下,不同砌塊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為今后進一步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據介紹,這些新型砌塊都有較好的保溫隔熱作用,它們還讓多種廢棄物得到有效利用。比如,淤泥燒結磚綜合利用了河道淤泥、水廠淤泥、農業固體廢渣等廢棄物,具有防火、抗震耐久等優點;聚苯乙烯節能砌塊,由石渣、粉煤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工業廢料,加水泥、改性劑等制成,防水隔熱性能好;煤矸石是采煤、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用它制成的磚頭,耐壓、耐酸、耐堿等性岫幾哂諂脹ㄕ懲磷。
在示范樓里,變廢為寶的應用隨處可見。汽車包裝箱的廢板材被做成吊頂、茶幾甚至沙發;廢棄的管材、砌塊和斷樁,則“變身”休閑桌椅、步道,匠心巧思令人嘆服。樓頂設置了大面積的各種不同太陽能發電新型材料試驗裝置,它們不僅為材料科研收集數據,也為整棟大樓供應清潔能源。
遮陽節能“機關”不少
福州的夏季,暑熱難耐。示范樓里密布各種遮陽“機關”,熱反射隔熱涂料、低輻射鍍膜中空玻璃等新材料“齊上陣”,為的是減少陽光直射,改善室l舒適度,降低空調能耗。
在日曬強烈的東西側,窗戶分別裝上了垂直百葉和斜伸臂遮陽簾,可通過手動或電動開關控制遮陽面積。在炎夏,這兩種看似不起眼的裝置,能讓室溫降低三四攝氏度。
大樓的結構也暗藏“玄機”。普通大樓大多方方正正,示范樓的外觀卻“參差不齊”,2樓陽臺最短,頂層陽臺最長。這個獨特的設計,運用了被動式建筑構造遮陽技術。“上層陽臺比下層陽臺長出一截,這就好比一個天然的‘屋檐’,遮陽又降溫。”
此外,在大樓和周邊的省建科院廠房樓頂,共安裝了容量達1000萬兆瓦的光伏發電設備,1年可發電100萬千瓦時r可供近300戶三口之家使用一整年。示范樓樓頂,還有一排太陽能集熱設備(如圖),它們吸收的太陽能將用于為樓內提供熱水和暖氣。
智能“管家”實時監控
示范大樓的總建筑面積有7500多平方米,管理起來卻一點都不麻煩。奧秘在于大樓有個智能“管家”。
在1樓大廳的中控平臺,記者看到,大樓每個區域設備的實時能耗,都可以在這里進行查詢和監控。王云新介紹,通過用能計量監控和智能化技術,管理人員可以隨時操控大樓內的設備,減少不必要的能耗。“比如5樓某個區域已經沒人,但燈還亮著。你不用跑上樓,在中控臺操作,就能關掉5樓的燈。”
示范樓里的節能“奧秘”還有很多。據介紹,大樓集中運用了水源熱泵結合多聯機建筑應用技術(我省首次應用)、新結構體系和節地技術等10多項先進技術和理念,實現了人、建筑、自然的和諧統一,被形象地稱為會“呼吸”的建筑。
據測算,示范樓的綜合建筑節能率超過70%,項目于2012年摘得三星綠色建筑標識。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