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有為: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態勢
時間:2012-10-24 15:58:18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390內容摘要:2012年10月24日,在以“綠色低碳和諧共贏”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全國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大會論壇上,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王有為做了“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態勢”主題發言。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情況已經有起步階段進入快速發展階段ㄍ跤形主任從以下...2012年10月24日,在以“綠色低碳 和諧共贏”為主題的第十八屆全國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大會論壇上,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王有為做了“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態勢”主題發言。
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情況已經有起步階段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王有為主任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綠色建筑標識數量
注:住宅建筑193個,公共建筑160個。
綠色建筑標識分為兩種,一種為設計標識,工程審查結束后即向國家提出申請,這個為設計標識。另一個為運行標識,建筑物竣工以后投入運行一年,通過一年四季不同氣候得出的能效數值,通過申請得到的標識。目前來看運行標識不盡如人意,2009年設計標識18項 運行標識為2項,2010年,設計標識74項,運行標識8項,2011年,設計標識229項,運行標識僅12項。下一步要想對策看如何把運行標識提高上來。
綠色建筑標識從地域分布來看,城市前五名分別為上海(47項)、蘇州(41)、深圳(29)、天津(26)、北京(23),省排名前五名分別為江蘇(84),廣東,上海、天3、浙江。無論從城市還是省的前五名分布,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在中國的發展不完全是理念的問題,可能跟經濟有關系,明顯看到東部地區遠超過西部地區。南方超過北方。這就是目前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的現狀。
截至2012年9月,全國已評出556項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取得綠色建筑標識的建筑達到3815棟,總建筑面積達到5677.6萬平方米。
二、標準規范體系
三、人才團隊
2009年9月住建部成立了由規劃設計、建筑、結構、暖通、給排水、電氣、建材、建筑物理、施工等9個專業59位專家組成的“住建部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2010年9月增補了全國各地的359位專家,并于2011年下半年組織了培訓。不僅為國家的綠色建筑開展建立了高層次的人力資源,也便于地方評價機構開展標識工作。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設計院所也紛紛成立綠色建筑研究中心。
四、推廣平臺
我們國家綠色建筑的推廣分為三個層次的平臺,第一個為國家級的,每年三月底在北京召開綠色建筑國際會議,世界綠建委主席、各國綠建委主席都要出席。目前召開了八屆,已經成為我國的品牌。近期將發布第九屆綠色建筑大會的預通知。2012年綠色建筑年度報告也已于近日啟動。
第二個是區域級,綠色建筑與氣候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把我們國家的綠色建筑按照氣候條件分為三大類,分別為夏熱冬暖(粵、桂、閩、海南),二是夏熱冬冷(中部地區)和寒冷嚴寒(華北、東北、西北)。“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筑1盟”、“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筑聯盟”和“嚴寒和寒冷地區綠色建筑聯盟”相繼成立,標志著我國綠色建筑發展進入了一個區域合作的新階段。實踐證明,區域聯盟是我國比較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三個是地方級,省市級綠建委組織召開地方的綠色建筑推廣大會。
五、政策法規
2012年4月,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頒發167號文件《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內容涉及到充分認識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意義;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主要目標與基本原則;建立健全綠色建筑標準規范及評價標識體系,引導綠色建筑健康發展;建立高星級綠色建筑財政政策激勵機制,引導更高水平綠色建筑建設;推動綠色建筑生態城區建設,規模化發展綠色建筑;引導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業優先發展綠色建筑,使綠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切實加強綠色建筑綜合能力建設等幾個方面。指出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因地制宜,經濟適用,合理定地區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和技術路線,建立健全地區綠色建筑標準體系;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合理分級,分類指導;激勵引導,規范約束。
在財政激勵方面,2012年獎勵標準為二星級綠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積),三星級綠色建筑80/平方米(建筑面積)。保障性住房發展一星級綠色建筑達到一定規模的也將優先給予定額補助。獎勵標準將根據技術進步、成本變化等情況進行調:。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是高于設計收費標準,綠色建筑成本增量相比,大概接近50%,這個文件是僅限于2012年,獎勵的額度會浮動,綠色建筑標準還在修編當中,門檻高低仍未定。獎勵對象對公益性建筑、商業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獎勵資金兌付給建設單位或投資方;對商業性住宅項目,各地應研究采取措施主要使購房者得益。獎勵時間規定是對審核通過的綠色建筑項目給予以備案,項目竣工驗收后,其中大型公共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兩部組織能效測試機構對項目的實施量、工程量、實際性能效果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示,再給予財政獎勵。
另外原有的激勵政策,有象在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補助方面,太陽能利用400萬平方米以上的8000萬元,200-400萬平方米的5000萬元。供熱計量改造方面,嚴寒地區每平米補助55元,寒冷地區每平米補助45元。太陽能光電利用方面每W補助約15元。之外還有物業稅減半征收、土地招拍掛前置條件、容積率返還5%和購房貸款利率優惠等“以獎代補”的經濟激勵政策。
六、規模化發展
住建部對于我國綠色建筑的規模化發展有三大措施:
一、到十二五末,京、滬、-、渝(四直轄市)、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東部六省)及深圳、廈門、寧波、大連城鎮新建房地產項目50%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二、綠色生態城區的新建建筑全國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一星級及以上的評價標準,其中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達到30%以上。
三、綠色建筑獎勵及補助資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資金向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業傾斜,保障性住房發展一星級綠色建筑達到一定規模的也將優先給予定額補助。
在這里提醒大家關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修編工作,本次修編有三個改變,第一個是從條數計數法判定級別改為分數計數法判定級別,突出了權重的意識。第二,增加“施工”章節,體現了全壽命概念。第三,取消了“優選項”,1加了“創新分”。目前該標準正處于征求意見與試評階段,有望年底評審。
七、國際合作
有中美合作(清潔能源項目、建筑碳排放);中德合作(公共建筑‘中小學校和醫院’節能項目、超低能耗被動房建筑技術研究與示范、中德建筑節能與低碳生態示范城市);中澳合作(每年一次論壇在兩國輪流召開、南京既有建筑的綠色化改造);中英合作(合作在京建‘北京綠色建筑示范區’)等,在此不作贅述。
- 相關文章
-
-
03-01【重要公告】關于《綠建設計評價軟件》 新版本升級及服務模式變更公告
-
02-08家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1608家企業參展中國成都建博會布局中西部市場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國成都建博會宣傳與觀眾組織,助力展商搶跑2022 ——針對有效觀眾的組織和推廣,才是專業展會的硬實力!
-
12-152022第十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化博覽會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
-
12-13火速圍觀!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學生組入圍作品名單揭曉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1-21海綿城市:貫徹“景觀+海綿”理念!來看融合自然生態美學的“高顏值”海綿景觀》
-
01-20《綠色低碳住宅標準》正式實施
-
01-18立法引航,多措并舉,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
01-17打造零碳城市的5個維度22個措施:《零碳城市手冊》解讀(附全文下載)
-
01-16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進一步擴大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 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實施范圍
-
11-12美麗上海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10綠·碳·慧 | 一圖讀懂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4《美麗上海三年行動計劃》發布:新建居住建筑超低能耗比例超過50%
-
11-03黎民綠建:低碳技術創新 締造綠色建筑未來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