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的被動式自然通風設計方法
時間:2022-11-19 18:47:58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874內容摘要:導讀: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的自然通風組織原理的深入分析,結合國內外利用風壓和熱壓原理組織建筑空間自然通風的典型案例,試圖找到有效的被動式自然通風組織方法和策略,為未來綠色建筑良性發展提供新思路。[摘要]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的自然通風組織原理的深入分析,結合國內外利用風壓和熱壓原理組織建筑空間自然通風的典型案例,試圖找到有效...導讀: 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的自然通風組織原理的深入分析,結合國內外利用風壓和熱壓原理組織建筑空間自然通風的典型案例,試圖找到有效的被動式自然通風組織方法和策略,為未來綠色建筑良性發展提供新思路。
[摘要]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的自然通風組織原理的深入分析,結合國內外利用風壓和熱壓原理組織建筑空間自然通風的典型案例,試圖找到有效的被動式自然通風組織方法和策略,為未來綠色建筑良性發展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被動式;綠色建筑;空間組織;自然通風
1自然通風的組織原理
建筑自然通風是指利用自然的手段來促使空氣流動,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進行通風換氣,以維持室內空氣舒適性。自然通風的基本原理在于,當建筑開口的兩側存在壓力差,就會有空氣流過開口??梢?,自然通風的驅動力來自于“壓差”,壓差主要由“風壓”和“熱壓”形成。其中,“風壓”是指室外繞流引起建筑周圍壓力分布的不同形成開口處的壓差;“熱壓”是指溫差引起的空氣密度差所導致的建筑開口內外的壓差。
2自然通風的組織形式
建筑的自然通風原理主要有三種,即以風壓作用為主導、以熱壓作用為主導和風壓、熱壓結合作用為主導的被動式通風。
2.1利用風壓組織建筑空間
利用風壓組織建筑通風時,應綜合考慮風速、建筑總體規劃布局、與風向成角關系、建筑物幾何形態及周圍環境等諸多影響因素。要想獲得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首先建筑物室外的平均風速不宜小于2―3m/s,建筑布局時盡量與夏季主導風向垂直,以增加風壓利于形成“穿堂風”。其次,合理利用建筑周邊建設環境和自然景觀條件,巧妙利用伯努利效應和文丘里效應形成正壓風和負壓風的原理來組織和調控建筑的自然通風。例如皮亞諾設計的芝貝歐文化中心(TjibaouCulturalCenter),位于澳大利亞東側的南太平洋沿岸,氣候炎熱潮濕,常年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因此,該建筑采用抗風壓能力較強的“棚屋”結構,將其背向常年主導風向,并在其肋架結構中設置可調控的百葉和上下開口,以應對不同風向與風速對建筑內部氣流產生的影響,從而實現自然通風、降溫、除濕的效果。
2.2利用熱壓組織建筑空間
熱壓通風是由于建筑腔體內外存在溫差和空氣密度差導致的,由于空氣受熱后密度會變小,從而產生向上浮升的動力,此時,在建筑上方和下方有明顯高差的地方分別設置開口,室內的熱空氣就會通過上方開口排到室外,而室外冷空氣通過下方開口流入室內,從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循環氣流,即所謂的“煙囪效應”。但應注意,只有當室內外溫差和進出風口高差足夠大時,煙囪效應才易于實現。例如在空間組織時利用上下層貫通的中庭空間形成“拔風豎井”,或將樓梯間做成“風塔”強化拔風效果,從而實現利用熱壓進行自然通風。
2.3利用風壓與熱壓組織建筑空間
由于風壓作用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具有不穩定性,而熱壓作用雖易于實現,但僅依靠煙囪效應形成的空氣流動又較為緩慢,效果不明顯。因此,在建筑空間組織時應將風壓作用和熱壓作用協同配合,恰當增強或減弱通風效果以適應不同的建筑室內空氣環境需求。例如張家港生態農宅項目,就是利用了組合式通風方法,通過調整建筑朝向和庭院空間組織關系,結合建筑進出風口位置的巧妙設計,配合共享空間的拔風作用以及“文丘里效應”的抽吸力,強化了整個建筑空間的自然通風效果。
3自然通風組織設計方法
建筑自然通風組織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的場地環境和氣候條件等因素對室內外風環境產生的影響,合理規劃建筑布局、設計建筑體型與空間組合、通風口位置等。(1)建筑長邊或凹口部分宜朝向夏季主導風向,有利于增加風壓形成自然通風效果。(2)采用傳統民居中常用的內庭院和底層架空的空間組織方式,有利于獲得通風散熱效果。(3)雙側開窗通風時,房間進深一般不宜超過凈高的5倍,單側通風時,進深不宜超過凈高的2.5倍,有利于形成“穿堂風”。另外,增加適當窗戶面積并使對向窗口錯位布置,有利于增強通風效果。(4)在建筑中設置中庭、樓梯間、通風井及其他高出屋面的風塔,有利于加強空間垂直方向上的空氣流動,從而產生“煙囪效應”獲得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5)靈活布置太陽房、雙層玻璃幕墻、特隆布墻、導風板、屋頂通風層等構造方式,在組織建筑空間時充分利用熱壓和風壓原理形成自然通風。
4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的被動式通風設計是現代綠色建筑最常使用并且技術較為成熟的節能設計手段,這種方法可以采用低成本、少能耗、零污染的方式實現室內的自然通風,從而使建筑空間獲得高舒適性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新鮮空氣。由于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建設環境和氣候條件背景,在實際的建筑設計中,我們應該針對不同建筑的自身特點制定被動式通風設計策略。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發展潛力巨大,經濟效益前景可觀,加之國家政府和機構不斷出臺的有利政策,我們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希望更多的建筑師能夠關注并推進建筑的自然通風設計,早日實現低能耗、零能耗甚至產能建筑的發展。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11-18讓更多建筑“綠”起來——湘潭市推動城鄉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紀實
-
11-16綠色建筑設計評價軟件5.0,春節降價活動
-
11-15高交會今日盛大開幕,不要錯過這份“建筑科技”打卡指南!
-
11-15晶科加快BIPV技術產品布局 為未來建筑提供前沿綠色方案
-
11-15LEED綠色建筑對城市社區隱含碳排放發展需求
-
11-14“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綠色發展高端論壇暨2022絲綢之路城市綠色發展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成功召開
-
11-13關于印發《海南省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11-11關于召開“總工之家(CEA)產業融合?機電總工(CTO)技術交流暨暖通空調工程設計與創新技術研討研討會
-
綠建軟件
本欄最新更新
-
12-28【課堂】101《綠建標準》2019第八章-評分項-8.2.8室外風環境模擬
-
12-13疫情后,如何讓建筑自然通風是設計之重!
-
11-19綠色建筑的被動式自然通風設計方法
-
09-13疫情當下,綠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風有多重要
-
08-05Phoenics-室外風環境分析和室內通風模擬軟件介紹
-
08-08推薦!綠建之窗風、熱軟件介紹
-
11-14WindPerfectdx前期操作基本流程
-
08-01STREAM 通用流體分析軟件
-
05-08Fluent 6.3 流體分析軟件
-
04-24綠建軟件 建筑通風Vent軟件簡介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