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碳科技丨用木材廢料和生物塑料3D打印的低碳可持續地板
時間:2024-10-23 09:43:42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71內容摘要:近日,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和緬因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天然材料開發出了一種可回收的3D打印地板,這種地板足夠堅固,可以替代建筑中的鋼材。該項目是可持續材料和可再生技術制造聯盟(SM2ART)計劃的一部分。據該團隊稱,SM2ART Nfloor 盒式面板比通常用于多層......近日,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和緬因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天然材料開發出了一種可回收的3D打印地板,這種地板足夠堅固,可以替代建筑中的鋼材。該項目是可持續材料和可再生技術制造聯盟(SM2ART)計劃的一部分。
據該團隊稱,SM2ART Nfloor 盒式面板比通常用于多層建筑的類似鋼和混凝土元件更環保且制造速度更快。
△緬因大學采用3D打印開發的SM2ART Nfloor盒式地板
研究團隊的核心成果是SM2ART Nfloor盒式地板,這種地板由混合的聚乳酸(PLA)和木粉制成。PLA是一種來源于玉米殘渣的可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而木粉則是木材加工的副產品。這種混合材料不僅堅固耐用,還具備良好的可回收性,適用于大幅面3D打印。
這項研究成果還在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于國家廣場舉辦的2024年住房創新展示會上展出。
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中心(ASCC)的結構工程師Scott Tomlinson表示,PLA和木粉的混合物是生產可回收、大尺寸增材制造部件的理想材料。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組件相比,這種單件式地板組件不僅更堅固,還提供了更優質的步行體驗。
ORNL研究員Katie Copenhaver表示,通過利用基于生物的大規模3D打印技術,用單一材料的地板面板取代了由31個零件和3種材料構成的傳統組件。這種地板面板不僅對生態友好,其強度也與傳統鋼地板相當。
△ORNL的一名研究員正在評估模擬建筑工地上的施工過程
結合材料帶來更高強度
ORNL 和 UMaine 使用聚乳酸 (PLA) 制造面板,PLA 是一種從玉米渣中提取的生物塑料,他們將其與木材加工廢料制成的木粉混合。在 PLA 中添加木粉會顯著提高其剛度,剛度是整體性能的關鍵。
根據 ORNL 研究員 Katie Copenhaver 的說法,地板的強度來自這兩種材料的結合以及它的幾何形狀,它將負載分配到其外邊緣,在那里它將位于建筑物的鋼框架內。
根據該團隊的測試,該盒式地板具有與典型鋼混凝土地板制造相同的強度,他們還表示它是可生物降解的,并且更容易在上面行走。
布線、管道和管道系統的通道可以在制造過程中打印出來,無需在組裝完成后剪掉它們,從而節省時間和金錢。除了生物基材料固有的碳減排之外,利用增材制造還可以高效放置結構材料,同時集成機械、電氣和管道系統的路線。
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個生活空間模塊被吊起,以安裝到世界上最高的模塊化建筑中。類似SM2ART Nfloor 盒式面板的材料有朝一日或許能夠可以取代多層建筑中的傳統鋼和混凝土組件。
SM2ART Nfloor 盒式地板也是完全可回收的。與傳統建造的建筑物使用壽命結束后被運往垃圾填埋場的建筑材料不同,PLA 是一種可再生材料,拆除后可以重新用于制造其他產品。這種實現循環經濟的方法提供了持續回收資源而不是將其作為廢物丟棄的能力。
此材料突顯了在模塊化、多住宅建筑中使用有機材料的潛力,并增強了城市建設的可持續性。
超大型3D打印機未來工廠 1.0
?今年4月,緬因大學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中心推出了一款打破世界尺寸紀錄的熱塑性聚合物打印機。這款名為未來工廠 1.0 (FoF 1.0) 的新型打印機于 4 月 23 日在先進結構和復合材料中心 (ASCC) 亮相,觀眾包括來自美國國防部、美國能源部、緬因州住房管理局、行業合作伙伴和其他計劃利用該技術的利益相關者的代表。熱塑性聚合物打印機設計用于打印 96 英尺長 x 32 英尺寬 x 18 英尺高的物體,每小時可打印高達 500 磅的物體。它為眾多行業的環保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提供了新的機會,包括國家安全、經濟適用房、橋梁建設、海洋和風能技術以及海上船舶制造。
FoF 1.0 不僅僅是一臺大型打印機;它可以在各種流程之間動態切換,例如大規模增材制造、減材制造、連續鋪層和機械臂操作。兩臺大型打印機可以通過共享相同的末端執行器或處理同一零件來協作。
早些時候,研究人員利用該大型3D打印機在大約30小時內制作出SM2ART Nfloor盒式地板,與傳統鋼制地板制造相比,減少了約33%的勞動力。同時,該地板設計保留了電氣、管道和通風服務所需的開口,減少了傳統施工中對工人開鑿開口的需求。研究人員表示,3D打印不僅節省了時間和成本,還提高了施工效率,未來在模塊化和多住宅建筑中具有廣闊的應用潛力。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10-14可持續發展水平被國際認可,這座AI Town首獲LEED金級認證!
-
10-12零碳科技丨水泥和混凝土的九種低碳替代品
-
09-27零碳科技:新型熱致變色材料,顯著提高室內空間冷卻能效
-
08-27全國首筆3.35億元綠色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ESG)雙向掛鉤銀團貸款落地
-
08-082024,綠色奧運圈迎來新選手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2-02科技助力建筑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
12-12綠色建筑中使用的 15 種以上可持續建筑技術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4-04孫一民:“責任”視野,關于營建的社會價值
-
04-04高層建筑的可持續技術
-
04-03《建筑集成光伏:技術指南》
-
04-03碳關稅過渡期倒計時!企業必須囤積的3類“綠色資產”
-
03-31AI:推動智慧建筑的未來
-
03-29寧夏 ▎鼓勵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建設
-
03-28最全匯總!全國31省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綠色低碳工作目標
-
03-27最新發布 | 總產值同比增長3.85%!2024年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出爐
-
03-26國家發改委:鼓勵100%綠電零碳園區建設!
-
03-25增加住宅層高將帶來哪些變化?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