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與環境-國外綠色建筑設計案例分析
時間:2014-01-17 18:59:43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0969內容摘要:一、項目:美國紐約時代廣場4號(FOURTIMESSQUARE)投資:5億美元建筑規模:48層,160萬平方英尺所處地段:紐約市曼哈頓商業區中心地段綠色設計要點:1、采光/照明照明選用:LED信號系統、居住感應探頭(探測室內是否有人,調節光度)、光纖建筑外墻:玻璃幕墻,選用大面積...一、項目:美國紐約時代廣場4號(FOUR TIMES SQUARE)
投資:5億美元
建筑規模:48層,160萬平方英尺
所處地段:紐約市曼哈頓商業區中心地段
綠色設計要點:
1、 采光/照明
照明選用:LED信號系統、居住感應探頭(探測室內是否有人,調節光度)、光纖
建筑外墻:玻璃幕墻,選用大面積透光性能好的玻璃(遮陰系數=0.3)
2、 能源效應
中央制冷系統動力:天然氣
直燃吸收式冷熱水機組:不使用CFCS或HCFCS
自產能源形式:燃料電池(位于4樓,用于夜間照明)
廣電能源裝置(19樓頂部,東,南向窗間,發電量15LKW小時)
建筑節能示意圖
二、項目:OBERLIN學院(美國俄亥俄洲)環境科學中心
環境科學中心的基本建筑設計標準
--放污水
--生比實際需要量更多的能源
--用下列性質的材料:致癌的、誘導有機體突變的物質、導致內分泌失<的物質
--采用環境技術的能力
--可持續增長或生產的產品和原料
--行園林工程設計,注重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對評價建筑物生命周期完全成本的分析技術;推廣建筑的生態學能力和對空氣間使用的注重
--計和運行商真正滿足教學法的要求
--嚴格的完全成本核算的要求
教學中心的基本狀況:
1、 面積14000平方英尺
2、 主要構=:
--主體:1)主要功能區、環境科學系、娛樂中心。2)二層的中庭通道(提供正式或非正式會議或者集會的場地。3)950平方英尺的室內污水處理系統---"生命機器"(主要由一系列過濾池構成)
室外布置:
1) 池塘:用于手機凈化水,供建筑物循環使用
2) 園林設計:恢復小型濕地和樹林;花園和果園
涉及重點:強調自然照明和自然通風
1) 建筑物的主題(教室、娛樂中心、工作空間)、中庭入口通道:全部朝南---最大程度的采光
2) 設備間朝向北面,并利用樹木和陶制的隔熱層進行防熱處理
3) 北面立面頂部:全程的通風窗---采北面光
4) 生物機器凈水池:向南、東敞開
5) 屋面設計:大面積的光電板
--對南面的夏季日照有遮陰
--允許通過北向的通風窗進行采光和通風
--低矮的北屋面:植草(對雨水的快速吸收,同時進行隔熱和隔聲)
綠色建筑設計的策略
材料的選擇:
1) 首選:當地生長或生產的原料,且對化石能源的依賴程度低
2) 對于不可生物的材料:采取向生產商租用的形式,在服務期到后返回給生產商進行再生。
能源效率:
1) 設計原則:教學中心為一凈能源輸出者。
2) 采用被動和主動太陽能技術:
主動技術:在建筑的南面拱形屋面上裝有新型無毒的PV光電板(用于發電)
被動技術:
--向南面采用大面積曝光:獲取冬季所需能量
--正南面的門面設有懸吊式屋檐:防護夏季的烈日對室內的影響
--熱泵:在需要時將南面的熱量背面轉移
--地熱井:使建筑物保持穩定的地下溫度
3)HVAC系統:針對不同空間的冷熱進行獨立控制
4)數據顯示板(位于中庭進口處):顯示建筑物的能耗、用水量以及室內氣體的排放水平
室內空氣質素:
--新風通過地下空間進入建筑物內部
用水和廢水循環:生物機器污水凈化設備
1) 原理:模擬自然濕地
2)(過濾池)凈化機理:利用設計良好的水生生態系統(水生植物/水藻/蝸牛/魚類/微生物)進行凈化。---去處水中的細菌
3)污水循:使用:將過濾池內處理的凈化水,通過外置池塘將水返回建筑內盥洗室,循環使用。三、項目:能源資源中心,美國南加州:氣公司
項目概況:1,面積:44572平方英尺2,主體設計:在拆掉原有建筑(建于1957年)的1/3面積后增加12572平方英尺的兩層樓
3主要功能區
--室、展覽廳
--間不同主題的會議室(空氣質量、燃燒、氣候、控制、大型設備、新型居住建筑、飲食設備、自然采光以及燃氣汽車)
色建筑策略
能源策略:
--EPA(環境保護局)的建筑能源之星:
比加州規定的節能建筑規范的要求,節能45%
--維護結構(隔熱材料、屋面涂層和低遮陰系數玻璃):增加R值(熱阻值),減少供熱和空調的需求
--需求:通過采用自然光(使用天窗、半透明玻璃幕墻)以及高效照明設備(T-8集成熒光燈泡、檢測和感應系統),降低對電燈照明的需求(減少40%)
--AC系統:采用直接/簡介蒸發制冷系統、干燥機組、吸收式制冷/供熱機組、組合機組等
--檢測和邏輯性:持續調整設備,以滿足最大能耗需求
資源保護
--筑的3/2進行循環使用:62%的拆卸材料用于新建筑的建造用(拆卸和分揀材料550噸,320噸回用)
--所使用的材料,有80%為再生、回收、包含再生成分或可更新資源的材料。(例如:人行道、地面、墻體覆蓋物、樓梯、天花、建筑結構等)
--保護的舉措:使用節水泵的同時,種植沙漠性植物和滴灌園林設計
室內空氣質素:
無毒的粘合劑、涂料、裝飾材料等
--采用CO2感應探頭:整引入新風量,優化室內空氣質量
--跟進維護和檢測,優化空氣質量
成本-效益分析
--筑項目成本計算,比采傳統技術的用類建筑成本低
--考慮再生建筑在設備拆除、分揀與運輸、采用特殊的環境敏感材料和工藝等的花費,累計到建筑成本中后,仍有較大的成本效益。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2-04英利嘉盛光伏綠建優秀案例分享:當古建筑文化撞上BIPV新科技
-
11-22設計靈感 | 全球十大綠色建筑,你了解幾個?【5】
-
10-06案例分享 | 中國建設銀行北京稻香湖生產園區建筑立面遮陽項目
-
10-03北京APEC場館日出東方凱賓斯基酒店引領建筑綠潮
-
09-30【項目】雄安新區首個零能耗建筑示范樓
-
09-29綠標解讀|綠色建筑的共享性探索——以成都國際職教城為例
-
09-06【綠建案例分享3】綠色生態設計案例,融入景觀、建筑……
-
09-05【分享】新書首發 |這50個綠色建筑案例,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綠色城市的美好生活
-
09-05【綠色案例分享2】4款綠色生態設計案例,融入景觀、建筑……
-
09-04【全球綠色案例分享2】CNN評選全球綠色建筑,4個可持續建筑的案例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