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心得:BIM江湖演義——ArchiCAD VS Revit(6)
時間:2013-07-08 17:11:31 作者:尉曉飛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5864內容摘要:江湖中歷來不缺乏傳奇。在建筑軟件的這片江湖中,風云變幻,豪杰輩出,有兩大世家始終屹立不倒。。。ArchiCAD與Revit之間的較量開始。。。
七、與其尤砑的兼容性比較
在兼容性方面,ArchiCAD與Revit各有擅場,表現在:
(1)導入、導出dwg格式,尤其是導出dwg,ArchiCAD提供了非常細膩的選項,舉凡圖層、字體、線型、顏色等等,均可進行細微的設置,有網友甚至制作了一個轉換器,轉換以后可以在天正里用“舊圖轉換”功能變成天正的圖。Revit雖然跟AutoCAD是同一個東家,但也不及ArchiCAD跟AutoCAD那么親密。最大的缺絞怯捎赗evit沒有圖層概念,因此Revit只能通過構件類型來區分轉換后的圖層,少了一些靈活性。
(2)導入Sketchup模型:ArchiCAD是通過插件轉換,使各種構件轉換為建筑構件;Revit則是將sk模型導入為一個體量模型,然后用墻、屋頂、幕墻等工具手動拾取導入模型,生成建筑構件。我感覺Revit的方式更讓人踏實些,但ArchiCAD導入sk模型我沒試過,僅供參考。
(3)ArchiCAD與Cinema 4D、Revit與3Ds Max,都是秤不離砣的好朋友,彼此都合作無間,不相上下,但C4D的普及程度是無法跟3Ds Max相比了。
(4)在IFC方面, ArchiCAD一直致力于解決與其他BIM軟件的數據交換問題,4跟Etabs通過IFC格式互導在模型方面幾乎完美,此外它也有專門的IFC轉換器與Revit、AutoCAD MEP、Tekla Structure等軟件互導,態度很積極。那邊廂,Revit的IFC支持度也在不斷增強,Revit2011版的IFC轉換效果比以前大有提高,自己導出去的IFC文件能完美地導回來了,但對ArchiCAD導出的IFC模型識別度仍不及ArchiCAD對Revit導出的IFC文件的識別度。
此外,Revit跟一些知名結構軟件之間也已做了互導的接口插件(目前都是國外的結構軟件,嘆息)。根據我的粗淺認識,由于IFC格式的開放性,以及Revit API的開放性,只要對方也開放接口,這些轉換插件的編寫就不會太難,但由于前述的Revit“族類型”層次,Revit必須準備相應的本地化構件族才能順利導入。說到結構軟件,國內用戶翹首期盼多年的PKPM互導接口,ArchiCAD與Revit都還“在路上”。我想什么時裾廡┤砑都能合縱連橫起來,對IFC格式的支持蔚然成風,那BIM就可以說已成大氣候了。
八、官方支持、推廣方面的比較
說到官方的支持、推廣力度,ArchiCAD跟Revit可以說并非同一個量級的比賽。Autodesk有足夠的財力與影響力去推廣宣傳它的產品,并且在政府官方的層面得到足夠的支持,自然可以縱橫捭闔,笑傲江湖。縱觀近年來BIM界的各大t事,“Revit全國用戶高手大會”,“Revit杯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中勘協創新杯BIM設計大賽”,還有Autodesk每年一度的“AU大師匯”、諸多的官方網絡課程,等等,無不彰顯著Autodesk對Revit的強力扶持與殷切期望。事實上也確有成效,從2006年左右開始,Revit出現在建筑t眼前的密集度逐年呈幾何級數上升,許多高校開設Revit課或鼓勵用Revit做設計,Revit設計的項目不斷增多,Revit的教材也不斷增多。可以預見未來的幾年,Autodesk還將持續推進Revit的演義。 ArchiCAD方面,一向低調矜持的Graphisoft官方近年來也明顯感覺到了競爭的壓力,加快了t發的速度,新版本跟上了一年一版的頻率,但在新版的功能增強與改進方面,不得不說仍未如人意。有些意見提了n年,提意見的前輩們都已潛水退隱,仍未見有回應。但就中文版而言,應該說中方團隊已經盡了極大的努力,包括這幾個版本的中文化、本地化、針對中文版的特有功能等,在市場推廣方面也不斷推出新的舉措,如網絡培訓、官方博客等,雖然受客觀條件所限,規模難以跟Autodesk相比,但仍能感覺到他們的誠意。
九、總結與感慨
這篇帖子最先寫于2010年4月前后,這次根據兩者最新的版本——ArchiCAD 14版、Revit2011版作了修改,并參考了諸多網友高手們的意見,在修改的同時也感慨良多。多年前一位前輩的評語:“ArchiCAD小家碧玉,Microstation金戈鐵馬”,批得極確。隨著Revit的橫空出世,BIM尚在弱冠之年,已成兵家必爭之地。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2D的建筑設計已成明日黃花,3D的江湖又將迎來風云變幻。兩大武林世家的新一代掌門人ArchiCAD 14與Revit 2011,仍在繼續他們的傳奇,一個精研劍術,擅用四兩撥千斤;一個內外兼修,出手霸氣潑辣。隨著鳥巢與水立方的輻射效應,Catia跟Microstation兩大高手也強勢加入BIM的戰局,隱然成四大天王犄角之勢。大浪淘沙,問天下誰是英雄? 然而無敵者最寂寞,高手與高手之間往往惺惺相惜。當今和諧社會,也提倡以和為貴、包容性發展,本文的瑜亮互博,恰如高手過招,意不在分出勝負,只是切磋武藝、互相促進而已。言辭不當之處,還請多多包涵,一笑而過!
6下一頁該文章所屬專題:BIM專題
- 相關文章
-
-
08-21Revit使用工作集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07-18Revit中的族
-
07-17ArchiCAD的參數化建模語言-GDL語言
-
07-08Autodesk Revit簡單問題小集
-
07-08Revit應用技巧:用體量族模板,來建“上海中心”
-
07-08AutodeskRevit 2014
-
BIM專欄
本欄最新更新
-
01-17上海市發布深化新城區域BIM技術應用通知,推進“五個新城”BIM高質量應用!
-
09-16廈門BlM標準化應用體系交流會
-
11-18吉林建筑科技學院召開2020屆BIM協同畢業設計工作協調會
-
11-18湖南建工為什么可以成功落地BIM?
-
09-03只知垃圾分類不知綠色建筑?全面解析BIM技術之上的綠色建筑
-
08-31BIM技術在天津117大廈項目總承包管理的應用
-
08-122019年最新國內BIM技術收費標準匯總
-
08-122019最新上半年全國各地BIM政策匯(圖文版 )
-
08-09智慧工地是什么樣子,都有哪些系統?
-
06-25BIM在亞洲三國的發展應用現狀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