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 設計綠色建筑
時間:2013-07-26 22:13:53 作者:曾佑蕊 來源:中華建筑報 閱讀:2248內容摘要:簡介:我國建筑被指在設計上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外形,忽視實用功能設計的問題。對此,參與我國首屆綠色建筑產業專家論壇的業界專家建議,綠色建筑應結合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地設計,最終形成將綠色建筑藝術與節地、自然環境相結合的發展趨勢?! 〗陙?,隨著全球低碳節能的呼\x00越來越高,綠色環保的理念...簡介:我國建筑被指在設計上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外形,忽視實用功能設計的問題。對此,參與我國首屆綠色建筑產業專家論壇的業界專家建議,綠色建筑應結合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地設計,最終形成將綠色建筑藝術與節地、自然環境相i合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全球低碳節能的呼聲越來越高,綠色環保的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建筑發展政策,使我國綠色建筑產業開始進入快車道?!爸袊G色建筑設計要遵循適用\x00經濟、美觀的原則,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貪大求洋、浪費資源的做法并不可取?!鼻迦A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秦佑國在近日召開的首屆綠色建筑產業專家論壇上指出。
中國綠色建筑產業專家論壇現場。合理設計發展綠色建筑
據住建部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每年的城鄉建設新建房屋建筑面積近20億平方米,其中80%以上為高能耗建筑,近40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國務院〔2013〕1號文件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要求把綠色建筑產業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重點,建設工程在建項目和新建項目到2015年須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綠色建筑,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設計。2007年1月,五個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設感覺的若干意見》指出,當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別是政府投資為主的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需幾代人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不顧國情和財力,熱衷于搞不切實際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節約資源能源、占用過多土地。
秦佑國說:“五年多過去了,各方政府好像沒有什么反映和改進,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貪大求洋、浪費資源等現象在全國城市建設中依然存在”。秦佑國認為,“中國建筑設計要遵循適用、經濟、美觀的原則?!?/span>
在秦佑國看來,目前中國建筑設計存在一些問題,如一些建筑片面追求外形、忽視實用功能、內在品質、經濟合理等設計內涵,忽視城市地方特色與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的協調,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問題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技術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碩賢認,我國可以學習研究日本的緊湊型建筑,使我國建筑在符合人的行為和心理需求的情況下,盡量節約空間。
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城市與建筑研究所所長栗德祥用中醫比喻城市的生態系統。他認為,一個城市的系統,如同人體一樣需要講究陰陽平衡,自然合理,相生相克,因此要采取因地制宜,被動優先協同整合的方法,通過低碳零污染途徑,建設高效宜居的綠色建筑,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栗德祥指出,因地制宜是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物資資、技術資源和文化資源,創建適應地方氣候,并具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建筑。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袁鑌指出,綠色建筑藝術的發展趨勢之一是,綠色建筑藝術與節地、自然環境的創造相結合。
據了解,財政部已推出綠色建筑財政政策獎勵機制,為支持綠色建筑規?;l展,中央財政對滿足上述條件的綠色生態城s進行補助,補助資金為5000萬元,并根據綠色城區的建筑水平、綠色建筑規模等因素進行評估。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會長鄭坤生在論壇上透露,財政部、稅務總局將研究制定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在法律上建設綠色建筑,引導消費者購s綠色建筑,改善綠色建筑的經營服務,在購買綠色建筑住宅消費貸款上給予優惠貸款,積極促進綠色建筑在土地供應方面的優惠政策。據了解,住建部已建立土地獎勵政策,要求在土地招牌掛中要明確綠色建筑的建設用地比例。
中國s科院上海分院綠色建筑咨詢事務所常務副所長張崟指出,政府在出臺相關政策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同時,也要經過能效測評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華人建筑環境專家聯盟主席、英國諾森比亞大學建筑經濟學講師周蕾在會上結合實踐案s詳細闡述了英國低碳建筑產業化的特點:政府引導市場,利用再生能源,重視科技創新。他建議,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要與城鎮化相結合,走政府引導市場的道路,實現以研究院為引領,以企業為主導,政府扶持的產業發展目標。
北s百高建筑科學研究院院長陸澤榮表示,首屆中國綠色建筑產業專家論壇已經結束,但是專家對綠色建筑的討論將延續。據陸澤榮介紹,論壇組委會計劃每年舉辦一次綠色建筑專家論壇,2014年將安排在6月5-6日召開,因為這兩天是世界環保日。屆時,論壇組委會將從全國邀請綠色建筑相關s業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聯合組建綠色建筑專家委員會,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討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新思路,并提出對策方案,為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 相關文章
-
-
02-08家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1608家企業參展中國成都建博會布局中西部市場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國成都建博會宣傳與觀眾組織,助力展商搶跑2022 ——針對有效觀眾的組織和推廣,才是專業展會的硬實力!
-
12-152022第十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化博覽會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
-
11-242022中國(成都)裝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從有到優”的升級發展萬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6工業節能降碳技術設備廠家 共聚2022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10-16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09-2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
08-14中美英綠色建筑運維評價體系的對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認證”零廢棄物科普
-
08-01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簡介 | 什么是可持續場地認證?
-
06-04綠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綜合參考指標
-
09-23什么是綠色建筑?推廣普及綠色建筑有哪些意義
-
06-08【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
05-16【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