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中華園一期25#、26#樓
時間:2013-08-15 13:38:20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554內容摘要:項目編號: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名稱:江陰中華園一期25#、26#樓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1年1月12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8月24日二、工程概況江陰中華園一期用地為商業住宅用地,項目總投資5億元,項目用地面積26239.40...項目編號: 綠色建筑評價標識
項目名稱:江陰中華園一期25#、26#樓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住宅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11年1月12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8月24日
二、工程概況
江陰中華園一期用地為商業住宅用地,項目總投資5億元,項目用地面積26239.40m2,總建筑面積68676.52m2,建構形式主要為框架結構,開發建設周期從2011年8月~2013年7月。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包括地源熱泵、毛細輻射.調末端、置換新風、雨水回收等綠色建筑技術問題。 本次綠色建筑申報選取整個項目的其中兩棟高層住宅(25#和26#)申報綠色建筑星級標識,25#和26#的用地面積為5940.4m2,建筑面積為28790.0m2。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p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6等)
本項目選址合理,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評估,場地建設不破壞當地文物、自然水系、濕地、基本農田、森林和其他保護區。場地選址無洪災、泥石流等威脅,場地安全范圍內無電磁輻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
本次申報建筑為25#和26#兩棟高層住宅,人均用地指標為14.5m2/人。
住區建筑布局能夠保證室內外的日照環境、采光和通風的要求,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e設計規范》中有關住宅建筑日照標準的要求。
景觀綠化采用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植物群落,選用多種適合江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鄉土植物,住區內木本植物種類多達50種,每100m2綠地面積上的喬木數達到22棵。綠地率達到32.2%,人均公共綠地為1.34m2/人。
小區內部主要污染源為噪聲污染,來源于商鋪噪聲,設備噪聲。采用低噪聲的設備材料,設備設置在地下室,通過地面建筑隔聲。針對商鋪提出多條噪聲控制原則和措施。
場地小區噪聲環境滿足《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2類標準,日照滿足《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l的要求。
住區室外參考郊區室外典型日參數,平均熱島強度約為1℃。
冬季建筑物周圍人行區距地面1.5m高處風速為4m/s,風速放大系數約為1.3,住區風環境有利于冬季行走舒適。夏季室外風環境適宜,風速合理,場地內沒有明顯渦旋和氣流死角,有利于夏季的自然通風。
本項目透水地面采用景觀綠化和鏤空面積大于40%的植草磚組成,總透水面積大于45%。
建筑地下空間主要作用為設備機房,包括雨水收集池,水泵房,配電間等。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本項目采用高效的圍護結構,經過節能計算,申報建筑的節能率都大于73%。
項目采用地源熱泵系統作為建筑的熱源系統,所選用冷水機組的性能系數及能效比比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有關規定高一個等級。
系統設置室溫調節和熱量計量設施,對于室內設定溫度,規定室內溫度低于設定溫度1℃以上時,關斷此區域的進水管電動閥,停止供冷。用戶可通過室內控制面板調節。熱量計量采用能量計計量,在地源總管,進樓總管以及分戶進管進行測量。
建筑體型設計合理,兼顧朝向、樓距和窗墻比的優化設計,并采用活動百葉的玻璃窗戶,室內采光、通風效果較好。
系統選取效率高的用能設備和系統,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和冷熱水輸送能效比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的規定。
公共場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燈具和低損耗鎮流器,門廳、配電間、自行車庫、風機房照明功率密度均滿足現行標準。
本項目采用轉輪式熱回收設計,單臺新風機里設置轉輪熱回收段。 高層#25,#26,ABCD四戶每戶1-18(#26 1-14層)層每戶由一臺轉輪式熱回收機進行熱回收。經過轉輪風量為10000m3/h。根據熱回收系統經濟性分析計算,可在一年內回收m本。
本項目申報建筑均采用地源熱泵系統,所有住戶均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可以認為本項目采用了超過10%的可再生能源系統。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本項目內主要水源為市政管網供水以及雨水回收用水,小區內主要用水為室內外給水/統、消防系統用水、泳池用水、景觀綠化用水。其中景觀綠化用水采用水源來自雨水回收。
本項目采取多項措施避免管網漏損。閥門采用高性能閥門,給水管道采用銅截止閥或者閘閥,消防管道均采用帶鎖定裝置的閥門。
本項目采用符合《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和《節水型產品技術條件與管理通則》要求的節水器具,項目總節水率超過8%。
本項目地處江陰,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500m3/人,屬于重度缺水地區,年降水量為1060.4mm,降水豐富。本項目景觀綠化用水全部采用雨水回收用水。
本項目所采用的雨水回收系統,設有管道過濾器,雨水棄流系統,采用氯系消毒方式對雨水進行消毒殺菌,確保水質達標;并i有自來水補水裝置以及溢流裝置確保水量安全。
本項目透水地面占總室外地面的45%,包括景觀綠化和透水植草格,能夠有效的起到雨水滲透的效果。在屋頂采用雨水收集裝置,減少屋頂徑流的同時,收集的雨水用于綠化澆灌。
本項目采用Naox屋面雨水利用系統,其中管道過濾器能夠有效防止樹葉、樹枝等垃圾直接通過雨水管進入棄流池;雨水棄流系統能夠對初期的雨水進行棄流,收集棄流后較干凈的雨水;水處理系統能夠對收集的雨水進行過濾、殺菌、消毒,確保水質安全。
本項目灌溉系統采用自動噴灌系統,達到節水型灌溉的要求。
本項目地處江陰,降水充足,且場地內有足夠的屋頂面積,可以使用雨水收集,進行景觀綠化的灌溉。需要收集雨水的屋面面積按照全年雨水水量平衡法計算,按照綠化種植面積按照8453m2,綠化灌溉用水約為1.5L/天.m2,則全年灌溉用水量需要4628.0175m3。江陰年降雨量1060.7毫米,屋面徑流系數0.9,則需要匯水的屋面面積需要4849.3m2。高層區屋面總面積4963m2,收集的雨水可以基本滿足景觀用水的需求。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本項目沒有大量裝飾性構件,裝飾性構件總造價小于工程總造價的2%。女兒墻高度1.5m,沒有超過規范要求的兩倍。
工程中采用一定量的可循環材料,可循環材料的
總重量達到總材料重量的10%以上。
整個項目采用全裝修交付,采用土o與裝修一體化設計方案,土建與裝修實現一體化設計與施工。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本項目住宅內有3~5個居住空間,經過日照模擬分析,每個戶型都至少能有兩個居住空間滿足日照要求。
本項目在臥室、起居室、書房、書房設置外窗,窗墻比滿足《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通過采光模擬,各房間的采光系數均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的要求。
本項目采用有效的隔聲、減噪措施。臥室、起居室在關窗狀態下的噪聲均小于45dB,樓板、分戶墻以及戶門的空氣計權隔聲量均能滿足要求。
本項目地處夏熱冬冷地區,建筑內各房間的通風可開口面積均不小于地板面積的8%。經過自然通風模擬計算,室內自然通風流暢,空氣齡基本均不大于60s。
各房間的居住空間開窗具有良好的視野,避免戶間居住空間的視線干擾。各戶型有均有2~3個衛生間,其中每個戶型均有2個衛生間設有外窗。
建筑采用優質的圍護結構,經過計算可以確認建筑內表面在設計條件下不會產生結露現象。在自然通風條件下,良好的圍護結構也能夠保證房間的屋頂和東、西外墻內表面的最高溫度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的要求。
本項目采用毛細輻射作為空調系統的末端,在室內設有溫度控制面板,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對室溫進行調節。
本項目采用可調節內置百葉中空玻璃窗,百葉完全伸展水平打開時和完全伸展垂直關閉時遮陽系數分別為0.83和0.18。
各房間內的新風末端采用的是置換通風系統,屬于獨立新風系統,新風量為30m3(/h•p),室內能夠h得足夠的新風。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本項目住宅水、電、燃氣均分戶、分類計量與收費。
本項目智能化系統定位正確,采用的技術先進、實用、可靠,達到安全防范子系統、管理與設備監控子系統與信息網絡子系統的基本配置要求。按《居住區智能化系統配置與技術要求》CJ/T 174中所列舉的基本配置,進行安全防范子系統、管理與設備監控子系統和信息網絡子系統的建設。小區內的設備管道的設置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0-12基于全生命期的既有建筑改造碳排放統計分析及效能提升研究
-
09-04高端住宅項目(LEED/WELL)若干案例
-
06-08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天津朗泓園(臨海新城08-05-24地塊住宅項目)1~17號樓及地下車庫
-
05-12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北京市定福家園北里3號院1~3號樓
-
10-08“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11“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03高標準綠建三星住宅好在哪?朝陽壹號教科書式深度解讀
-
08-01綠色建筑實踐案例——秦皇島“在水一方”
-
06-23【呼和浩特】巴比倫花園(新華聯雅園) (二星級)
-
06-04【北京】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 居住項目B45地塊、B57地塊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