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朗詩綠色街區4-8號樓(三星級)
時間:2013-09-09 12:01:10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2065內容摘要:項目名稱:武漢朗詩綠色街區4-8號樓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1年1月27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1年6月17日(計劃)開工時間:2011年6月10日(計劃)竣工時間:2014年12月2日項目建筑面積(平...項目名稱:武漢朗詩綠色街區4-8號樓
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住宅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11年 1月27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1 年 6月17日
(計劃)開工時間: 2011 年6月10日
(計劃)竣工時間:2014年12月 2日
項目建筑面積(平方米):85052.02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資成本(元):18677200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元/年): 627631.32
二、工程概況(工程性質、工程投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結構形式、開發與建設周期、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等情況)
1 項目簡介
項目位于武漢市漢陽區龍陽大道68號,地塊東側緊鄰龍陽大道(路寬約50m);南側緊鄰規劃的龍陽湖南路;西側緊鄰車友路,隔路為陶家嶺村居民;北側為湖北惠濤醫藥有限公司。該地塊總用地面積19960m2,總建筑面積85052.02m2,主要建設為地上建筑包括4-8共5棟高層住宅,共645戶,地下建筑面積20909.83m2,為機動車停車庫、設備用房等。
2 工程概況
工程性質:本項目工程性質屬于居住建筑;
工程投資:工程總投資為11.8億元;
用地面積:用地面積為19960平方米;
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為85052.02平方米;
結構形式:剪力墻結構;
立項與建設周期: 2011年3月立項;2014年12月竣
3 戶型
武漢朗詩綠色街區4-8號樓共645戶,有A、A1、B、C、C1、D、E、F、F1、G1、G2、G3、H、J、K,15個戶型。
4 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
本項目地處夏熱冬冷地區,全面考慮節能措施,在建筑臥室以及不接陽臺的客廳外窗設置卷簾外遮陽,在夏季起到遮陽目的,同時,在冬季夜間遮陽還能起到一定的保溫效果。外墻采用半硬e礦(巖)棉板(100.00mm)進行保溫。屋頂采用半硬質礦(巖)棉板(110.00mm)進行保溫。外窗采用塑鋼離線低輻射鍍膜充氬氣5+15A+5中空高透型low-E玻璃窗(用于安裝卷簾的窗戶和樓梯間窗戶)、塑鋼離線低輻射鍍膜充氬氣5+15A+5中空中透型low-E玻璃窗(用于北向廚房不安裝卷簾的窗戶e,傳熱系數2.00W/m2•K,自身遮陽系數0.81,經節能計算,均滿足相關規范要求。
本工程末端形式為“天棚輻射+置換新風”系統。利用土壤及開式冷卻塔作為冷熱源,采用3臺地源熱泵機組+2臺制冷機組為末端天棚系統及新風系統提供冷熱量。新風系統夏季由熱泵機組+制冷機組提供7℃/12℃的冷凍水,冬季則由熱泵機組提供35℃/30℃的熱水;天棚輻射系統夏季:熱泵機組提供17.5℃/20.5℃的冷凍水,冬季則由熱泵機組提供28.5℃/25.5℃的熱水。不同季節運行工況的轉換靠閥門的切換實現。兩臺開式冷卻塔則完全根據熱泵系統運行情況及地下溫度監測情況實時開啟,即在夏季運行時為地埋管系統放熱提供補充,以保證地下熱場平衡,避免冷熱堆:。
末端新風機組帶全熱回收,熱回收形式為轉輪熱回收。機組全年24小時運行,對住宅內的回風進行熱回收以預熱/預冷新風,從而降低機組自身的運行能耗。
本項允迪至朔只Х旨水器,同時分戶計量和室內室溫調節。 門廳,內走道,梯間及電梯廳等公共場所選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燈具,且住宅公共部位照明燈具均采用節能自熄開關。電梯采用智能控制,水泵、風機等采取節電措施。
本工程在走道、梯間及前室等公共場所設置應急照明燈,要求疏散走道的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0.5lx;人員密集場所的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5.0lx;樓梯間的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5.0lx。應急照明燈、疏散指示燈、出口標志燈設玻璃或其它非燃燒材料制作的保護罩,并需有國家主管部門的檢測報告,達到設計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p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選址:項目位于武漢市漢陽區龍陽大道68號,地塊東側緊鄰龍陽大道(路寬約50m);南側緊鄰規劃的龍陽湖南路;西側緊鄰車友路,隔路為陶家嶺村居民;北側為湖北惠濤醫藥有限公司。
用地指標:用地面積19960平方米,建筑面積85052.02平方米,綠地率為45.13%,人均用地指標9.67平方米/人。
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本地塊周邊公共服務設施成熟,包括教育、金融、商業、醫療等,小區內也設置了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小區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完整。
⊥饣肪常ㄉ、光、熱):
聲:建筑圍護結構外墻主要采用100mm厚半硬質礦(巖)棉〗行保溫,外窗采用中空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聲性能。本項目晝間噪聲最高為64.9dB(A),夜間最高噪聲為53.5dB(A),項目所在地邊界晝夜間噪聲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4a類(東側、東北側)和2類(西、南、北側)標準。
光::《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3)規定:建筑高度24米以上(不含24米)的居住建筑之間的間距為:縱墻面與縱墻面的間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間距密度二區內不少于建筑高度的1.0倍,24米以上部分在密度二區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3倍進行遞加計算,其最大間距,在密度二區內可以不超過45米;山墻面與山墻面的間距,密度二區內不少于15米;本項目位于漢陽區,處于《武漢市城萁ㄖ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中的密度二區,建筑正面最小間距為43.83m,側面最小間距為20.47m,均符合《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最小間距的規定,同時本項目在規劃階段進行了日照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本項目3棟樓均滿足大寒日有效日照不低于2小時的標準。
熱:本項目綠地率為45.13%,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58.69%,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出入口與公共交通:距離本項目主要出入口較近有1個公交站點,10條公交線路 ,交通設施完善。
景觀綠化:本項目綠地率為45.13%,景觀植物配植以鄉土晃鏤主。其中公共綠地面積為3865.9 m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8m2。
透壞孛媯罕鞠钅課揮諼浜菏校年平均降水量1269mm,室外地面面積為16760 m2,透水地面為綠化面積和透水磚,透水地面面積為9837.6 m2。
舊建筑利用:地塊用地范圍內舊建筑物主要為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漢陽分部教學樓、宿舍、食堂、浴室,龍陽湖小學用房及少量簡易平房,因建筑時間久遠,已經廢棄,無法再利用,現已拆除,場地內無可利用舊建筑。
地下空間利用: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地下為車庫、雨水站、地源熱泵機房等設備用房。地下建筑面積20909.83 m2,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6.5:1。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t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建筑節能設計:
本建筑各部分圍護結構均做了節能設計,設計建筑的單位面積全年能耗小于參照建筑的單位面積全年能1,滿足《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的節能要求。
外墻采用半硬質礦(巖)棉板(100.00mm)進行保溫。屋頂采用半硬質礦(巖)棉板(110.00mm)進行保溫;
外窗采用塑鋼離線低輻射鍍膜充氬氣5+15A+5中空高透型low-E玻璃窗(用于安裝卷簾的窗戶和樓梯間窗戶)、塑鋼離線低輻射鍍膜充氬氣5+15A+5中空中透型low-E玻璃窗(用于北向廚房不安裝卷簾的窗戶),傳熱系數2.00W/m2•K,自身遮陽系數0.81,滿足居住建筑節能規范要求。
高效能設備和系統:
本工程采用地源熱泵集中空調系統,末端為天棚輻射+置換新風。輻射系統末端舒適度較高,采用高溫冷水和低溫熱水,有效提高了機組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節能效益。新風系統帶有轉輪熱回收裝置,降低新風處理的能耗。
節能高效照明:
門廳,內走道o梯間及電梯廳等公共場所選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燈具,且住宅公共部位照明燈具均采用節能自熄開關。電梯采用智能控制,水泵、風機等采取節電措施。本工程在走道、梯間及前室等公共場所設置應急照明燈,要求疏散走道的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0.5lx;人員密集場所的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5.0lx;樓梯間的地面水平照度不應低于5.0lx。應急照明燈、疏散指示燈、出口標志燈應設玻璃或其它非燃燒材料制作的保護罩,并需有國家主管部門的檢測報告,達到設計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公共照明及其他公共用電設備單獨設置計量表,計量表規格由供電部門確定。
可再生能源利用
本項目末端形式為“天棚輻射+置換新風”系統。利用土壤及開式冷卻塔作為冷熱源,采用3臺地源熱泵機組+2臺制冷機組為末端天棚系統及新風系統提供冷熱量。新風系統夏季由熱泵機組+制冷機組提供7℃/12℃的冷凍水,冬季則由熱泵機組提供35℃/30℃的熱水;天棚輻射系統夏季由熱泵機組提供17.5℃/20.5℃的冷凍水,冬季則由熱泵機組提供28.5℃/25.5℃的熱水。不同季節運行工況的轉換靠閥門的切換實現。兩臺開式冷卻塔則完全根據熱泵系統運行情況及地下溫度檢測情況實時開啟,即在夏季運行時為地埋管系統放熱提供補充,以保證地下熱場平衡,避免冷熱堆積。
夏季天馗漢晌2295.1kW,新風負荷為1634.6kW,總冷負荷為3929.7kW;冬季天棚負荷為1390.1kW,新風負荷為864.1kW,總熱負荷2254.2kW。
地下埋管換熱器采用鉆孔垂直埋管,鉆孔間距總體大于5米,因現場實際條件限制局部孔間距可大于4.5米;孔內采用SDR11系列φ25×2.3mmHDPE管,承壓1.6MPa。單U連接,共設計鉆孔716個(其中一期:259個,二期457個),鉆-深度為90m。
熱回收系統
本項目4、5號樓為31層住宅建筑,6、7號樓為33層住宅建筑,8號樓為29層住宅建筑,考慮到風壓調節問題,次三棟樓的熱回收系;設置于每棟樓屋頂和地下室的新風機房內,上下分區提供新風。機組全年24小時運行,對住宅內的回風進行熱回收以預熱/預冷新風,從而降低機組自身的運行能耗。
本項熱回收系統一年可節省的運行成本為147088.8元,轉輪全熱交換機價格按7元(m3/h)計算,總新風量為61390m3/h,則轉輪全熱交換機的價格為:61390×7=429730元,投資回收期為2.9年。而d,這并不包括由于采用全熱交換器降低了新風熱負荷,所需制冷、制熱設備能力變小而導致空調設備投資減少的部分,以及以換氣扇進行通風換氣時的電力消耗。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水系統規劃設計:
本項目位于武漢市,;于水質型缺水地區。 本項目為居住建筑小區建筑項目,所做水系統規劃方案為本項目全期。此次參評5棟住宅,總建筑面積為85052.02m2,地塊用地面積為19960m2,綠化面積為9009m2。
用水定額的確定: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本項目住宅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取160L,年使用天數365天;綠化澆灑用水定額為0.5 m3/ m2a;道路澆灑與場i沖洗用水定額為0.5L/m2次。
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居住總用水量125044.13t/y、綠化澆灌用水量13756.2t/y、道路廣場澆灑用水量265.5t/y,總計139553.8t/y。
給排水系統設計:本工程配套物業用房給水由市政直接供給,住宅由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或采用生活變頻設備供水。綠化澆灑、道路沖洗、景觀用水采用雨水。室內排水采用污、廢合流。高層廚房、衛生間室內排水立管均設置專用通氣管。生活污、廢水排出室外后匯u,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分項計量:小區生活用水和綠化u水分別設總水表計量,并在每戶設置水表進行用水計量,每層集中設置于管道井內。
節水措施:
景觀灌溉采用噴灌的節水灌溉形式;
本項目衛生間安裝潔具洗臉盆和坐便器,產品均采用科勒公司生產的節水型器具,采用器具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及“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建筑五金水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獲得節水產品認證證書。
采取合適的材料和管道連接方式,有效減少管網漏損。
非傳統水源利用:
本項目對場地內屋面、硬制地面、綠地、景觀的雨水進行回收利用。雨水收集面積50194m2,雨水處理構筑物為地下式,雨水收集處理構筑物設置于5#樓北側地面下方,處理池的西側單獨設置雨水機房。雨水收集池設置于4#樓南側地面下方。收集的雨水經過格柵進入調節池,經過“沉淀池初沉-粗濾池粗濾-精濾-紫外線消妗鋇攘鞒檀理后,由水泵提升,供綠化、道路澆灑使用。
本項目年收集嫠量23637.4m3/a,收集后的雨水經處理后用于綠化澆灌、道路廣場沖洗、景觀補水。調節池有效容積為528m3,通過對雨水水量逐月平衡的計算,年雨水利用量達到14509.7 m3/a,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10.4%。
綠化節水灌溉:
綠化灌溉采用噴灌方式,主要采用5004地埋式噴頭,噴灌管網采用HDPE管(1.25MPa)與同質管件現場熱熔焊接,噴頭噴灌半徑3.5米。
雨水回滲:
本項目位于武漢市,年平均降水量1269mm,室外地面面積為16760 m2,透水地面面積為9837.6 m2,由綠地、透水磚等組成。部分地上采用了植草磚鋪設停車位,且本項目南側有大塊的城市綠地,較大面積的綠地面積可以有效a增加雨水滲透,小區建筑屋面主干道及廣場通過布置雨水口將雨水就近匯入雨水管網進入雨水回用收集池。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
剪力墻結構形式;
建筑造型要素簡約,女兒墻高度為1.8 m;
預拌混凝土使用:
武漢市現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本項目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
可循環材料的使用:
本項目可再循環材料包括鋼材、木材、塑鋼型材、石膏制品、玻璃,建筑材料總重量為84956.94 t,可再循環材料重量為8611.78t,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14%。
HRB400鋼筋使用比例:
本項目采用螺紋三級鋼重量為2807.745 t,總鋼筋用量為3893.237 t,HRB400級鋼筋作為主筋的比例為72.1%。
土建裝修一體化:
本項目4-7#樓為精裝交付,采用土建裝修一體化措施。
廚衛、吊頂及地板裝修到位,戶內預留部分櫥柜及燈位。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日照:《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3)規定:建筑高度24米以上(不含24米)的居住建筑之間的間距為:縱墻面與縱墻面的間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間距密度二區內不少于建筑高度的1.0倍,24米以上部分在密度二區按不少于所增加建筑高度的0.3倍進行遞加計算,其最大間距,在密度二區內可以不超過45米;山墻面與山墻面的間距,密度二區內不少于15米;本項目位于漢陽區,處于《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中的密度二區,建筑正面最小間距為43.83m,側面最小間距為20.47m,均符合《武漢市城市建筑規劃管理技術規3》最小間距的規定,同時本項目在規劃階段進行了日照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本項目5棟樓均滿足大寒日有效日照不低于2小時的標準。
采光
建筑物前后間距m小43.83 m,且各戶型至少有1個衛生間設有外窗;
本項目采用Ecotect建模結合Radiance計算對武漢朗詩綠色街區4-8號樓的室內采光進行模擬,武漢朗詩綠色街區4-8號樓各戶型的臥室、客廳等房間布局比較簡單,靠近窗口位置的采光效果較好,采光系數基本在1.1 %以上,餐廳采光系數基本在0.55 %以上。
通過對室內采光進行模擬分析,本項目整體約有91.09 %的主要功能空間最小采光系數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第4.5.2條控制項規定“臥室、起居室(廳)、書房、廚房設置外窗,房間的采光系數不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2001的規定。”
通風
本項目采用fluent系列軟件對各戶型室內自然通風情況進行模擬分析。通過對10個典型戶型A、B、C、D、E、F、G1、H、J、K戶型的流場和風速分析,以及室內自然通風換氣次數的計算,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有效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比均大于8 %,有效通風開口面積較大,且各&型主要功能房間的通風換氣次數均在2 次/h以上,均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的規定。
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
本項目建筑采用剪力墻結構,外墻采用粉煤灰加氣砌塊,使用半硬質礦(巖)棉板保溫體系。經過驗算,臥室、餐廳、客廳的外墻、外窗和屋面內表面溫度分別為17.07℃、16.98℃、14.86℃,均大于室內露點溫度10.13℃;廚房、衛生間的外墻、外窗和屋面內表面溫度分別為15.13℃、15.09℃、13.17℃,均大于室內露點溫度8.26℃,則本工程室內溫、濕度設計條件下圍護結構無結露現象。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
建立節能、節水管理、耗材管理、綠化管理制度;
實施資源管理激勵機制;
智能化系統應用:
建立智能化系統,如全數字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戶內報警系統、電子巡查管理系統、車輛管理系統、室外背景音箱系統等。
建筑設備:
建立智能化系統
周界防范系統:周界報警與周界監控系統聯動進行圖像采集,同時白天聯動聲光報警器,夜晚聯動射燈進行報警。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18臺黑白低照度攝像機安裝于周界圍墻上與周界探測器實現報警聯動圖像采集,6臺低照度彩色一體化攝像機分別安裝于小區出入口及地下車庫出入口,30臺彩色槍式攝像機安裝于地下車庫內。10#樓s層消控中心內設計一臺數字磁盤陣列主機用于圖像畫面的處理及控制,圖像存儲和回放。
可視對講系統:地下室每個梯口也各設置一臺彩色公用廳機;每戶室內安裝一臺彩色室內機。小區三個主要出入口同時各設置一臺管理員副機和一臺廣角攝像機,實現圖像采集及與中心管理員主機的聯系,8#樓一層消控中心安裝管理員主機,實現小區出入口與單體戶內的視頻切換及呼叫處理。
門禁系統:系統設計22個內置式門禁讀卡機安裝在22個梯口的一層公用門廳機內,地下室共設置16臺外置式門禁讀卡機;地下室門鎖采用電磁鎖,所有門禁系統出門設備采用出門按鈕。
戶內報警系統:系統在所有住戶的衛生間和主臥設置緊急按鈕,在一、二層住戶和頂層住戶設置入侵報警設備(包含被動紅外探測器和幕簾紅外探測器)。系統基于對講系統傳輸報警信號,設備電源由對講室內機供應。
電子巡更系統:系統選用離線式產品,在小區的園區內部及地下車庫相應位置安裝總共50個巡更鈕,并劃分成兩條巡更路線,保安人員攜帶巡更棒在規定的時間內沿指定的路線進行巡更,并讀取信息鈕的地址信息,巡更完畢后將巡更棒采集到的信息通過通信座輸入電腦中,并生成報表,從而規范了保安的巡更行為,保障小區內部環境安全。
車輛出入/停車管理系統:系統固定用戶采用長距離感應卡和臨時用戶采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小區共:兩個車行出入口設計收費停車場系統,此兩套系統可進行圖像對比,另地下車庫有兩個內部出入口,在此兩個地下車庫出入口只進行出入管理。
緊急廣播及背景音樂系統:系統在小區出入口,主干道及休閑場所設計31個40W的室外造型音箱,在單體的9個門廳內各安裝一對6W的吸頂喇叭。系統分區共分為三個分區,分別是室外、門廳及地下車庫。室外及門廳的音箱只進行背景音樂廣播不實施消防切換。
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 系統設備便于清洗、維修、改造、更換。
其他:
住宅水、電、燃氣分戶、分類計量與收費。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0-12基于全生命期的既有建筑改造碳排放統計分析及效能提升研究
-
09-04高端住宅項目(LEED/WELL)若干案例
-
06-08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天津朗泓園(臨海新城08-05-24地塊住宅項目)1~17號樓及地下車庫
-
05-12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北京市定福家園北里3號院1~3號樓
-
10-08“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11“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03高標準綠建三星住宅好在哪?朝陽壹號教科書式深度解讀
-
08-01綠色建筑實踐案例——秦皇島“在水一方”
-
06-23【呼和浩特】巴比倫花園(新華聯雅園) (二星級)
-
06-04【北京】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 居住項目B45地塊、B57地塊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