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技術特點
時間:2013-09-22 10:43:08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6257內容摘要:一、案例萬科中心——占地面積6.2萬m2,建筑面積約12.1萬m2,主要功能為萬科總部(辦公)、星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該項目設計建造期間聘請了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所作為生態顧問,這座“漂浮的地平線、躺著的摩天大樓——一個位于最大化景觀園林之上的水平向超高層建筑”...一、 案例
萬科中心——占地面積6.2萬m2,建筑面積約12.1萬m2,主要功能為萬科總部(辦公)、星級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該項目設計建造期間聘請了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所作為生態顧問,這座“漂浮的地平線、躺著的摩天大樓——一個位于最大化景觀園林之上的水平向超高層建筑”,綠化覆蓋率超過100%,建筑底部架空9~15m,為局部微氣候的形成提供條件,整個項目應用了以下八大生態環保系統:
1、外遮陽體系——根據不同朝向設置可調、固定等方式的遮陽系統
2、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根據對日照的要求不同分區域、分點位進行智能控制
3、自然通風、自然采光——進深控制在20m以內以滿足75%的區域達到400lux以 上的要求,開窗率高達30%的幕墻系統以保證自然通風及形成對流
4、/陽能光伏應用——年總發電量30萬度,并入市政電網,降低14%的總體能耗,提供萬科總部淋浴所需熱水
5、冰蓄冷空調系統及地板送風系統——削峰填谷(一般城市夜間供電負荷充裕,空調系統夜間啟動進行制冰,白天利用冰制冷),降低城市電容負荷,熱舒適性改善
6、雨水收集系統及人工濕地系統——雨水/污水全收集處理,節水50%
7、速生/可再生材料應用——鋼材、玻璃、地毯、竹等速生/可再生材料應用率達到23%
8、生態綠化——原生植物/屋頂綠化/滲水地磚
項目已申報英國LEED《綠色建筑評估體系》(Leader 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一個針對設計、建造、操作和認證世界綠色建筑的具有領導地位的評價體系)的鉑金級綠色建筑評估認證。
上海世博會•萬科館——萬科館用通過白蟻筑巢給仿生學建筑帶來的啟示、水的故事來警示人類必須尊重自然的恩賜與饋贈、林進沙退的故事展示了世界最大規模的公益環保行為——我國退耕還林政策的壯舉、垃圾的故事揭示了城市生活必須尊重自然生態、金絲猴的故事通過讓人類與自然平等對視展示出人譜勻幌嗷プ鷸睪托徹采的美好圖景等五個小故事來講述關于人、自然和城市的相互尊重所能創造的可能,以及個人、組織、社會在這些領域做出的努力。
萬科館應用了以下生態體系:
自然材料:建筑外墻面使用秸稈板(秸桿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棉花、甘蔗等農作物在收獲籽實后剩余的莖葉部分,秸稈板是以秸桿為原料,經熱壓成形制成的建材);
自然采光t建筑頂部留有采光天窗,自然采光不僅讓建筑展現自然光之美,也節省了能源;
自然降溫:圍繞在建筑周邊的水池不僅僅是景觀的需要,同時在室外空氣溫度超過30度和相對濕度超過70%的時候,水的蒸發可以降低進入t內空氣的溫度;同時,水池的水使用從屋頂收集的雨水。在室外等候區和中庭,設置了人工造霧降溫設施;
自然通風:應用風壓、熱壓兩套自然通風系統,從而盡可能減少空調使用的時間。在大多數筒狀建筑的屋面均安裝了數量不等的無動力自然通風器(渦輪通風器),此通風器在溫和季節靠自然風無動力運行,利用自然風力抽出室內空氣。通風器在使用空調時通過電動風閥制動。各圓筒中央均設有電動高側窗,在適宜的季節可開啟,利用屋頂位置與地面的溫度差實現自然通風,在使用空調時高側窗關閉。
綠地翡翠公館
主要技術措施:
(1) 節地與室外環境
室外景觀(2614 ㎡)采用喬、灌、木復合綠化形式,結合屋頂綠化(裙房屋面1011 ㎡),垂直綠化。并選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病蟲害少、對人體無害的鄉土植物配植 。在炎;的盛夏,種植屋面比一般屋面溫度低4~5℃,降低空調能耗,美化環境,調節微氣候環境。屋頂綠化約1011㎡,造價約20萬-30萬。
透水地面,地上停車19輛,占地面積約250㎡,設計全部采用漏空面積大;40%的植草格進行鋪裝。面積總計2864㎡,使用率為41.24%。節能減排效果上,用沙子作為材料代替水泥1噸可節約煤耗175㎏,以每平方米混凝土磚消耗24公斤水泥,本項目中至少使用2864平方米,可節約12噸煤耗。
經CFD模擬,本項目夏季風速值最大為0.81m/s,冬季風速值最大為1.16 m/s,風環境狀況都滿足人體舒適度要求。經過軟件模擬,本項目設計設計規劃不影響周邊建筑的日照要求。
(2) 節能與能源利用
呼吸式幕墻+中間遮陽系統,本項目雙層幕墻采用斷橋隔熱鋁合金型材;內層幕墻為6mm+12A+6mm雙鋼化Low-E中空玻璃,Low-E膜在第二面;外層幕墻為10mm厚鋼化中空玻璃 ,內層與外層距離為1.15m ,進風口有效寬度為0.065m;出風口有效高度為0.3m。雙層幕墻中間遮陽選用手動拉珠卷簾遮陽,遮陽系數不高于0.24。
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本項目辦公區共計303戶,辦公區南向103戶均安嘀苯郵教陽能熱水系統。每戶每天提供熱水量為100L,日供熱水總量為10300L,熱水供應溫度為55℃,冷水進入溫度為10℃。集熱面積總計195.7m2,采用分戶集熱、儲熱、電輔助加熱的方式提供生活熱水。
變頻空調系統,本項目選用變頻空調系統,采用多聯機與分體空調機相結合的設計形式,在使用多聯機的空調房間內設置新排風全熱交換器,回收排風能量。多聯機和分體空調的性能系數(COP)不低于2.6W/W ,室外機布置在屋頂和陽臺。變頻空調能耗約比風冷熱泵空調夏季約低39%,冬季約低36%,全年平均約低38%。當部分負荷率在40%~60%之間時,制熱工況的能效比(COP)最高可達到4左右。而一般風冷熱泵冷熱水機組的COP值只有3.0以下,部分負荷時會降低到2.0以下。
節能電梯,電梯載重量建議選用1000kg,速度選擇1.75m/s 。本項目全部采用節能電梯(交流調速 、永磁同步電動機驅動 、無齒輪曳引機 、小機房電梯 ),共計5部電p。節能電梯40萬/臺,(包括安裝費用)。
節能照明,采用綠色照明系統,應用T5節能燈具,與T8 相比本項目T5全年節省運行費用13萬元 。
(3)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雨水收集利用系統,3號樓區域景觀澆灑及道路沖洗用水量為12.08 m3/d ,考慮3號樓及1號樓屋面進行雨水收集,s水面積達5604㎡,年可利用雨水總量 4250m3。將操作及設備間放在地下一層車庫,系統占地60㎡,約3個車位。
本雨水處理系統初投資成本為20萬元,設備處理雨水能力10m3/h 。工程運行后,年雨水截流量4250 m3,年節約新鮮自來水3115m3。
節水器具:陶瓷閥芯、停水自動關閉節水水龍頭(可節水20%—30%), 6L的坐便器 (可節水33%), 3L/6L兩擋節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可節水60%)。
綠化灌溉采用微灌方式。噴灌比比地面漫灌省水30%~50%,比噴灌節水 40 %,節省勞力,提高工作效率。
(4) 節材;材料資源利用
a.建筑至少30%的空間采用靈活隔斷。隔斷包括活隔斷(可裝拆、推拉和折疊式)和死隔斷(長久性隔墻)。
b.盡量采用通過綠色建材認證的建筑材料。
c.建筑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d.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量占建筑材料使用總量的比值不低于10% 。包括金屬材料(鋼材、銅)、玻璃、鋁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通過核算3#主要建筑材料表落實本項綠建條文。
(5) 室內環境
室內風環境質量
選取1.5m高度方向上的流場圖和速度場圖進行分析,南向辦公室風速約為1.8m/s,北向辦公室風速約為0.7m/s,東向辦公室風速約為1.0m/s,西向辦公室風速約為1.4m/s。但是走廊區域為氣流較為匯集,風速較高約為5m/s。
室內光環境質量
標準層1中除商業用房外僅有大堂為主要功能房間,且滿足采光要求;標準層2的主要功能房間共16個,其中12個房間由于房間進深較大,且開窗的面積較小,導致采光不滿足標準要求;標準層3共有14層,其中4個主要功能房間的采光沒有達到標準要求。分析總計311個>要功能房間,總計78.13%的主要功能房間滿足采光要求。
(6) 運營管理
在樓道內以亞克力為材料設置廢品>收裝置,并用廢舊消防水管設置緩沖帶以減緩廢品的下落速度,減低噪音,同時實現了廢品的二次利用。
利用舊鋼材和絲網印刷的新材相結合,制成園林指示地圖。
以各種色彩的廢棄電線編織廢紙簍,以各大樓色彩為分類配發,并附有小標簽提示。
二、 理論
建筑選用框架結構、框筒結構,在建筑設計中集中體現了整個建筑群體大氣、開放、現代、經典的氣質。建筑采用外墻外保溫系統、雙層呼吸幕墻系統、風冷熱泵冷水機組、節能電梯、太陽能熱水系統、節能照明系統。
采用圍護結構性能優化、選用高效的采暖系統、優化照明設計、節能燈具、中水系統手段深挖建筑節能和節約資源的潛力,實現住宅能耗節能65%、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目標。
- 相關文章
-
-
06-16超高層建筑的綠色之思
-
05-27北京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規程7月起實施
-
05-23大型公共建筑門控安防系統的設計初探
-
05-20孟慶林:超高層建筑節能設計亟待重視
-
05-16北京市地方標準《戶式空氣源熱泵供熱系統技術規程》已獲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批準立項
-
05-08全國首家低碳主題酒店在薊縣建成
-
05-07北京聚氨酯復合板施工技術規程7月1日起實施
-
05-03吳德繩:低碳、綠色是建筑業年輪的亮麗一環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10-16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09-2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
08-14中美英綠色建筑運維評價體系的對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認證”零廢棄物科普
-
08-01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簡介 | 什么是可持續場地認證?
-
06-04綠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綜合參考指標
-
09-23什么是綠色建筑?推廣普及綠色建筑有哪些意義
-
06-08【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
05-16【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