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美麗建筑要披上“綠色外衣”
時間:2014-03-05 11:11:46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250內容摘要:核心提示“小區里清水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沿路有大樹的濃蔭,雨后的路面能滲水,社區里實現了自然通風,屋子里冬暖夏涼,住得健康、舒適又省水省電。”這是人們對住房的美好向往,描繪的正是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所謂綠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i資源(節能、節地、節水、...核心提示
“小區里清水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沿路有大樹的濃蔭,雨后的路面能滲水,社區里實現了自然通風,屋子里冬暖夏涼,住得健康、舒適又省水省電。”這是人們對住房的美好向往,描繪的正是綠色建筑發展的方向。
所謂綠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根據廈門市日前發布的《廈門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未來廈門的建筑都將被強制披上“綠色外衣”:2014年1月1日起,新獲得建設用地或者翻改建的民用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2016年1月1日起辦理施工許可證的所有存量土地的民用建筑t目,必須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有數據表明,廈門的建筑碳排放約占全市社會碳排放的28%。為建筑披上“綠色外衣”,在建筑領域實施制度化的節能減碳,實現節能環保,t締造美麗廈門、提升宜居環境的重要舉措,將對廈門今后的城市建設發展方向有重要的影響。然而,綠色建筑要真正得以發展與推廣,除了政府出臺政策強制推行外,讓老百姓打消綠色建筑推高房價的疑慮以及改變當前我國綠色建筑“重建輕管”的現狀,都是值得探索的途徑。
綠色建筑成廈門大趨勢
屋面建設光伏系統,利用太陽t進行發電;采用光導管,將太陽光直接導進地下室,健康又省電;采用鋁模板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效率;建立雨水回收系統,用于小區澆灌、清洗……在廈門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洋唐居住區A09地塊,“綠色”的身影隨處可見。這個嚴格按照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的保障房小區將成為廈門綠色建筑的示范。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已明確提出,日后城市綠色建筑要占到整個城市建筑的80%以上。“未來,廈門的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在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副總工程師、總工室主任何慶豐看來,在廈門推行綠色建筑已是大勢所趨,“以一星級綠色建筑為主,鼓勵建設二星及以上等級的綠色建筑”將成為“美麗廈門”建設的一大方向。
為實現廈門的“綠色”目標,《方案》明確:在全市轄區內,從2014年1月1日起新立項的政府投融資項目、安置房、保障性住房,以招拍掛、協議出讓等方式新獲得建設用地的民用建筑,翻改建的民用建筑(個人危舊房改造除外)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從2016年1月1日起辦理施工許可證的所有存量土地的民用建筑項目,必須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不止新建建筑要“染綠”,還要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廈門計劃完鹿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20萬平方米,實施農村改造節能示范點5個。同時,還要構建“低能、高校、綠色、環保”的建筑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體系,到2020年,創建“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綠色建筑等級由低至高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共三個等級。自2010年1月獲批開展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工作的資格至今,廈門只有12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據介紹,綠色建筑的評價標識分設計階段和運行a理階段兩階段。設計階段是在施工圖完成后就可以申報評審,運行階段是在工程竣工運行一年后才可以申報評審。就住宅項目而言,只有住宅在實際運營也就是交房入住一年后,方可申請綠色建筑驗收,這是因為綠色建筑標準其中一項是住宅運行管理,通過驗收后,該住宅才能正式掛牌“a色建筑”。也就是說,廈門目前還沒有進入運營階段的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
強推“綠色”推高建筑成本?
自2006年國家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來,綠色建筑在我國進展緩慢。全球知名建筑設計公司NBBJ建筑師陳君榜認為,這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對綠色建筑的觀念還停留在成本高昂、回報周期長的階段,對綠色建筑普:接受度不高。
記者對20名購房者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愿意購買綠色住宅作為自己的“小窩”,但大多數人擔憂這樣的強制政策會使建筑成本增加,開發商最終會將成本轉嫁給置業者,間接導致房價高漲。
“綠色建筑并不是昂貴的建筑。”何慶豐說,綠色建筑強調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不是高科技的集成,而是根據項目所在地地形、氣候條件進行精心規劃、設計、施工和材料選擇,盡量在材料上可循環使用和充分的本地化,從而實現最低成本的節能。根據有關機構測算,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為達到綠色建筑相關要求需要多投入的成本),一星級的幾乎可以忽略,二星級的每平方米大概在80-120元,三星級的則在300-350元。對于住宅小區,國內已有多個綠色建筑增加成本僅僅十幾元錢的項目案例。何慶豐認為,就目前房子每平方米動輒數萬元的售價來看,這些增量成本應該不會成為開發商做綠色建筑的阻力,也不存在助推房價的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要讓老百姓打消綠色建筑成本高的疑慮,政府部門可以將一些補貼等優惠政策向使用者傾斜,購房者嘗到甜頭后,需求大了,就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使更多開發商建造綠色建筑。這樣,既節約了資源,也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廈門此次出臺的方案正是采取讓利給購房者的方式。除了對建設單位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獎勵外,廈門還首次提出給予綠色建筑購買者一定比例的契稅返還。其中,對購買二星級綠色建筑商品住房的業主給予返還20%契稅,購買三星級綠色建筑商品住房的業主給予返還40%契稅的獎勵。
“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們的獎勵力度是很大的。”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林樹枝表示,之前也有一些地方出臺過激勵消費者購買綠色建筑的政策,但因為操作難度大而難以落實,“契稅返還等于政府直接拿出一部分錢來補貼消費者,不需要協調銀行系統,比較簡單易行”。
不過,總工室一工作人員也坦承,在高房價的背景下,這點補貼無法成為購房者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契稅返還最大的作用還是讓民眾更加關注并了解綠色建筑,可以讓消費者在選擇時具有一定傾向性,但不能期望以此給綠色建筑t來直接的發展動力”。
強推“綠色”推高建筑成本?
自2006年國家頒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來,綠色建筑在我國進展緩慢。全球知名建筑設計公司NBBJ建筑師陳君榜認為,這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對綠色建筑的觀念還停留在成本高昂、回報周期長的階段,對綠色建筑普遍接受度不高。
記者對20名購房者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愿意購買綠色住宅作為自己的“小窩”,但大多數人擔憂這樣的強制政策會使建筑成本增加,開發商最終會將成本轉嫁給置業者,間接導致房價高漲。
“綠色建筑并不是昂貴的建筑。”何慶豐說,綠色建筑強調因地制宜、以人為本,不是高科技的集成,而是根據項目所在地地形、氣候條件進行精心規劃、設計、施工和材料選擇,盡量在材料上可循環使用和充分的本地化,從而實現最低成本的節能。根據有關機構測算,綠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為達到綠色建筑相關要求需要多投入的成本),一星級的幾乎可以忽略,二星級的每平方米大概在80-120元,三星級的則在300-350元。對于住宅小區,國內已有多個綠色建筑增加成本僅僅十幾元錢的項目案例。何慶豐認為,就目前房子每平方米動輒數萬元的售價來看,這些增量成本應該不會成為開發商做綠色建筑的阻力,也不存在助推房價的因素。
業內人士表示,要讓老百姓打消綠色建筑成本高的疑慮,政府部門可以將一些補貼等優惠政策向使用者傾斜,購房者嘗到甜頭后,需求大了,就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使更多開發商建造綠色建筑。這樣,既節約了資源,也降低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廈門此次出臺的方案正是采取讓利給購房者的方式。除了對建設單位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獎勵外,廈門還首次提出給予綠色建筑購買者一定比例的契稅返還。其中,對購買二星級綠色建筑商品住房的業主給予返還20%契稅,購買三星級綠色建筑商品住房的業主給予返還40%契稅的獎勵。
“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們的獎勵力度是很大的。”廈門市建設與管理局副局長林樹枝表示,之前也有一2地方出臺過激勵消費者購買綠色建筑的政策,但因為操作難度大而難以落實,“契稅返還等于政府直接拿出一部分錢來補貼消費者,不需要協調銀行系統,比較簡單易行”。
不過,總工室一工作人員也坦承,在高房價的背景下,這點補貼無法成為購房者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契稅返還最大的作用還是讓民眾更加關注并了解綠色建筑,可以讓消費者在選擇時具有一定傾向性,但不能期望以此給綠色建筑帶來直接的發展動力”。
- 相關文章
-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9加碼碳中和,雄安綠色建筑擔當“先行者”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綠建政策
本欄最新更新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 關于發布《綠色建筑工程咨詢、設計及施工圖審查收費標準(試行)》的通知
- 廣東省執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2019國標及省標的通知
- 廣州市建筑節能與墻材革新管理辦公室關于 印發《廣州市綠色建筑設計說明 專篇(GB/T 50378-2019 示范文本)》的通知
- 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關于發布《綠色建筑工程咨詢、設計及施工圖審查收費標準(試行)》的通知
- 關于發布《綠色建筑工程咨詢、設計及施工圖審查收費標準 (試行)》的通知
- 廣東省建筑節能設計說明專篇
-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印發《廣州市綠色建筑量質齊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 廣州市城建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明確綠色建筑標準執行有關事項的通知
-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廣東省標準《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公告
- 東莞市住建局發布《關于明確我市綠色建筑執行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