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技術推薦目錄(綠色建筑二星級)
時間:2019-08-23 20:50:11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747內容摘要:《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技術推薦目錄(綠色建筑二星級)》類別序號技術名稱技術要求備注節地與室外環境1配套設施及共享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滿足規范要求;住區及周邊服務半徑內可共享設施不少于五類(應含幼兒園);住區至少1個出入口到達公交站點的步行距離不大于500米。規劃階段落實。2地下......《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技術推薦目錄(綠色建筑二星級)》
類別
序號
技術名稱
技術要求
備注
節
地
與
室
外
環
境
1
配套設施及共享
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滿足規范要求;住區及周邊服務半徑內可共享設施不少于五類(應含幼兒園);住區至少1個出入口到達公交站點的步行距離不大于500米。
規劃階段落實。
2
地下空間開發
對地下空間進行利用,功能布局合理,如建造地下車庫等。
已普遍開發。
3
復層綠化和植物種類
喬、灌、草復層綠化;每100㎡綠地,高度5m以上喬木數不少于4株;滿足木本植物種類要求。
如環境噪聲滿足要求,可不應用。
4
停車位數量及比例
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數量符合保障性住房相關規定,且機動車地面停車位比例不大于20%。
鼓勵利用地下空間停車。
5
住區風環境利于自然通風
優化住區內建筑規劃布局,改善室外活動人員舒適性要求。
需進行室外風環境模擬分析。
節
能
與
能
源
利
用
6
建筑主要朝向
控制在南向或南偏東30°至南偏西30°范圍內。
設計階段落實。
7
外窗氣密性
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6相關規定。
8
公共場所照明節能
公共走道采用節能高效照明設計,設置聲控、光控等照明自控裝置。
9
太陽能熱水系統
7層及以上住宅不少于25%的住戶采用太陽能熱水器提供大部分生活熱水。
6層及以下住宅必須設置。7層及以上住宅可與建筑外遮陽二選一。
10
建筑外遮陽
西(東)向和水平向等朝向的主要居住空間合理采用外遮陽。
可與太陽能熱水系統二選一。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技術推薦目錄(綠色建筑二星級)》類別
序號
技術名稱
技術要求
備注
節
水
與
水
資
源
利
用
11
增加雨水滲透量
采用綠地、透水磚、滲水管等措施,增加區域雨水滲透。
設計階段落實。
12
雨水收集利用
合理設計雨水系統規模和處理方式 。
13
節水灌溉
采用節水灌溉面積比例不小于70%。
節
材
與
材
料
資
源
利
用
14
預拌砂漿
建筑砂漿全部使用預拌砂漿。
已普遍使用
15
高性能混凝土、高強度鋼
HRB400級(或以上)鋼筋使用比例70%以上;或C50以上混凝土用量比例50%以上。
高層、小高層鼓勵使用
16
本地化材料
500公里以內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
采購、施工階段控制
17
施工廢棄物回收利用
對施工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并提供回收利用記錄。
施工階段加強管理。
18
其他施工節材措施
采用減少材料損耗、提高周轉材料使用率等措施。
《上海市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技術推薦目錄(綠色建筑二星級)》類別
序號
技術名稱
技術要求
備注
室
內
環
境
質
量
19
良好視野,避免視線干擾
兩幢住宅樓居住空間的水平視線距離不小于18米。
設計階段進行住區布局控制。
20
結露控制
金屬窗框、窗玻璃表面、墻角、墻面內表面溫度高于露點溫度。
圍護結構保溫設計落實
21
屋頂和東、西外墻內表面最高溫度
滿足《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 50176的規定。
22
廚房、衛生間的通風管道設施與構造
衛生間采用具有止逆效果,放置濁氣倒灌的出屋面住宅垂直排氣系統,廚房采用防串煙、防串氣的垂直排煙系統。
較易實施,尤其租賃房。
運
營
管
理
23
垃圾站沖排水設施
垃圾站設計沖洗和排水設施。
設計階段落實。
24
管道設備利于更換
各種設備、管道布置在公共部位,方便日常維護、更換及改造。
25
智能化系統
滿足《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工程驗收標準》基本配置要求。
優
選
項
26
透水地面
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不小于50%。
設計階段落實。
27
合理采用屋頂綠化
住宅屋頂綠化面積不小于可綠化屋頂面積的10%或配套公建屋頂綠化面積不小于可綠化屋頂面積的50%。
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可四選三實施。
28
可再生能源利用
不少于50%的住戶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或地源熱泵系統。
29
節水器具
用水效率等級高于現行節水評價值等級,租賃房更易實施。
30
地下空間自然采光
合理使用采光井和開窗等被動式措施,使不少于5%的地下一層空間采光系數不低于0.5%。
注:以上各類指標,除備注欄中注明“可選擇項”外,應全部同時滿足,方可達到綠色建筑二星級標準。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9加碼碳中和,雄安綠色建筑擔當“先行者”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1-12【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
06-042022-2023年綠色建筑實戰培訓新國標分專業【會】
-
05-23幕墻門窗賦能綠色建筑發展-綠色版2023-4-22講座版PPT
-
01-11『基于房地產公司視角下的LEED項目實戰』線上課程學習分享
-
11-25【培訓】LEED GA+AP 與 WELL AP培訓計劃2023年-11月-2024年1月時間表
-
04-12WELL體系自學--第6課 運動Movement(中文知識點)
-
04-12WELL體系自學--第7課 熱舒適Thermal Comfort(中文知識點)
-
04-08綠色建筑運營管理探討-2020謝士濤
-
02-14綠色建筑2019新國標解析及應對思路(第一講)20210206
-
01-26綠建新國標分專業視頻正式發布,歡迎學習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