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綠建3.0時代下設計院的真實生產需求及解決方案
時間:2019-09-23 09:40:12 作者:浦實 來源:原創文章 閱讀:4196內容摘要:綠色建筑發展至今已經近20年,期間甲方、設計院、咨詢方、軟件企業、建材企業、物業管理、其他第三方相關機構互相磨合,互為支撐,都在各自領域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和價值。在已經到來的中國綠色建筑3.0時代開篇,作為業內最為負責任的綠色建筑綜合服務性質的集團公司,在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綠建之窗有責任、有義務、有擔當幫...
前言:綠色建筑發展至今已經近20年,期間甲方、設計院、咨詢方、軟件企業、建材企業、物業管理、其他第三方相關機構互相磨合,互為支撐,都在各自領域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和價值。在已經到來的中國綠色建筑3.0時代開篇,作為業內最為負責任的綠色建筑綜合服務性質的集團公司,在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綠建之窗有責任、有義務、有擔當幫助業內尤其為中國設計行業梳理面臨的問題、提供工作重點以及解決方案,以正視聽。綠建之窗所表述之內容力求求真務實、不夸張不污蔑、誠意通過自己全部的綠建經驗、準確的數據為業內提供自己最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也歡迎行業專家來電斧正:13693161205(微信號)浦實。
一、綠建時代大背景
2019年是非常重要的年份,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19)已于8月1日正式實施,代表著我們中國的綠色建筑將進入一個3.0全新的時代,政策的頒布不僅僅是代表一個新規范的誕生,回顧近年中國的綠建設計發展步伐、細讀綠建標準的章節我們清晰的發現,綠建3.0時代對設計院的綠建生產提出了包括項目生產模式、人員基本素質、技術軟件儲備等多方面“質”的改變。山東、陜西、山西、江蘇等各10個省市住建局在8月1日后,陸續發文執行新國標,同時海南島、上海等地結合本地情況,或給出后續政策時間表,或結合本地情況出臺了相應審圖評審文件。整個中國設計界將在未來1年內的綠建生產環節進行強勢轉型升級。
二、設計院傳統生產模式及其短板
中國綠建自2006年第一版綠建標準開始,各個設計院及相關機構就開始了漫長的磨合期,在這個過程中似乎設計院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綠建生產模式。
1、全外包:和第三方咨詢等機構合作。中國設計院受傳統體制及生產模式習慣,長久以來并未形成從高校至設計院實際應用的綠建人才體系。設計院迫于市場的強條需求,不得已進行綠建項目外包,也成為大部分設計院解決問題的首選。但隨著近幾年綠建施工圖審查迅速嚴格話,外包的成本與日俱增,且掙不到經驗。常規工作與大額的成本支出成為壓在大部分設計院心頭的一塊頑石。2、半外包:本院主導,部份報告和第三方咨詢等機構合作。中國設計行業的精英領域數量眾多,在平衡多方性價比(主要是投入產出比)后,不少設計院會將一些本院還未購買相應軟件,或者自己做耗時大回報少的綠建小項目進行外包。從綠建咨詢角度看,如果有豐富的綠建經驗,對于相應的分點的舍取拿捏準確,這部分成本是不用過多占用生產時間的那么缺少豐富的經驗及長期的顧問就成為其發展必要因素了。3、獨立完成:本院軟件與人才配置足以支撐常規綠建工作。能以第三種模式完成綠建生產的可謂設計行業中精英中的精英,通過何種方式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再次提高自身效率,優化大院內部綠建所和各綜合所的綠建生產關系和流程,成為這些大院關注焦點。4、其他(私活)概不論述。
小結:設計院的傳統綠建生產模式發展至今有迫于無奈的因素,伴隨新國標的實施,設計院迫切需要改變。采用性價比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法理清生產障礙;對團隊全員進行系統培訓及案例經驗細讀;找尋終身綠建顧問以隨時協助解決生產問題;能大幅度優化各專業配合優化綠建所及綜合所生產關系等就成為現在中國設計院一直想解決的焦點與難點。
三、中國綠建3.0時代新標準對設計院的真實需求
影響:以人為本的硬核改變了評價體系的構架,對于之前還沒有自己獨立做過綠建項目的設計院來講,從零起步到可以獨立完成無疑是個巨大挑戰。如何解決人才需求問題?
第二,重新定義綠色建筑術語,不是單純地從“四節”方面來強調,現在保護環境和健康舒適的空間是互相平衡、互為組成的一個綜合性的概念。
影響:綠建術語的改版不僅僅是定義的變化,更是對多專業提出了綜合性的要求,以往只需要建筑專業扛旗的模式,在新規范面前已經不適應,多專業的技能培訓絕不能成為綠建生產環節的絆腳石。如何解決多專業協同提供培訓問題?
第三,重新設定了新的評價階段,設立基本級。是國家強制性規范的一些強制性要求,這是國家強行推廣的。
影響:基本級是國家強制性的項目等級,雖然不屬于正式綠建標識范疇,但已經包含了數量眾多的綠建控制項。原先非常多設計院認知中“配合甲方的需求做綠建”的思維模式就此可以退出歷史舞臺。綠建常規性生產工作就在當下。如何解決設計院生產常規綠建工作?可否通過軟件方式迅速解決?
第四,優化了評分的方式,帶給設計院更直觀的綠建。
2006版,綠建標準采用調控法,對于不同星級滿足條文數進行把控統計;2014版考慮不同條款的重要性不一樣,規范給與權重概念;2019版則變成絕對分值累加法,所有的分累計既得總分。
影響:總條數的減少,控制項的大幅增加,增大了設計院綠建中得分難度。針對不同的項目采用最為合理的綠建技術,是建立于有大量綠建項目累積的綠建經驗上的,缺少足夠綠建經驗的支撐成為設計院在新規中取分的硬傷。如何解決經驗匱乏的問題?
第五、分層設置性能的要求,提高了綠色建筑的性能水平。
提高了綠色建筑的性能,推進綠色建筑的高質量發展。更新和提升了建筑在安全耐久、節約能源、節約資源等方面的性能要求,提高和新增了對室內空氣質量、水質、健身設施、垃圾、全裝修、全齡友好、服務等方面以人為本的要求。
影響:性能參數的提高,直接牽扯建筑建材、構件尺寸、設備選區等相關元素的改變,個別的會影響標準的改變。對于新的判定標準,設計院又將有一個痛苦的適應期。如何快速解決規范性能提高所帶來的計算問題?
第六、一星、二星和三星的要進行全裝修
產品的質量應該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而且全裝修的具體的規定里面我們是針對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做了一個區別的對待,像住宅建筑要求我們內部的墻面、頂面、地面全部鋪貼完畢,廚房、衛生間要安裝到位,這是對住宅建筑的要求。對于公建來講,從交付到出租這個期間全部鋪貼粉刷完畢,水暖電全部安裝到位,達到全裝修的要求。設計院是否有室內專業相關人員也會成為考量的一點。
四、身處過渡期及未來3.0時代中設計院的必然選擇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傳統設計院的生產模式已經成為阻礙設計院健康有序發展的瓶頸,適應市場真實需求而合理進行改變升級,才是設計院當下乃至以后領導層考慮的重中之重。接下來,筆者將于近期陸續更新破解之道,供業內同僚交流探討。
1、破解最適合生產的軟件真空之痛
2、破解多專業合作之痛
3、破解經驗匱乏之痛
4、破解缺少綠建技術支持之痛
5、破解缺少專業綠建合作伙伴之痛
本篇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綠建之窗,作者浦實。
合作、咨詢、交流電話:13693161205,浦實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