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中海千燈湖花園一期住宅---一星
時間:2013-08-15 13:25:16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599內容摘要:項目編號:綠色建筑設計標識項目名稱:佛山中海千燈湖花園一期住宅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09年12月1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0年9月30日(計劃)開工時間:2010年3月15日(計劃)竣工時間:2012年12月1日二、工程概況1、本項目...項目編號:綠色建筑設計標識
項目名稱:佛山中海千燈湖花園一期住宅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住宅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09年12月1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0年9月30日
(計劃)開工時間: 2010年3月15日
(計劃)竣工時間: 2012年12月1日
二、工程概況
1、本項目為中海千燈湖花園一期住宅項目,工程性質屬于超高層住宅;
2、工程投資為:169566萬元;
3、總用地面積:33035.32 m2;總建筑面積234933.97m2,地上163794.23 m2,地下66070.64m2,其他建筑面積5069.1m;
4、本項目共建有7棟超高層(42、44層)住宅6主體結構形式均為“剪力墻”結構;
5、開發和建設周期:2.8年;
6、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本項目定位為綠色生態住宅建筑,務求建成為環境良好、健康舒適、能l與資源消耗較低的居住小區,通過采用綜合優化設計、適宜的綠色技術、施工控制及運營管理等措施,達到綠色建筑環境友好、增量投資少、維護費用低的目的。小區在設計階段即按照綠色建筑國家一星標準進行規劃設計,目標是整個一期工程共7棟住宅樓全部達到《綠色建筑評價規范》一星的要求。
7、為實現一星目標,項目在設計過程中解決了如下技術問題,包括:還圍護結構的50%的節能優化設計;利用模擬軟件對室內自然通風環境和室內自然采光環境進行分析,根據模擬結果優化戶型設計,保證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臥室、起居室、書房樓板鋪設5厚減震墊的樓板隔音技術;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系統;設置雨水收集回用系統,收集建筑屋面、道路、綠化滲透的措施的雨水,處理后作為小區綠化澆灑、車庫沖洗及道路沖洗等水源,達到合理利用非傳統水源、節約投資及運營成本的目的。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本項目位于佛山市南海區,用地呈一直角梯形,現狀為空地,其用地邊線東、南、西邊界分別與燈湖西路、海七路、南海大道城市交通道路相鄰,五勝河自西向東從項目北面穿過。本地塊屬于政府出讓土地,規劃用于住宅建設用地,佛山中海千燈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招標獲得了該地塊開發權煌ü開發建設,把該地塊建設成為一個將綠化景觀、與建筑融為一體的居住群。
項目總設計住戶總計為713戶,按照3.2人/戶計算,人均用地指標為14.5m2,滿足要求。
一期住宅地塊的規劃綠地率均為37.9%,千燈湖花園小區建設有幼兒園,以及商鋪、餐飲、社區文化室、服務站、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并且小區周邊有千燈湖公園、桂江小學、實驗小學等公共配套。根據環評報告測試結果,本項目周邊噪聲均可達到2類區標準限值要求。本項目住宅建筑0據項目地形進行合理布局,地塊中部具有大面積的景觀湖、五勝河自西向東從項目北側穿過,經過采用Phoenics軟件模擬分析,區內自然通風狀況良好,建筑物周圍人行區距地1.5m高處的風速為:<3 m/s,人行區域的風速放大系數不大于1.2。
本項目采用喬、灌、草結合構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平均每100m2綠地面積上的喬木數為5.5棵。出入口500m內包括桂01、佛山276t佛山202、113、203、206、208、210公交線路,機動車停車位數量為1992個。室外地面面積為26131.78㎡,其中綠地面積12527.16㎡,植草磚(鏤空面積大于等于40%)面積1371.4㎡,共計透水地面面積13898.56㎡。同時,在綠地內鋪綠地暗溝排水(軟式透水管),排除地下車庫頂板上的滲透雨水,就近接入相應的雨水檢查井,匯合后排放至雨水收集系統。計算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為53%。地下建筑面積為 66070.64㎡,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950%。本項目原有用地無可利用舊建筑。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建筑朝向根據地形進行布置,包括主要為南北朝向,戶型采用南北朝向設置,有利于建筑采光和自然通風,保持室內良好的室內環境。填充墻體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朝向剪力墻采用20~50厚玻化微珠無機z溫砂漿內保溫系統,屋面采用35厚擠塑聚苯板倒置式屋面,外窗采用普通鋁合金LOW-E中空玻璃(6LOW-E+9A+6),所有單體建筑熱工設計指標均滿足《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廣東省實施細則>》的規定性指標要求,各朝向窗墻比均小于節能標準的限值要求。
2#、4#、6#、8#棟住宅按夏季供冷工況設計采用戶式冷暖型中央空調,采用環保制冷劑R410a作為制冷工質。本空調系統采用有線遙控+無線遙控實現房間單獨控制,但同一系統必須設定一主控面板或遙控負責切換制冷、制熱模式,系統內各末端只能同時制冷或制熱。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開啟室內任意室內機進行采暖和制冷,同時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室溫。風冷熱泵型變冷煤流量多聯機組綜合性能系數IPLV最小值為3.54,達到《多聯式空調(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21454-2008)中的2級節能產品的要求。
住宅照明選用節能熒光燈;車庫用熒光燈;塔樓公共區及樓梯間用節能熒光燈。公共場所根據使用的不同特點和要求,采用了一燈一控、多燈一控、隔一控一或分區控制的方式進行控制,能按需要開啟照明燈數;樓梯間、走廊等處的照明燈采用聲光控開關(或定時開關)控制,做到人走燈滅;室外照明燈采用程序控制,可按照預先編制的程序,在節日和平時采用不同的照明方案,光電自動(或定時)開關控制,使燈具能根據天氣的明暗程度自動開啟或熄滅。電梯采用節能電梯。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本項目在規劃階段制定了詳細的水系統規劃方案,通過水量平衡計算確定了非傳統水源利用的規模,以及充分利于大型人工湖收集區內全部雨水進行調蓄并在地下室設置120m3的清水池蓄水。
本項目采用大面積綠地和透水地面,采用了雨水滲透管以減少雨水外排,計算綜合徑流系數為0.43。本項目住宅內各用水點均采用節水器具和相應的節水措施,具體包括兩檔沖水節水器具、雨污分流、變頻調速分區供水等。
本項目雨水系統以湖體為核心,然后經雨水回用泵房處理,使其水質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的標準。水處理系統具有如下工作模式:通過過濾,添加混凝劑,消毒劑處理f的回用水進入清水池(鋼筋混凝土水箱)綠化用水時,直接啟動變頻泵組,經處理后的雨水直接進入雨水管網實現綠化澆灑及道路廣場沖洗。
本項目的雨水主要用于人工湖補水、綠地澆灌、道路沖洗和地下車庫沖洗等,雨水的實際可利用量達到10833.3t,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為3.45%。本項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設備投資約 20 萬,土建費用為 10萬,總計30萬元。 本工程s有效利用水資源為主要目的,其效益主要體現為經濟效益。 雨水處理站投入運行后可減輕小區公共用水費用。根據處理成本( 0.6 元/m3)及自來水水費(3.0 元/m3)可以得出:每回用1噸雨水可節約水費 2.4 元/m3。約9年可收回全部成本,經濟性顯著。
根據綠化噴灌系統選擇的要求,由于本區域為住宅區(非重點景觀區域),為貫徹綠化澆灌節水原則,草坪和灌木:用微噴灌,采用旋轉型微噴噴頭,配合地插,并帶有起始角記憶功能;喬木采用涌型噴頭灌溉(因場地限制,不能采用微噴灌的,采取移動噴灌節水灌溉方式,采用人工使用專門設備進行綠地灌溉)。
由綠化專業管理人員根據現場綠化狀態和植物需水要求,環境氣象等參數實際控制綠化噴灌強度,并制定合理的綠化澆灌制度,避免出現過度灌溉的現象,達到節約綠化澆l用水的目的。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本項目外形相對簡約,除屋面采用局部鐵藝裝飾以及略高的女兒墻外,建筑基本無裝飾性構件,裝飾性構件的造價為185.35萬元,工程總造價為 32,308.38萬元,裝飾性構件造價占工程總造價比例為0.6%;遠低于總造價的2%,因此符合要求。
本項目所有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
本項目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有建筑材料總重量的比例為11.4%,滿足大于 10%的要求。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根據《佛山市南海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一五”規劃》(2006.12)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項目所在區域為居住、商業、混雜區,屬2類聲環境功能區,而燈湖西路和南海大道為城市主干路,其兩側區域屬于4ao聲環境功能區。測試值為地塊紅線周圍布設的8個監測點數據平均值,滿足4類標準要求。為減少交通噪聲對本小區居民的影響,小區住宅樓外窗全部安裝LOW-E中空隔聲玻璃窗戶,隔音量在33dB以上,并種植一定厚度的高大喬木等樹木,以起到吸音隔聲,美化環境,減小周邊環境對本小區的影響。建筑結構為剪力墻結構體系,外墻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內墻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朝向外墻采用無機保溫砂漿(玻化微珠Ⅰ型)厚度為20~50厚。起居室、臥室、書房普通層間樓板采用5厚減振墊板,建筑隔聲性能較好,滿足相關的隔聲要求,具體計算可見隔聲計算報告。設備安裝隔聲墊等降噪措施,減少設備噪聲對住宅區域的噪聲影響。
本項目位于夏熱冬暖南區,自然通風和室內自然采光對室內的舒適性起著關鍵性作用,并且非常有利于建筑的節能,因此本項目從方案設計時將自然通風和室內自然采光作為重點的被動式節能措施設計,主要措施包括:1、住宅全部為板式結構,單體均南北通透、起居室、臥室均坐北朝南,能實現南北對流和充分利用穿堂風。2、對于進深較大的房間,如起居室等采用雙側采光。3、外窗基本采用平開式,不僅氣密性好,而且可開啟面積大,所有房間的開啟面積與房間面積比基本在8.9%、窗面積與所在房間的面積比均大于15%。經過模擬分析,本項目住宅所有戶型均能實現良好的室內自然通風和各戶型自然采光特性良好,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的相關要求。
本項目填充墻體采用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東、西朝向剪力墻采用20~50厚玻化微珠無機保溫砂漿內保溫系統,屋面采用35厚擠塑聚苯板倒置式屋面。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屋頂內表面最高溫度為35.59℃;東外墻的內表面最高溫度為35.20℃;西外墻的內表面最高溫度為35.37℃,均滿足隔熱廄蟆
本空調系統采用有線遙控+無線遙控實現房間單獨控制,但同一系統必須設定局骺孛姘寤蛞?馗涸鵯謝恢評洹⒅迫饒J劍系統內各末端只能同時制冷或制熱。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開啟室內任意室內機進行采暖和制冷,同時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室溫。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本項目管井均設置在公共部位,具有公共施工功能的設備和管道均設置在公共部位。
本項目達到《居住區智能化系統配置與技術要求》中的基本配置要求,主要設計內容包括:通信電話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系統,安全防范系統和設計管理與監控系統。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0-12基于全生命期的既有建筑改造碳排放統計分析及效能提升研究
-
09-04高端住宅項目(LEED/WELL)若干案例
-
06-08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天津朗泓園(臨海新城08-05-24地塊住宅項目)1~17號樓及地下車庫
-
05-12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北京市定福家園北里3號院1~3號樓
-
10-08“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11“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03高標準綠建三星住宅好在哪?朝陽壹號教科書式深度解讀
-
08-01綠色建筑實踐案例——秦皇島“在水一方”
-
06-23【呼和浩特】巴比倫花園(新華聯雅園) (二星級)
-
06-04【北京】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 居住項目B45地塊、B57地塊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