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盡快建立并完善建筑能效評價體系
時間:2013-11-12 11:29:05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1118內容摘要:【導讀】:在近日召開的上海市建筑節能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研討會上,中德雙方的建筑專家都認為,節能建筑需要長期專業設計的經驗,需要專業的施工,也需要一套完善的監控制度。呼吁盡快建立并完善建筑能效評價體系。上海一些號稱節能綠色建筑,在實際使用后發現,能耗不降反.。令人遺憾的是,類似的“...【導讀】:在近日召開的上海市建筑節能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研討會上,中德雙方的建筑專家都認為,節能建筑需要長期專業設計的經驗,需要專業的施工,也需要一套完善的監控制度。呼吁盡快建立并完善建筑能效評價體系。
上海一些號稱節能綠色建筑,在實際使用后發現,能耗不降反升。令人遺憾的是,類似的“浪費大戶”并非個別。更為尷尬的是,國內目前測試建筑是否節能的“權威部門”,都還沒有e確。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建筑節能領域存在過度追求高新技術,忽視實際應用需求的趨勢,直接導致一些項目淪為新技術的低效堆砌,值得警惕。
節能建筑成了“浪費大戶” 上海一幢辦公樓設計時,簡單照搬了德國高標準圍爐結構節能設計,保溫性能和氣密性很好,卻沒有充分考慮到本地氣候特點而加強通風設計。建成后發現,這幢幾乎開不了窗的大樓,在室內溫度過高時無法快速排出1量,只能靠空調降溫。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一棟老年公寓。那里每棟樓都裝上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恒溫循環,燃氣輔助加熱,保證打開水龍頭就有熱水。沒想到老年人使用熱水量很少,設備很多時候空轉,單位能耗飆升。有關機構近期調查了全市60多個掛“示范”牌的綠色建筑,結果“非1不理想”,有的建筑配備了很好的太陽能熱水泵,之前運行良好,由于換了物業公司,管理人員不會用,就此成了擺設;有的項目設計科學,建成后才發現太陽能板放置的地方完全被隔壁房子陰影遮擋,形同虛設。據業內人士透露,2008年至今,上海獲得綠色設計標識的項目中,僅5個獲得運行標識,這意味著僅1/17不到的項目在實際運行中達到節能指標并通過評估。對此,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專家田煒直言,沒有一項節能技術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不是越新越好,越貴越好。曾參加“上海•德國生態建筑展”的德方建筑專家聞浩南坦率表示,如果以德國標準來看,上海目前部分“節能建筑”,存在設計、用材、施工方面的缺陷,“幾年以后,這些建筑不但不能達到節能效果,使用壽命也會縮短。”
節能建筑質量監督“經驗不夠” 上海市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總站曾對全市36個建筑節能施工項目進行抽查,檢查表明,保溫砂漿質量不容樂觀,其中無機保溫砂漿、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抽檢合格率僅為50%,遠低于本次監督抽檢平均合格率,不合格的產品中主要技術指標導熱系數全部不符合標準要求。存在的問題諸如:部分施工、生產單位未嚴格執行上海市建設工程規范《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GJ08-113-2009);部分施工采購使用不符合設計文件要求的保溫材料,而監理單位也未嚴格把關;產品包裝標識混亂;部喚ㄖ節能材料生產單位未按標準要求標注產品性能等級、使用技術要求和產品貯存說明;部分被查工地所使用的保溫板外包裝未按產品標準要求標注板材的燃燒性能等級;部分膠粘劑和抹面膠漿外包裝上無生產企業名稱、無水灰比、無生產日期、無有效貯存期、無產品批號。一些德國專家懷觶目前上海一些采用先進技術的“節能建筑”,在他們的眼中并不達標。聞浩南在參觀了上海很多節能建筑后,遺憾地指出,上海在節能建筑的質量監督方面“經驗還不夠”,“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節能建筑的施工缺乏統一的要求。”即便使用優質節能材料,如果在設計、施工中存在問唬建筑物依舊無法節能。
聞浩南指出,“節能標準”中的一些系數,并不針對整棟建筑物。“比如安槐N虜恪⒔諛苊糯暗齲即便使用的材料是達標的,但萬一設計時欠缺考慮,施工中不謹慎,就會影響到建筑物的節能效果。” 在上海市建筑節能技術創新及推廣應用研討會上,中德雙方的建筑專家都認為,節能建筑需要長期專業設計的經驗,需要專業的施工,也需要一套完善的監控制度。“否則,你說你的好,他說他的好,無法比較。”
據了解,在德國,消費者購買住宅時,開發商必須>咭環縈扇ㄍ部門出具的“能源消耗證明”。而在中國,連測試建筑是否節能的“權威部門”,目前都未發育成型。同濟大學綠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譚洪衛指出,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并完善建筑能效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應是全過程的管理,從建筑設計、建設、運營等各個環J占大量數據,科學測算評估建筑實際的節能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 相關文章
-
-
11-12《綠建設計評價軟件》更新上海地標版本2021年11月
-
02-21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關于2020年度第一批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的公示
-
01-08關于加強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管理工作的通知
-
01-04《上海綠色建筑發展報告(2019)》編制工作正式啟動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2-20廣東省綠色建筑新國標項目實戰型VIP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
12-05“新標準”讓建筑更“綠”
-
11-29千億級規模的商業紅海如何破局?世環會旗下民用板塊呼之欲出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