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徐偉:零能耗建筑在中國發展的技術途徑
時間:2014-01-06 12:04:39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536內容摘要:【導讀】:零能耗建筑發展背景是從發達國家過來的。全球由于建筑消耗全球能源的40%,給能源安全、能源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因此在歐美發達國家2000年以后陸續提出發展零能耗建筑的路線圖,目的就是有效、大幅度地減少建筑能源消耗。近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節能與環境研究院院長、中國建筑金屬...【導讀】:零能耗建筑發展背景是從發達國家過來的。全球由于建筑消耗全球能的40%,給能源安全、能源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因此在歐美發達國家2000年以后陸續提出發展零能耗建筑的路線圖,目的就是有效、大幅度地減少建筑能源消耗。近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節能與環境研究院院長、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輻射供暖供冷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徐偉先生指出我國零能耗建筑的三個特點。
零能耗建筑發展背景是從發達國家過來的。全球閿誚ㄖ消耗全球能源的40%,給能源安全、能源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因此在歐美發達國家2000年以后陸續提出發展零能耗建筑的路線圖,目的就是有效、大幅度地減少建筑能源消耗。近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節能與環境研究院院長、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輻射供暖供冷委員會專家組組長徐偉先生指出我國零能耗建筑的三個特點:
第一,和外界是什么關系,跟電網的關系。
第二,是建筑類的各類能耗加起來的零能耗。
第三,要轉化成一次能源,燃氣壁掛爐是燃氣,電采暖是電,集中供熱是熱,它們必須在一次能源下去比才能比出消耗的多和少。
另外,計算周期是全年的平衡。目前全世界邁向零能耗的建筑基本鱸詒卑肭潁南半球主要是澳大利亞,基本上是發達國家,而且主要是跟供暖有關系。
中美韓國零能耗建筑項目概況
美國近十年建設的最具影響力的項目就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其零能耗建筑外形很大,有能源的目標,即現有的技術手段它能夠達到建筑的能源消耗是盡可能的最小。
韓國將近1.5億人民幣建一個高層的零能耗建筑。各個技術組成,包括門窗,供暖供冷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外圍結構的保溫,綜合起來實現了零能耗建筑。需要注意的是,零能耗建筑現在是泛指,也包括純零能耗建筑,也包括近零能耗建筑。這里有很多技術在這里展現,很多企業的未來往那開發專項。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正在中美節能項目合作框架下,建設一個節能辦公樓——當今建筑節能最先技術和最實用的技術在這個樓里都有示范和展示。涉及到的技術有很多,太陽能技術、輻射供冷技術,二層三層用不同的輻射供冷技術,既有意大利輻射板,又有國內濾網,包括空氣處理解決PM2.5的一系列,光這個樓傳感器達到一千多個傳感器。這是外形,光伏體系,可再生能源技術等。應該說我們這個樓是在前期其它有關單位做過節能示范基礎上吸取有益技術和經驗做了一部分提升,是迄今為止國內應該是先進的,在世界上也是有位置的。
零能耗建筑如何在中國發展
怎么去把歐洲被動式住宅,也叫零能耗住宅怎么到中國進行移接?秦皇島的“在水一方示范工程”是一個被動式住宅,它要達到的程度基本指標就是采暖能耗6年的單位平米的能耗要低于15千瓦小時,全年的整個建筑能耗,包括供冷,家電,炊事能耗低于150千瓦小時,現在我們的建筑是什么水平?北京地區普遍水平即使達到65%標準基本采暖能耗80千瓦小時,有的高于100千瓦小時,有的低60千瓦小時,這要求要大幅度減少采暖能源消耗。
輻射供暖供冷在零能耗建筑里,或者接近零能耗建筑里大有施展才華的天地。有人提出來 京華北地區都做被動式住宅,那北京采暖能耗不就是極大程度下降,PM2.5就迎刃而解了?這當然需要資金、技術、人才,也不是這個樓隨便就建起來的,但是它展示了我們發展的方向。這棟樓往哪推,往東北、南方推能不能推,又是未知數。我們目前在青海做試點,因為青海太陽能豐富, 海能源又相對短缺,所以怎么在青海選若干棟樓能夠實現被動式住宅,或者零能耗,對我們產業產生的根本性的變化那就意義太大了。
中國零能耗建筑技術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準確建筑負荷及能耗的預測,這是做好零能耗建筑一個關鍵環節,做小了也有問題,但一般不會小,做大了根本就實現不了零能耗,而且它跟控制是連在一起的。
第二,被動式住宅建筑設計降低負荷,南方為什么供暖負荷大?是因為保溫差,能耗高。
第三,高性能建筑能源系統,我們供暖系統就屬于這一類,叫高性能的能源系統。
第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設計必須要實現。
第五,零能耗運行策略,這種建筑即使建成了它也有一種運行策略的改進提高,傳統集中供熱的模式,控制方式都要改變。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關文章
-
-
02-25【邀請函】第六屆廣州國際非開挖技術、海綿城市暨地下管線管廊展覽會
-
11-16工業節能降碳技術設備廠家 共聚2022中國國際低碳產業博覽會
-
11-15【通知】關于舉辦2021(線上)中國房地產綠色建造技術應用創新發展論壇暨第十四屆總工之家(CTO)學術年會的通知
-
09-17【邀請函】第十九屆上海國際保溫材料與節能技術展覽會
-
06-25關于修正《珠海市綠色建筑隔聲應用技術指南》部分內容的通知
-
01-17【江蘇】關于組織申報2021年度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獎補項目通知
-
01-09【江蘇】關于組織申報2021年度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獎補項目通知
-
01-02【備案】關于發布《廣東省建筑節能協會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服務單位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