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熱島效應”的危害及其緩解措施
時間:2014-01-31 21:10:17 作者:www.dlfzw.com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8083內容摘要:(1.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廣東廣州510650;2.廣州市城市排水監測站,廣東廣州510655)摘要闡述了城市熱島效應的特征、成因和危害,介紹了幾種熱島效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析了緩解廣州市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旨在為減輕熱島效應對城市的危害提供服務。關鍵詞熱島效應城危害措施...(1.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廣東 廣州510650;2. 廣州市城市排水監測站,廣東 廣州510655)摘要 闡述了城市熱島效應的特征、成因和危害,介紹了幾種熱島效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析了緩解廣州市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旨在為\x00輕熱島效應對城市的危害提供服務。關鍵詞 熱島效應 城\x00 危害 措施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exp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and the harm on peopl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effect of the heat island.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are introduced to decrease the effect of heat island. In addition, we analysis the measurement to alleviate the effect of heat island in city.Keyword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City Hurt Measure1 熱島效應概況1.1熱島效應及其特征城市熱島效應就是一種城市市區氣溫比郊區高的現象,在近地面溫度圖上,郊區溫度變化很小,而城區氣溫則很高,就象突出海面的島嶼,由于這種島嶼代表高溫的城區,所以被稱為城市熱島效應,它具有以下特征(1)人為因素干擾強烈。隨著城市規模(人口、面積、建筑高低與集中程度)的迅速擴大,城市的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2)熱島效應具有季節性。冬、春季是一年中熱島發展最強的季節,夏秋季節減弱。(3)熱島效應受天氣影響顯著。不同氣候背景、不同天氣狀況下的熱島強度不同。在小風、晴天或少云的天氣下,熱島發展強烈,而陰雨天或風大時,熱島效應減弱。1.2城市熱島效應的形成原因城市氣候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城市熱島效應。城市“熱島”現象是多種因子綜合作用的結果。造成熱島效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地表被覆無機化。越來越多的地表被建筑物、混凝土和柏油所覆蓋,熱容量大,反射率小,能有效地儲存太陽輻射熱;綠地和水面減少,蒸發作用減弱,大氣中的熱量難以消化。二是人工排熱器增加。大城市里商場林立,商業街越來越多,這些地方建筑密集,熱量不易散發;人口集中,風扇、空調的功率更是驚人,能源消耗大。城市中心和邊緣的工廠生產,機器不斷地排放出大量的熱能。城市的交通工榷際且桓齦齟蟮納⑷繞鰨在各種人為的散熱源中,來自工廠、家庭爐灶、冷氣、采暖等固定熱源的熱量約占3/4,而汽車、摩托車、電車等移動熱源散發的熱量約1/4。都市越大、現代化程度越高(高樓、大廈、柏油路和水泥路越多),熱島效應就越明顯。熱島效應是城市化進程的副產品。1.3“熱島效應”的危害首先,酷熱天氣的增加給人們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影響,損害人類身體健康,甚至造成一些人因中暑而死亡;其次,“熱島現象”加劇了大氣污染,城市地面散發的熱氣形成近地面暖氣團,將城市煙塵流通受阻,形成對人體有害的“煙塵穹隆”;再次,“熱島效應”造成局部地區水災,城市產生的上升熱氣流與潮濕的海陸氣流相遇,會在局部地區上空形成亂積云,而后降下暴雨,每小時降水量可達100 mm以上,從而在某緄厙引發洪水,造成山體滑坡和道路塌陷等。此外,“熱島現象”還會導致氣候、物候失常。廣州近年出現木棉早開、芒果秋實等現象就是“熱島現象”所致。2 研究熱島效應的目的意義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對于監測與評價城市環境質量、進行城市綠地調查與規劃、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大都市都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有研究表明,廣州市的熱島效應有明顯增強的趨勢,不僅熱島效應的分布面積有十分明顯的增加,而且熱島效應的強度亦明顯加大。通過對廣州市熱島效應的有關研究,積極尋找緩解熱島效應的有效途徑,對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提高市民生活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 熱島效應的研究概況與研究方法目前,熱島效應得到國內外廣泛的研究[1~3]。早在19世紀初,Howard(1818~1833)在研究英國倫敦城市氣候時,就論述了城市熱島情況,并認為熱島強度白天小,晚間大,冬天大,春天小。Duckwort等(1954)曾觀測到SanFrancisco熱島強度達10℃,有些學者認為夏季的熱島強度大,Landsberg(1956)認為熱島效應是每天變化的,同城市大小成正相比。Sundborg(1951)認為,熱島強度隨風速增加而減低。我國濟南市的熱島效應也呈夜晚強于白天,秋冬季節強于春夏季節。鄭州城市熱島強度年平均為1.9℃。從季節變化上看具有冬、0季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的特點[4]。風向是影響上海市區熱島效應范圍和強度變化的最主要氣象因子[5]。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有以下4類。第一是通過城市和郊區的歷年氣象資料的分析來研究城市熱島的動態和現狀[6,7]。第二是通過遙感衛片、航片資料,通過計算機技術,解釋熱島特征[8,9]。第三是通過建立-學模型,進行數學模擬[10,11]。第四是通過布點觀測[112,13]。布點觀測又可分類三類,一是通過探空氣球,可以得到包括熱島垂直結構在內的現狀和變化動態;二是通過小氣候觀測儀、人工布點觀測;三是通過用汽車等交通工具進行流動觀測,一般是往返觀測。另外,遙感技術已經在廣州市區的熱場和熱島效應信息處理中得到應用[14]。監測人員運用衛星監測系統獲得熱島分布圖,并對地面做實地調查和地面觀測,進行人工熱源的調查和定位,城市下墊面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實地勘察等。4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4.1機動車尾氣治理(1) 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強化機動車排氣污染的管理。在全市公交汽車和出租小汽車推廣液化石油氣,全面安裝尾氣凈化器,減輕汽車尾氣污染。依法加強對新生產機動車出廠排氣達標管理。強化在用機動車監督管理。對于排氣不達標的車輛,強制治理。推廣使用無鉛汽油,發展清潔能源(電能、天然氣、液化氣)的機動車,擴大清潔能源汽車在城市公共交通使用。(2) 廣州市汽車尾氣排放將實施歐Ⅱ標準。目前,我國汽車排放標準基本采用的是歐洲標準體系。歐 II標準對改善廣州的大氣質量狀況至關重要,歐 II標準對汽車尾氣的排放要求更加嚴格,比歐 I標準減少將近一半的尾氣排放,輕型車平均可降低50%的污染物排放,柴油車平均可降低20%~30%的污染物排放。實施機動車歐Ⅱ排放標準,即從新車源頭上控制尾氣污染。(3) 完善城市道路網,構建大容量、無污染、全立交快速交通系統。首先,更新城市交通觀念,積極發展大容量、快速公交車、地鐵,提高公共系統的運輸效率,合理地規劃設置公交線路、站點,布局交通樞紐",使站、車、人流合理銜接;其次,研究城市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技術,建立交通中心控制指揮系統,在全市各主要道路路口建立自動監測網點,設立智能化的交通信號,提高交通容量。再次,加快城市道路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拓寬道路,疏通瓶頸,實現交通運輸快捷,暢通無阻。最后,"好道路兩側的綠化、美化工作,充分發揮植物吸收機動車排氣污染物,凈化環境空氣的功能。(4) 逐步完善機動車排氣污染監督管理體系,建立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部門協調分工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實施對車輛定型、生產、進口、使用的全過程污染監督管理,完善車輛報廢制度,嚴格汽車年檢年審制度,按規定報廢或淘汰的車輛,立即予以堅決報廢,以提高在用車總體裝備水平,改善大氣環境質量。4.2限制大氣污染物排放(1) 減低氮氧化物的方法有:低負荷燃燒,適宜的燃燒空氣比,二次燃燒,水或蒸氣噴射d。(2) 減低二氧化硫的方法有:使用含硫量少的燃料,使用干式或濕式脫硫設d等。推行煤炭洗選加工,控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污染。嚴格控制高硫高灰份煤炭的開采和推行煤炭洗選是減排二氧化硫的重要措施,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標準,使其逐步達到或高于治理成本,促使排污企業積極增加投入,主動治理污染。(3) 減低有機化合物(VOC)的方法有:防止有機化合物從儲存容器中泄漏,不使用含有機化合物的油墨,安裝適當的排氣處理設i等。(4) 禁止在新、改、擴建和技改項目中使用淘汰的工藝和設備,超過限期i,要堅決取締。要繼續取締、關停小造紙、土法煉鉛鑄、土法煉焦、土法煉缽、煉硫磺等污染嚴重的工廠企業。用靜電除塵或袋式除塵器取代旋風除塵器、水膜,使水泥廠、電廠等企業粉塵除塵效率達到80%,這些措施是解決當前煙塵污染的重要技術。(5) 工廠外遷,也可緩解熱島效應。廣州市海珠區的工業大量外遷后,熱島強度明顯降低。(6) 完善環境監督管理制度首先,將排污總量指標分配到排污單位,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使排污單位明確各自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對污染源排放總量實施有效控制。其次,進一步加強城市煙塵控制區的監督管理,提高建設煙控區的標準和監測頻率,配備煙塵總量計量裝置。加強對除塵器等環保設備的制造、安裝和使用的監督管理,加快淘汰各種低效除塵器和原始排放濃度高的落后鍋爐。最后,完善城市大氣污染控制的法規和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環境執法力度。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序,提高執法水平。加強公眾和新聞媒體在揭露和報道違法行為方面的監督作用。加強環保部門能力建設,強化環境監督管理。4.3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目前,全球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若把這個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美國、德國的水平,即把全球每年143億t標準煤的消耗降低10%,即可少消耗14.3億t標準煤,可向大氣少排放41.87 EJ的廢熱。減少和減輕熱污染的有效辦法是節約能源和直接利用太陽能。最有廣泛使用前景的是太陽能利用技術,它主要是通過特定的構造和材料來利用太陽能,應用范圍相當廣泛,而且不產生任何熱污染。大力發t天然氣、水電、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清潔能源,發展清潔燃料公共汽車和電動公共汽車,汽車、發電等“排熱行業”都在加緊開發新的能源和采取節能措施,號召有效利用工廠排出的熱能,提高空調系統、能源消費機器的效率,積極利用國外油氣資源,努力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t重;在適宜地區大力發展沼氣、節能灶、太陽能、風能等,改善能源結構;實施“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改善能源布局。工廠要有效地回收排出的熱能,提高空調系統、能源消費機器的效率。4.4發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熱電聯產既發電又供熱,它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熱能發電后,又將其低品位熱能供熱的綜合利用能源的技術,將城區分散的熱源集中控制,提高工業熱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減少熱量散失和釋放,也是一項很重要減緩熱島效應的措施。提倡居民區和單位集中供冷、供暖,提高效率,減少排熱器數量等;調整供熱布局,拆除分散鍋爐。建議制定全市供熱規劃,合理調整供熱布局。城市中心區內不入熱網的分散鍋爐房強制改用燃氣或電熱鍋爐。城市中心區內的工業鍋爐配備爐前型煤機,使用型煤,其工業鍋爐使用工業洗凈煤。城市中心區內茶浴爐強制改為燃氣或電熱鍋爐,其余地區強制使用型煤爐。食堂大灶全部使用天然氣和石油液化氣。居用采暖爐灶使用型煤,禁止散燒原煤。“三聯供”是一種節能又環保的措施,“熱、電、冷三聯供”的原理,是把發電廠做功用的蒸氣的一部分從汽車輪機中抽出,利用熱網管道將蒸氣送至一定范圍內的用戶配汽站,通過不同的換熱裝置實現供冷或供熱。廣州將利用現有發電廠或工廠企業的發電裝置,大力鋪設“熱、電、冷三聯供”管網,目前,廣州已有80家賓館、商場等企業實現了集中供熱,包括東方賓館、廣州火車站(部分場所)在內的許多大型公共場所,都已用上了“管道冷氣”(天氣冷時可轉換為暖氣),其使用效果可用幾個數字加以說明:廣州發電廠利用“管道冷氣”取代電制冷空調,每年節電約140萬kW·h,降低成本約100萬元;華夏康隆百貨公司采用集中供熱后,主機投資費用比電制冷機組減少約34萬元,年運行費用節省130余萬元,節電約200萬kW·h。“三聯供“規模越大,覆蓋面越廣,相應的成本也就越低,效益越好。4.5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引進天然氣、優化城市能源消費結構,大力推行優質煤(低硫、低灰份洗精煤)及其它清潔燃料的使用。各行業應制定有利于"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推行清潔生產工藝的產業政策。積極推廣使用電熱鍋爐,積極支持原煤的分類、洗選加工生產,為城市提供比較清潔的煤炭資源,從政策、稅收等方面給以優惠。4.6餐飲行業油煙污染控制(1) 改善城區餐飲行業布局及更新燃料:在城市規劃中應充分考慮調整城市餐飲行業的結構和布局,實施分片集中經營、集中管理,變分散飲食攤點中各種污染物的無組織排放為有組織排放,以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治理、控制。對臨街燒烤攤點進行整治,并做好日常管理。市區飲食服務業停止燃煤、燃油,改用石油氣、電等清潔能源,減少飲食服務業大氣污染,改善城區大氣環境質量。(2) 加強管理:嚴格執行環保審批制度,并辦理審批手續。餐飲業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必須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全面開展征收油煙排放超標排污費,用經濟手段促進防治加強管理。4.7緩解“熱島效應”的其他措施(1) 采用新型環保建筑材料:都市地區多是混凝土建筑物,混凝土具有吸熱效應,若將建筑物涂上極具吸水性的光催化劑,澆濕后形成均勻的薄e膜,水分蒸發有助于排熱,使建筑物有效降溫,利于減弱城市出現的“熱島現象”。提高建筑物隔熱材料的質量,建筑物要做隔熱和遮光處理,盡量提高墻面反光率,盡量多采用淺色粉刷或玻璃幕墻,以降低吸熱率。綠色混凝土也稱環保混凝土,是一種能長草的混凝土,它是利用特殊配比e混凝土形成植物根系可生長的空間,并通過采用化學和植物生長技術,創造出能使植物生長的條件,這種綠色建筑材料除了可用于堤防迎水面植被護坡工程外,還可以用來制造植被型路面磚、植被型墻體、植被型屋頂壓載材料、綠色停車場等,對改善城鎮生態環境,實現城市立體綠化,減e城市熱島效應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另外,為了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目前在著手研究開發一種具有輕型纖維強化混凝土特征的蜂窩式混凝土。(2)控制城市人口數量:在美國77個城市中,城市最大熱島強度與城市人口的平方根有很好的正相關關系,Oke[15]根據北美和歐洲20多個城市資料統計出最大熱島強度與城市人口數的對數呈線l關系。因此,限制城市人口數量,發展中等城市,也是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措施之一。(3)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今后50年,平均每年因氣候變暖和熱島效應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高達3000億美元。(4)增加人工濕地面積。人工濕地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增加氧氣、凈化空氣、消除城市熱島效應、光污染和吸收噪聲等,進而緩解熱島效應。(5)遏止主要因大量施工和過度能源消耗引起的城市氣候升溫。鼓勵建造屋頂花園,并減少空調的使用。大力推行房頂、墻壁綠化、室內生態設-。(6)市區路面要進行保水性、透水性鋪裝。(7)在城市建設方面,要注意留足城市的“通風道”,如市內道路要寬暢、建筑低層化、高層樓房不能集中等。(8)以“綠島效應”抑制熱島效應。大力推動園林城市創建活動,減輕“城市熱島效應”。(9)用一些大型無污染的人工冷卻的方法來給城市降溫。如日本東京投巨資在城市地下鋪設專用管道,引入循環流動的冰冷的海底之水給城市降溫。參考文獻1 周淑貞. 上海城市熱島效應.地理學報, 1982,37(4): 335~3422 李子華, 唐 斌, 任啟福. 重慶市冬季熱島和濕島效應的研究. 地理學報,1993,48(4): 358~3663 梁鳳儀, 張藍藍, 徐小英. 廣州市的高溫與臺風. 熱帶地理,1988,8(4):345~3534 程炳巖, 周子平, 錢曉燕等.鄭州城市熱島特征及成因.河南氣象1997,1:20~225丁金/,張志凱,奚 紅.上海地區盛夏高溫分布和熱島效應的初步研究.大氣科學, 2002, 26(30): 412~4226 錢妙芬.成都市溫度場統計特征. 四川環境,1989,8(3):34~427 周淑貞.上海近數十年城市發展對氣候的影響.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4):64~738 孫亦敏.c津市城市熱島效應的綜合性研究.氣象學報,1988,46(3):23~289周淑貞.上海城市太陽輻射與熱島強度.地理學報,1991,46(2):207~21210李樂泉.城市大氣邊界層的數值研究.大氣科學,1992,16(2):237~24711孫旭樂.西安市城市邊界層熱島的數值模擬.地理研究,1994,13(2):49~5412張景哲,劉繼韓,周一星等.北京城市熱島的幾種類型.地理學報.1984,39(4):428~43513李子華,任啟福. 重慶市區冬季熱島和濕島效應的研究.地理學報.1993,48(4):358~36614石雪冬, 李 敏, 張宏利等.遙感技術在廣州市城市綠地系統總體規劃中的應用.測n科學,2001,26(4):42~4515 Oke T R, City size and the urban heat island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73,7:769~779
- 相關文章
-
-
02-25【邀請函】第六屆廣州國際非開挖技術、海綿城市暨地下管線管廊展覽會
-
03-182021 CCDR中國城市更新新經濟論壇(深圳)順利舉辦!
-
12-25【邀請函】第五屆廣州國際海綿城市、地下管線管廊暨非開挖技術展覽會
-
12-25第五屆廣州國際海綿城市、地下管線管廊暨非開挖技術展覽會
-
12-23【邀請函】第五屆廣州國際海綿城市、地下管線管廊暨非開挖技術展覽會
-
09-292021中國·北京·城市更新及老舊小區改造設施展覽會
-
09-14“科技范兒”助力垃圾分類法治新時代——第22屆高交會建筑科技創新展倡導城市綠色潔凈生活
-
08-31匯集在華國際建筑大咖,BCC2020疫后新生重返北京!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