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時間:2022-03-06 19:59:03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1821內容摘要:一、綠色建筑設計綜述 綠色建筑設計就是在保證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的同時降低對資源的消耗以及對建筑周邊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以及破壞是綠色建筑設計的根本所在。綠色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例如建筑周邊環境、建筑使用壽命、建筑材料運輸使用和業主生活體驗質量以及......一、綠色建筑設計綜述
綠色建筑設計就是在保證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的同時降低對資源的消耗以及對建筑周邊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以及破壞是綠色建筑設計的根本所在。綠色建筑在進行設計時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例如建筑周邊環境、建筑使用壽命、建筑材料運輸使用和業主生活體驗質量以及要求等等,在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之后,綠色建筑的施工才會正式開展。
而且綠色建筑設計會避免使用污染較高或對人體有危害的裝修和施工材料。此外,綠色建筑設計會更多的使用可循環無污染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等??偟膩碚f,綠色建筑設計與傳統的建筑施工設計的區別在于綠色建筑設計使用綠色節能施工技術,采用綠色節能建材,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以及綜合考慮建筑周邊環境等。
二、綠色建筑在國內的發展現狀
在政府的支持下,綠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在我國的推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在當前各種綠色建筑在城市中林立就能略知一二。然而,由于此種理念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有著政府和各界人員的大力支持,但是仍然受到一些傳統理念的沖擊和抵制,所以,現階段我國綠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的工作進度與外國先進國家有較大的差距。因此,綠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在建筑行業的推廣和執行工作仍是任重而道遠。
綠色建筑真正的做到了自然和人類的和諧相處,能夠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帶來較高的社會和環境保護效益,是符合現代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產物之一。然而,此類建筑所需的經濟成本較高、建設周期較長,因此并不受到建筑企業的青睞,盡管此類建筑受到政府和各界的支持,現代城市中傳統化建筑數量仍然比綠色建筑多得多。建筑企業的根本目的就是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綠色建筑相較于傳統建筑,其短期內經濟效益并沒有傳統建筑高,因此,建筑企業不接受綠色建筑是預料中的事。
三、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
1 節約自然資源在設計建筑圍護結構和室內溫度設備的時候,運用先進的設備對太陽能進行充分利用。這些應用不僅能達到房屋安全和保暖的作用,而且能減少空調的使用從而降低對生態環境和大氣的破壞。另外,在綠色建筑設計當中,可以對建筑所在位置的風向、地理等因素進行分析,根據自然通風的科學原理設置合理的風冷系統,這樣能使建筑可以更加節能環保。
2 創造綠色生活綠色建筑的設計不僅不能破壞周圍環境,而且要能與周圍生態環境友好融合,要選取合適的地理位置,要保證土壤沒有受到污染、周圍的地磁不會對人的身體狀況產生影響。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盡量使用天然的、環保健康的材料設備,對施工時使用的木料、竹材和各種水泥、石灰等材料進行專業檢驗,一定要確保它們對人體不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3 保護自然環境綠色建筑的設計還要考慮到地理條件的因素,合適的地理位置能夠提供充足的太陽能、水能和風能,這樣建筑物中的暖氣設備和電力裝置都可以利用這些大自然提供的可再生能源來驅動。減少對空調的利用還可以減少對大氣層的破壞,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
四、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
現代綠色建筑設計是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代表,要完善現代綠色建筑設計,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最大程度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地球只有一個,很多資源只會減少,不可再生。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現代綠色建筑要不斷開發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在綠色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為建筑發電,照明,調節空氣等。太陽能和風能都屬于可再生的綠色能源,應該大力研發,充分利用這些可再生能源,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
2 積極研發水資源重復循環利用技術在人均水資源占有上,我國屬于嚴重缺水國家之一。水資源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而水資源不可再生,因此,在現代綠色建筑設計中,要積極研發水資源重復循環利用的技術?,F代綠色建筑設計中要做好雨水收集,中水回收利用等環保系統,水資源的再利用,要充分考慮水量和水質問題,并且要合理規劃空間分布,促進廢水的就地再生和就地利用。
3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目前,我國的可用土地面積越來越少,愛護土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但我國目前土地資源緊缺,可用的土地資源每年都在不斷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現代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要圍繞合理利用土地為中心展開,重視節約土地,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表面的占用率,降低對地面綠化帶的破壞,不重復建設,盡量減少對土地使用的浪費??傊?,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要建立在健康,環保,人文的基礎上,節約資源,開發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實現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人與自然三方面的和諧統一,建設綠色建筑,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五、綠色建筑的暖通空調設計
1 優化建筑結構研究指出不舒適的室內環境,大部分是由于錯誤的設計思想造成的。(1)“綠色建筑”要求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種資源,將能源和資源消耗降至最低程度是它的目標。建筑物的布局采用高效保溫隔熱構造并充分利用太陽能。(2)建筑物內部環境的改善主要是利用太陽能和自然風,因此,若想改善內部環境,那就必須注重對太陽能和自然風的利用,對這兩種能源的利用措施主要有:選用節能玻璃窗;采用通風窗技術,即將空調回風引入雙層窗夾層空間,帶走由日光引起的對流熱量。(3)自然風的使用是暖通空調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措施,通過自然風來將新鮮空氣輸送到建筑物內部,特別是在過渡季節。夜間風可以通過空調進行輸送,從而降低建筑物內部結構和家具的蓄熱,第二天空調開啟時能夠迅速使屋內溫度達到設定溫。
2 自然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自然能源利用率是綠色建筑的設計標準之一。在工程中已經大量使用燃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日本鹿島建設早在1989年在東京建成的TEPIA大廈采用了一種太陽—空氣熱泵系統。根據實測,該系統在供冷與采暖季的COP值分別為2.1-5和3-2.7。
3 空調系統的設計(1)水循環首先,要選購質量過關的管道,仔細檢查管道質量,選取擁有相應證書的生產廠家。其次,在管道正式安裝之前,要對管道內部和外部進行清理,清除管道外部的污垢和鐵銹,確認管道內外部清潔程度后再進行安裝施工。其次,要注意對管道閥門的安裝和清理,安裝之前要注意對閥門的沖洗清潔,而且要注意個閥門之間的連接。最后,在安裝施工完成后,要對其水循環運轉效果進行檢查,尤其要注意對閥門安裝牢固性的檢查,只有確認安裝施工質量,才能真正將其投入使用。(2)降噪首先,可以在空調內部安裝降噪、減震設備,尤其是在空調各部分設備連接處,要選擇柔性連接管。而且,要在空調安裝時就預見其減噪效果,在墻體與空調安裝之間增加減噪材料。其次,可以通過對水管的固定安裝進行降噪,利用減噪彈簧或者吊架進行水管的固定。再次,要在空調換氣口和風扇口安裝降噪設備,并對降噪設備進行保溫處理。此外,要注意利用橡膠管對風扇旋轉以及風口的噪音進行控制。最后,水管與空調運轉時的噪音若是產生共振,將導致水管使用壽命的降低,因此,必須在水管安裝彈簧減振裝置。(3)蒸發冷卻技術蒸發冷卻空調技術是一種綠色仿生空調技術,包括間接蒸發冷卻(IEC)和直接蒸發冷卻(DEC)。該系統采用水作為制冷劑,實現空調運行對環境無污染;另外,蒸發冷卻系統的COP值比機械制冷大得多,且它的制冷不消耗壓縮功,它是一種節能環保型綠色空調技術。
六、現代綠色建筑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環保和節能在現代綠色建筑中一直是重點考慮因素,縱觀當前的綠色建筑特點,可以初步預測出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未來的綠色建筑設計中,太陽能,風能,以及地熱能等新型天然可再生能源將成為綠色建筑的主流能源,建筑中會大面積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型能源,來為建筑供電,照明,供暖。在人文設計方面,綠色建筑的設計會越來越人性化,更加地貼近自然,建設設計將更加完美地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建筑與環境和諧相處。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天然無公害的綠色資源將成為第一選擇,建筑設計上所體現的技術也會越來越多,綠色建筑的自我調節能力會大大提升,通過一些科學高端的技術處理,建筑將能根據外界環境自動調節室內環境,給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真正地享受到綠色居住。
結語綠色建筑設計是對整個建筑項目和建筑市場進行的一場覆蓋式的全面改革和創新,要想真正做好并發展綠色建筑設計,那就必須對建筑項目進行多角度、多方向、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爭取將建筑節能、綠色環保與建筑項目的施工開展完全融合。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03-04【知識】綠色建筑知識點
-
03-01【重要公告】關于《綠建設計評價軟件》 新版本升級及服務模式變更公告
-
12-30綠色建筑是房地產企業當下轉型的重要抓手
-
12-29“綠建評價軟件北京模塊”規范高品質住宅綠建生產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13火速圍觀!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學生組入圍作品名單揭曉
-
12-13火速圍觀!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學生組入圍作品名單揭曉
-
12-04從綠建評價軟件“上海模塊”與“江蘇模塊”成“爆款”現象中看綠建市場新變化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