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設計的方法
時間:2011-04-04 21:32:29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646內容摘要:模塊化設計對一定范圍內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規格的產品進行功能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功能模塊,通過模塊的選擇和組合可以構成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求。綠色設計模塊化設計既可以很好的解決產品品種規格,產品設計制造周期和生產成本之間的矛ǎ又可為產品的快速更新換...模塊化設計對一定范圍內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規格的產品進行功能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功能模塊,通過模塊的選擇和組合可以構成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的需求。綠色設計模塊化設計既可以很好的解決產品品種規格,產品設計制造周期和生產成本之間的矛盾,又可為產品的快速更新換代,提高產品的質量,方便維修,有利于產品廢棄后的拆卸,回收,為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提供必要條件。循環設計循環設計既是回收設計(Design for Recovering &Recycling),就是實現廣義回收所采用的手段或方法,即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充分考慮產品零部件及材料的回收的可能性,回收價值的大小,回收處理方法,回收處理結構工藝性等與回收有關的一系列問題,以達到零部件及材料資源和能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環境污染最小的一種e計的思想和方法。除此之外,還有組合設計,可拆卸設計,綠色包裝設計等等,其基本的內涵也是大致如上所述。如果說19世紀末的設計師們是以對傳統風格的e棄和對新世紀的渴望與激情,用充滿思辨生命活力的新藝術風格來迎接20世紀,那么20世紀末的設計師們則更多地以冷靜、理性的思辯來反省一個世紀以來工業設計的歷史進程,展望新世紀的發展方向,而不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實際上,進入20世紀90年代,在人---社會---環境之間建e起一種協調發展的機制,這標志著工業設計發展的一次重大轉變。綠色設計的概念應運而生,成了當今工業設計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綠色設計源于人們對于現代技術文化所引起的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體現了設計師的道德和社會e任心的回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工業設計在為人類創造了現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加速了資源、能源的消耗,并對地球的生態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特別是工業設計的過度商業化,使設計成了鼓勵人們無節制消費的重要介質,"有計劃的商品廢止制"就是這種現象的極端表現e因而招致了許多的批評和責難,設計師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工業設計的職責與作用。綠色設計對于綠色設計產生直接影響的是美國設計理論家維克e·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他就出版了一部引起極大爭議的著作《為真實世界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該書專注于設計師面臨的人類需求的最緊迫的問題,強調設計師的社會及倫理價值。巴巴納克認為,設計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創造商業價值,也不是在包裝及風格方面的競爭,而是一種適當的社會變革過程中的元素。他強調,設計應認真考慮有限的地球資源的使用問題,并為保護地球的環境服務。 對于他的觀點,當時能了解人不多。但是,自從70年代"能源危機"爆發,他的"有限資源論"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就象現代主義所追求的烏托邦式的社會理想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現實難以協調一樣,綠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理想主義的色彩,要達到舒適生活與資源消耗的平衡以及短期經濟利益與長期環保目標的平衡并非易事。這不僅需要消費者有自覺的環保意識,也需要政府從法律、法規方面予以推進。當然,設計師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盡管綠色設計并不注重美學表現或狹義的設計語言,但綠色設計強調盡量減少無謂的材料消耗,重視再生渙鮮褂玫腦則在產品的外觀上也有所體現。在綠色設計中"小就是美"、"少就是多"具有了新的含義。從80年代開始,一種追求極端簡單的設計流派興起,將產品的造型化簡到極致,這就是所謂的"減約主義"(Minimalism)。法國著名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Philip Starck,1949-)是減約主義淮表人物。菲利普是一位全才,設計領域涉及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電器產品設計、家具設計等等。他的家具設計異常簡潔,基本上將造型減化到了最單純但又十分典雅的形態,從視覺上和材料的使用上都體現了"少就是多"的原則。斯塔克設計的路易20椅及圓桌。椅子的前腿、座位及靠背凰芰弦惶寤成型,就好像靠在鑄鋁后腿上的人體,簡潔而又幽默。綠色設計1994年,斯塔克為沙巴法國公司設計的一臺電視機采用了一種用可回收的材料----高密度纖維模壓成型的機殼,同時也為家用電器創造了一種"綠色"的新視覺。新技術、新能源和新工藝的不斷出現,另外,還需要從外觀造型上加強整體性霞跎俜繾琛C攔通用汽車公司的EV1是最早的電動汽車,也是世界上節能效果最好的汽車。它采用全鋁合金結構,流線造型,一次充電可行駛112-114km。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將是一項極為緊迫的課題,綠色設計必然會在重建人類良性的生態家園的過程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該文章所屬專題:綠建設計
- 相關文章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10-16以項目為例 ▎新風空調一體機在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建筑中的應用
-
09-22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
08-14中美英綠色建筑運維評價體系的對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認證”零廢棄物科普
-
08-01關于綠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簡介 | 什么是可持續場地認證?
-
06-04綠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綜合參考指標
-
09-23什么是綠色建筑?推廣普及綠色建筑有哪些意義
-
06-08【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
05-16【知識】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識要點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