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涌:抓住綠建發展的歷史機遇
時間:2013-03-04 17:29:14 作者:www.dlfzw.com 來源:中國建設報•中國住房 閱讀:1912內容摘要:2013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3〕1號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制訂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在肯定“十一五”以來我國綠色建筑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的同時,也指出當前仍面臨城鄉建設模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以及建筑領域“...2013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辦發〔2013〕1號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制訂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x00下簡稱《方案》)。《方案》在肯定“十一五”以來我國綠色建筑工作取得的明顯成效的同時,也指出當前仍面臨城鄉建設模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以及建筑領域“三重三輕”的基本現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巡視員武涌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住房》記者專訪時,對《方案》的出臺背景、歷史意義、任務落實與推進方法等內容進行了權威解讀。
涌指出,我國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的基本立足點就是使我國發展綠色建筑從目前點狀的、分散的和自發的狀態提升到一種國家的行動。我國處在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階段,不能喪失發展綠色建筑的歷史機遇。
中國住房:從2011年的《綠色t筑行動綱要(草案)》到今年《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的出臺,再到制訂中的《綠色建筑發展規劃》,國家近兩年在綠色建筑發展方面動作頻繁。我國提出全面推廣綠色建筑的立足點是什么?如果把其放在全國經濟轉型,發展模式轉型的大背景下,應如何理解與解讀?
武涌:發展綠色建筑,有利于推動中國城鄉建設模式的轉變,也是推進城鎮化綠色進程的一個關鍵環節。
《方案》的構想最早來源于九三學社通過中共中央統戰部,向國務院提出的一份報告。這x報告的主要內容是提出要抓住我國推進城鎮化的機遇,大力發展綠色建筑。隨后,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指出,發展綠色建筑不僅有利于城鄉建設模式的轉型,也有利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國家的長遠利益;要從規劃、設計、技術等方面推動綠色建筑的建設與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城鄉建設的模式上確實還存在問題。概括地講,有“三重三輕”的幾個問題存在:重規模輕效率,重外觀輕品質,重建設輕管理,同時建筑壽命遠低于使用年限。因此,在我w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城鄉建設也需要轉型,需要用綠色、低碳、節能的理念和方法去推動我國的城鎮化進程。
中國住房:《方案》提出了幾項明確的數字與指標,如“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等。這些具體目標的制定是基于怎樣的現實?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方案》提出和描繪了一條怎樣的路線圖?
武涌:判斷我國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時機是否成熟,應從兩個方向分析:一是人民群眾的需要,二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心和意志。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群眾對于改善室內的舒適性、希望擁有健康的環境的需求大大加強,這一系列的群眾的訴求,要求我們去推動綠色建筑。另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一直強調要大力發展節能建筑。我國城鎮新建建筑,大約95%以上執行節能50%的標w,我國還創新性地針對政府辦公建筑建立了監管體系,先后在深圳(樓盤)、北京、天津(樓盤)、上海(樓盤)等地推進了試點工作。全面推廣綠色建筑的時機基本成熟。
我國政府全面推動綠色建筑的主要思路是通過兩個“五年計劃”,完成節能建筑向綠色建筑的轉變,實現單體建筑向區域推進的轉變,推動中國城鎮化的綠色化。
在這一主要思路的指導下,我國對綠色建筑的推進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十二五”采用自愿加強制的方式,通過對項目分類指導,強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自愿的原則主要體現在市場的調節作用。“十三五”期間則采用強制加自愿的方式,在這個階段要求所有新建建筑都能夠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的標準,從自愿逐步走向強制。
總體來講,綠色建筑的推進工作需要三個方面的著力點:一是單體建筑向區域綠色的轉變;二是從關注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轉變,即從增量到存量;三是更多關注農村,重點從城市到城鄉統籌。
中國住房:你提出“單體建筑向區域綠色的轉變”,該如何理解這一概念?我國是否已經有相關經驗可以參照?
武涌:《方案》清晰地提出,要實現既定的目標,最終需要分解為十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首當其沖的,即是“切實抓好新建建筑節能工作”。
在這方面,要注意一個新的概念--綠色生態城區。在研究了30年來城鎮化的主要模式后,我們發現,絕大多數都依托原有的城市,以建新區為主的模式來承載本地區的城市化進程。那么新區的建設如何實現綠色、生態、低碳?因此,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做了大量的探索,如天津中新生態城、無錫(樓盤)中瑞生態城、青島(樓盤)中德生態園等等,在一系列的國際合作中,我們逐漸摸索出以綠色生態城的方式推動新區建設的模式。
上一頁1
- 相關文章
-
-
01-08關于加強湖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相關管理工作的通知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2-20廣東省綠色建筑新國標項目實戰型VIP培訓課程成功舉辦
-
12-05“新標準”讓建筑更“綠”
-
11-29千億級規模的商業紅海如何破局?世環會旗下民用板塊呼之欲出
-
11-28建筑展|裝配式建筑展|2020第五屆天津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1-06關于舉辦“2019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的通知
-
11-06福建省住建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