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運用導風設計 可降耗30%
時間:2013-08-06 18:16:44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1412內容摘要:現在,與自然親密“接觸”已成為許多上班族閑暇時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使得更多忙碌的人們愿意在生活、工作的環境中加入一點自然的顏色。記者了解到,我市即將動工建設的蘇州東太湖科技城將運用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首推的導風板設計,巧妙引入大自然的風力,營造出一個純自\x00的通風系統,讓人們在室內...現在,與自然親密“接觸”已成為許多上班族閑暇時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使得更\x00忙碌的人們愿意在生活、工作的\x00境中加入一點自然的顏色。記者了解到,我市即將動工建設的蘇州東太湖科技城將運用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首推的導風板設計,巧妙引入大自然的風力,營造出一個純自然的通風系統,讓人們在室內就可坐享“自然風”。
很多大型建筑都有通風系統,然而,根據常規的建筑設計,通風系統里的“風”都是要用電能轉化過來的,而引入“自然風”的設計則可以省去能量消耗。據了解,為了進一步完善這些設計,昨天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邀請了中科院劉加平院士團隊對多個綠色建筑項目進行研討。
設計靈感源自蘇州園林建筑
在蘇州東太湖科技城的幾套備選的規劃設計圖上記者看到,不同的樓頂設計讓人感覺眼前一亮。而這些設計并非僅限于外形上的靚麗,每套設計都是通過多塊導風板組合,這些導風板也將有效地將自然風導入室內。現今蘇城很多建筑中,;用大型的鼓風機或者空調進行通風換氣,雖然起到了通風效果,但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蘇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創作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宏偉告訴記者,在有了導入自然風低能源消耗的全新理念之后,他們首先安排人員對蘇州市的風向進行了研究,并發現蘇州全年主導的是東南風向,在5月至10月之間有條件可以通過建筑的設計導入自然風,就此整個團隊確定了設計規劃的方向。
王宏偉說,他們做的不僅是通過低消耗的方式導入自然風,而是要讓室內工作、生活的人感覺到這種自然帶來的舒適。不斷探索、嘗試后,蘇州園林磚木結構的設計讓整個研發團隊有了靈感。他們把蘇州園林中天井、通風走廊、風廂等傳統設計理念融入了他們的整體設計中。整個系統可通過導風板導入自然風,自然風經過室內設牡淖呃鵲壬柚媒行通風循環,同時在室內的人們還可通過門、窗的關、閉,調節自然風的大小。
大樓中將種植大型的綠色植物
“在蘇州東太湖科技城的內部建設中,我們還將在樓內種植大型的樹木,這些樹木對調節室內溫度和空氣質量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王宏偉說,在設計時這些植被放在哪些位置,如何放都是有講究的。因為這些樹木的擺放位置既關系到整個導風系統的運行,又關系到這些樹木是否能夠存活。
王宏偉告訴記者,為了讓樹木能夠正常的存活,他們在樓中房頂上設置了日照燈,這些燈源不僅能夠照亮大樓的內部,還能給樹木提供生存所需要日照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幢大樓設計中的通風走廊。通風走廊中設計很多風口,對導入的自然風進行循環。然而火情發生時,通風走廊n成為了安全的逃生通道,在緊急n況時通風走廊中的風口會關閉,同時通風走廊整體是用防火材料建造,人們可以在此安全撤離。
整套系統降低總能耗的30%
據王宏偉介紹,通過這一導風系統的設計,可以節約大量的空調能源,降低總能耗的30%。同時這套設備的建造成本約占建筑總造價的3%到5%。
這套系統是否真的能達到如此神奇的效果呢?蘇州市民用建筑能耗監測中心主任工程師李振全告訴記者,去年江蘇e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就出臺了開展建筑能效測評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統效率等性能指標進行檢測、計算和評估。未經建筑能效測評或測評不合格的,就不得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據李振全介紹,在建筑節能分部工程驗收前,建設單位應委托經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認定的建筑能效測評機構進行建筑能效測評,提供工程施工圖紙及相關技術等等相關文件。建筑能效測評結果未達到節能設計標準,則要依p相關要求進行處理。
- 相關文章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