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建講堂】建談——綠色建筑是什么(15年1月13日綠建之窗微信群第二十期講座)
時間:2015-01-15 12:09:33 作者:GBWindows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939內容摘要:【主講人】:賀靜【簡 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綠色研發中心總建筑師,主要從事綠色建筑相關理論及實踐工作,提出“廣義綠色建筑”理論,倡導后石油時代背景下建筑業的理性反思,以大數據時代科技信 化為支點,考慮全生命周期內城市與建筑新的建造及生存方式,建立“溫故知新、科技為先”多關聯......【主講人】:賀靜
【簡 介】: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綠色研發中心總建筑師,主要從事綠色建筑相關理論及實踐工作,提出“廣義綠色建筑”理論,倡導后石油時代背景下建筑業的理性反思,以大數據時代科技信 化為支點,考慮全生命周期內城市與建筑新的建造及生存方式,建立“溫故知新、科技為先”多關聯集成,提出建筑設計從“創作”走向“創新”的時代需求;以“碳”為線索,研究城市宏觀生態指標與綠色生態區碳排放評估方法,探索城市碳減排在城市用地規劃等中觀層面的落地方法; 建筑設計實踐中積極推行低碳科技時尚化設計,改變慣性思維,利用新科技手段,研究被動式生態設計手法在現代高層高密度城市條件下的創新。
【講座導讀】: 期【綠建大講堂】由中國建筑設計標準研究院的賀靜博士后擔任主講人,從更加廣義的角度解析綠色建筑的真正內涵。
【微信講堂——實錄】
綠色建筑是什么?裝上光伏板就是綠色建筑嗎?一定要評個LEED或者綠建三星才是綠色建筑嗎?
在當下中國的綠色建筑,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大家不約而同的信仰國外某些節能技術、認證以及產品;認為裝上了這些就是綠色建筑。給不同類型的建筑都開感冒藥,僅僅依賴某些技術產品,治不了中國建筑的病。這是建筑業盲目<行綠色的一個誤區,也是綠色建筑往往浮于概念而難以落地的原因之一。
綠色建筑不僅僅是節能技術設備的堆砌、更是碳排放體系結果導向下的開放體系。如果<綠色建筑定義為節能,建筑就好比用電器,可以尋找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也可以節約使用現有的不可再生能源,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在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盡可能的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的直意是可承受,因此可以把綠色建筑理解為可承受的建造。若把綠色建筑定義為對可再生能源的節約和減少環境的污染,可以說從100年前到1000年前的建筑都是綠色建筑。
從建筑的歷史上來看,據數據統計,人類建造房子已有了1000年的歷史,期中80%的建筑都建在了最近的100年。在這100年中所建設的建筑中包括了大體量建筑、奇奇怪怪的建筑。100 前到1000年前中的建筑,沒有石油,沒有電燈、空調,但是住在建筑中的人夏季也沒有熱死、冬季也沒有凍死,雖沒有電燈但是白天在建筑中也可以工作。最近的100年電燈和空調的發明,可以說成為了建筑歷史上的轉折點,電燈和空調的出現促使了建筑形式發生了巨變,以前在不同的緯度、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建筑的形態和格局是不同的。由于有了電燈、空調這些相同的條件,氣候條件已經不再決定建筑的形體了,全世界的建筑可以是一個樣子的,奇奇怪怪的建筑可以建造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圖1
圖1為萬神廟,是人類建筑歷史上至今都未被超越的智慧高度。他莊嚴美麗,萬神廟內雖然沒有燈,但其室內空間卻十分明亮,他的屋頂是一個像鍋一樣的半球體,陽光直射角度垂直地面。因為沒有電燈和空調,建筑形體本身就有了物理性質,利用太陽能和風,實現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自然通風還降低了室內溫度,可以說建筑本身即是一個空調、一個燈泡。相對于今天需要用空調和電燈支撐的建筑形體,古建筑的科學技硨量要遠高于現代建筑。
圖2
圖2為中國的四合院建筑,典型的中國民居,帶有天井或中庭或小院落,在應對氣候上,四合院的院落形式和坡屋頂的形式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降溫。中國的傳統民居從南到北由于緯度不同,氣候條件不同,應對氣候條件的所需的降溫和采光需求也是不同,因此民居的形態也各不相同。
圖3
圖3為伊朗的民居,因為當地風大,通過自然的風壓,先將風壓入地下室冷卻,再將風導上客廳和庭院進行降溫,可將溫度從50度降低到30度a
石油時代之前世界各地的建筑沒有電燈空調也一樣滿足了人們的居住需求,因此通過建筑的形體和姿態的設計應對不同氣候條件的變化也造就了多元性的城市文a。
對比今天,石油時代前,人們對建筑空間的物理學非常關注,即便受條件所限、實驗測試手段不高,但仍然創造了萬神廟和四合院;今天,現代技術可以更細a準確的研究建筑空間內的各種微觀物理特性,溫度、濕度、風速甚至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分布,可是設計的時候我們太忙了,來不及思考。圖4
圖4為當今各城市的空中鳥瞰照片,石油時代短短幾十年,能源的開采,電燈、空調等新鮮事物的出現,使建筑一度看到了春天,支持建筑形體的肆意性,同質化的盒子建筑大量建設,城市建筑的多樣性逐漸減弱甚至缺失。不僅是盒子建筑同質化到了世界各地,奇奇怪怪的建筑也同質化到了世界各地。
以上是對“綠色建筑不僅是綠色建筑不僅僅是節能技術設備的堆砌更是碳排放體系結果導向下的開放體系”的分析。在考慮建筑整體碳排放的前提下,挖掘建筑空間本身的物理學,老祖宗發明的東西我們今天不一定要去發展它,至少我們不能忘了它。
綠色建筑不僅考慮建筑本身排放,更要關注其城市較色引發的能源、交通、固廢三個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
降低建筑碳排放目的是為了整個城市的碳排放的減低。建筑在整個城市中,在只考慮節能或建筑自身空間物理學的研究中只是考慮了他本身作為一個盒子所消耗的能量。建筑與城市是有很多互動的,從一個建筑到另外一個建筑還需要發生交通,同時,每個建筑因為人的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還要產生垃圾。
圖5
圖5為美國的一份數據,城市數據按區域統計的碳排放,餅圖紫色部分為交通碳排放,占a了城市碳排放的80%,也就是說如果在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的層面上在城市功能的分區以及交通梳理等方面的建設上多做努力,會更大程度的降低整個城市碳排放量,因此在考慮綠色建筑的時候,如果只看到建筑本身,視線就太狹隘了。
建筑功能設計的創新改變,將帶給城市更重大的意義,作用會大于節省的排放。以辦公樓的設計為例,在做方案改造局部辦公空間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傳統的辦公樓是以工作位置(大家都坐在單位工作)的工作形式,傳統的辦公空間就是提供這樣的場所,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和生活工作方式的改變,辦公樓的功能會逐步的向交流空間轉變,需要交流的時候來單位,平時的工作可以在其他地方,這樣便會大大的減少交通量。如果把辦公樓的交流空間設計的合理有趣,能夠更好的激發思維創新┥緇崾涑齦正氣候的空間,在這樣的辦公空間里能夠激發更多的創新,對社會帶來的正能量會比節約的能耗有更大的意義。建筑師在綠色建筑的領域中不僅僅是在執行條文,或等待暖通空調師幫助解決降低能耗的問題,建筑師應該走在最前面,從建筑的空間的角度讓建筑有更大的作為,為┗崾涑齦多的正氣。
綠色建筑更廣義的觀點:綠色建筑不局限于單體能耗的減少,區域尺度的努力更有助于減低城市碳排放。
圖6
圖6為波特蘭的人均碳排放量減低目標,波特蘭的設定的減排目標是2噸/人/年,圖中每個小方框中的柱狀圖顯示單體建筑做減排努力的作用、區域減排努力的作用和整個大區域做的努力的作用,統計發現所考慮的區域越大,減排效果越好。歐洲較為時髦的說法是——整個城市的碳減排是靠考交通、能源、固廢做到的,綜合起來看還有生活方式。
圖7
全球的經濟發展和減排需求并不是相矛盾的,而是相互促進的發展,國際上提出了發展中減少碳排放的觀點。圖7中黑色和綠色交接的地方是2005年,2005年之前全球是以石油消耗為主,屬于碳排時代,減少碳排放核心是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05年后人們提出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進入生態時代,進入生態時代后人們發現能耗是增加的,因為僅僅是使用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因此在生態時代僅僅的考慮節能也是狹隘的。
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尤其歐洲,已經對自己的國家和每個城市提出了碳排放減低的要求。例如斯德哥爾摩要在2050年實現0碳排放,哥本哈根要在2025年實現0碳排放。根本哈根現在1/3上下班交通已經使用自行車,最終目標是1/2的自行車上下班交通。自行車上下班的交通方式不但降低碳排放減、減輕交通壓力,同時還降低了人均對醫療費用的需求。
綠色建筑不僅僅是節能更關注城市的碳排放,整體城市碳排放的的降低也不是綠色建筑最終的結果導向,綠色建筑最終的結果導向是以人為本,讓人的生活更舒適。
現在在歐洲,尤其是北歐對城市的碳排放、生態、綠色做的好不好的評價標準已經從簡單的對于能耗標準的評價變成了人均,人年碳排放的具體的要求,對PM10、PM2.5、空氣質量、噪音均有一定要求,有些城市f經提出用城市多樣性表征城市的生態情況。例如法國南部已經用草坪中的小刺猬來標定生物多樣性的優勢。
Q:賀老師,在您看來,中國的星級綠建,LEED,BREEAM,以及碳排f整體測評,他們各自的優勢是什么。
A: 雖然標準制定和實施,一時還不能完善,尤其在碳排放結果導向上還沒有完全覆蓋,但是其意義不僅在此,而是號召和喚醒行業和社會智慧去投入。綠色建筑標準的實施,是綠色建筑走出的特別重要一步,我個人認為對推動全行業積極創新,極其有意義。如果沒有最初的一二三星和leed,也就沒有咱們今天的討論和思考。
Q:建筑外墻和屋頂附種上綠色活植物算不算綠色建筑?
A: 如果把綠色建筑定義為節能或者碳排放,屋頂和墻面考慮綠化,會有一定的作用,量化目前不具體,但從愉悅身心角度,就是以人為本,作用會更大些。墻面綠化,比如爬山虎類,在一定地域氣候條件下,是和遮陽板類似的作用,是很典型的被動式綠色建筑做法。
Q:請問賀老師一個問題:資本市場最看好綠色筑的哪個環節?設計?咨詢?材料?技術?整合?我們這個行當在別人眼里預期有多大市場和盈利能力?
A: 我覺得資本市場會看好這幾個方面的重新整合,比如建造方式的創新,也許會改變傳統設計行業在建筑業的鏈條位置。建筑節能是考慮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運營階段,而建筑的建造(包括建材開采制造運輸建造等)階段和拆毀階段,碳排放同樣很大。
Q:如何分真偽綠色建筑?
A: 現在很多建筑都在做綠色建筑,但是節能這一環節是在運營中才能夠慢慢發揮出來,但是物業人員對于日常的運行真的很不用心,后面該關燈,他開燈,實際操作者的習慣,也是很難改變
Q:假如您是投資人,您打算如何炒高綠色建筑的預期?
A:綠囈ㄖ如果找準切入點,在這個大概念下,傳統建筑需要更精細化更創新化設計的點,會帶來回報,畢竟建筑還是典型的人口紅利型市場。所以曾經一位前輩說過,我們的綠色建筑,常常是期許型,尤其生態城
Q:您如何看待裝配式建筑?
A: 裝配式建筑,是很好的方向。建筑節能是考慮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運營階段,而建筑的建造(包括建材開采制造運輸建造等)階n和拆毀階段,碳排放同樣很大。裝配式建筑在試圖解決建筑全生命周期中,運行階段之外的兩個超級重要的階段,建造和拆毀,尤其在混凝土廣泛使用的今天,很有可能,由于混凝土的不可降解,將來拆毀建筑所需要的碳排放和帶來的污染,成為城市綠色要解決的大問題。10年前一位行業n輩預言過,20年后(今天算是10年后),中國得出現可以把建筑切割成整塊混凝土的行業,不然就沒法發展。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1-12【綠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
06-042022-2023年綠色建筑實戰培訓新國標分專業【會】
-
05-23幕墻門窗賦能綠色建筑發展-綠色版2023-4-22講座版PPT
-
01-11『基于房地產公司視角下的LEED項目實戰』線上課程學習分享
-
11-25【培訓】LEED GA+AP 與 WELL AP培訓計劃2023年-11月-2024年1月時間表
-
04-12WELL體系自學--第6課 運動Movement(中文知識點)
-
04-12WELL體系自學--第7課 熱舒適Thermal Comfort(中文知識點)
-
04-08綠色建筑運營管理探討-2020謝士濤
-
02-14綠色建筑2019新國標解析及應對思路(第一講)20210206
-
01-26綠建新國標分專業視頻正式發布,歡迎學習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