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6.0简介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试用版 |
绿建设计评价软件 V6.0 正式版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1 |
新标准申报格式文本2 |
会员专区 | 绿建条文 | 绿建清单 | 视频列表 | 下载中心 | 绿建产品 | 绿建学院 | 绿建服务 | 购买指南 |
-
全國人大代表、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推行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制度,助力“雙碳”戰略
時間:2023-03-09 11:15:21 作者:GBWindows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閱讀:733內容摘要: 2023年全國兩會進行時,南財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獲悉,全國人大代表、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今年提交了有關推行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制度、促進大灣區銜接兩地跨境稅制等方面的建議。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規制下,我國圍繞建筑領域節能低碳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 2022年......2023年全國兩會進行時,南財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獲悉,全國人大代表、畢馬威中國顧問李慧瓊今年提交了有關推行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制度、促進大灣區銜接兩地跨境稅制等方面的建議。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規制下,我國圍繞建筑領域節能低碳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
2022年3月,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指出,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筑協同發展,創新信貸等綠色金融產品,強化綠色保險支援。2022年6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鼓勵開發商投保全裝修住宅品質保險,強化保險支援,發揮綠色保險產品的風險保障作用。
“我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碳排放約占全國總量的50%,建筑行業的綠色轉型對于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李慧瓊表示,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綠色轉型面臨兩個錯配難題。一個是性能錯配,綠色建筑評價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進行,建筑設計與運行之間存在性能錯配,無法確保專案建成后綠色性能與當初設計完全相符。另一個是時間錯配,二星以下建筑在竣工直接評定,三星建筑在運營期結束后評定。
在這一背景之下,李慧瓊認為,引入綠色建筑保險機制,以市場化手段保證綠色建筑實現預期的星級標準,可以有效破解從綠色設計向綠色運行轉化的難題。
“歐美國家圍繞服務綠色建筑,探索研發了豐富的保險產品體系,在助推綠色建筑發展方面發揮了作用。近年來,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強化保險對綠色建筑的支持。也出臺了多項支持政策,未來可以從建立制度和發放補貼兩部分入手為建筑綠色化發展提供助力?!?
李慧瓊建議稱,首先要全面引入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制度,通過政府部門引導和市場運作聯動,實現預防、監控和補償相結合的閉環管理模式,為企業提供綠色改造和貨幣賠償雙支撐,助力“雙碳”戰略。
其次,對購買綠色建筑性能保險的企業,按照保費一定比例進行財政補貼。一方面為綠色建筑的性能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保險機構可以聘請協力廠商風險控制機構,監控和規范綠色建筑的整個建設過程,助力綠色建筑達到其預定的星級目標。
此外,圍繞如何密切大灣區內部交流合作李慧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此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布標志著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大灣區內十一個城市間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及促進區內人員、貨物和資金的自由流通。
李慧瓊認為,銜接兩地稅務制度,宏觀戰略上將可以為整個大灣區的共同發展帶來重大的支撐力,讓各方能夠充分把握大灣區發展規劃的機遇。同時也能夠推動大灣區跨境活動,積極創造各方“多贏”局面。
另外,李慧瓊建議稱,國家可以在個人所得稅方面進行友善安排,鼓勵人才流通,可以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香港居民提供稅務優惠。
在她看來,可以提供稅務優惠予于赴港工作的內地人才?!皡⒖紮M琴優惠政策,對從內地赴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倘若他們仍是內地的稅務居民,需就全球工資收入在內地繳納個人所得稅,則建議將其稅負超過15%部分予以豁免?!?
最后,李慧瓊表示,要避免內地和香港兩地稅務征收權的競合?!皝砀酃ぷ骰蛲顿Y的內地人士,現在可能面臨兩地或多地稅務居民身份的競合問題。為避免雙重征稅,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但在實際操作中,從內地來港的香港稅務居民仍往往會被內地稅務機關認定為內地稅務居民并進行雙重征稅?!?
此外,中央政府亦可以考慮向特區政府給予更清晰明確的授權和政策支持,明確來自內地的高凈值人士和緊缺人才只要取得香港稅務居民身份并能滿足一定條件,例如取得香港居民身份或取得雇主證明等,則僅需在香港繳稅,致力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稅務征收權的競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張梓桐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手机扫一扫,访问该文章
- 相關文章
-
-
03-09全國人大代表殷翠平:加大推廣使用綠色建筑鋁模板力度 出臺相關支持政策
-
03-09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推動城市更新
-
03-09代表委員熱議綠色建筑發展機遇 行業巨頭加速入局
-
03-07關于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 標準(局部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03-03京、渝、蘇、深率先將 LEED AP 納入國際職業資格認可名錄
-
03-03《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發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附全文)
-
03-03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自治區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
02-28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 標準(局部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