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碳足跡?如何計算碳足跡?
時間:2024-11-15 17:08:24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394內容摘要:OBSERVATION碳中和觀察知識分享政策解讀碳足跡是一個衡量個人、組織或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用于反映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本文將從碳足跡的由來、分類、怎么計算碳足跡等方面對碳足跡做個簡要介紹,僅供參考。01 碳足跡的由......OBSERVATION 碳中和觀察 知識分享 政策解讀
碳足跡是一個衡量個人、組織或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用于反映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本文將從碳足跡的由來、分類、怎么計算碳足跡等方面對碳足跡做個簡要介紹,僅供參考。
01 碳足跡的由來
碳足跡的概念緣起于哥倫比亞大學提出的“生態足跡”,最早流行于英國。它形象地比喻了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就像人的腳印對地面的影響一樣。主要是指在人類生產和消費活動中所排放的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氣體總量,相對于其他碳排放研究的區別,碳足跡是從生命周期的角度出發,分析產品生命周期或與活動直接和間接相關的碳排放過程。碳足跡不僅針對二氧化碳,還包括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氧化亞氮等。
02 碳足跡的分類
碳足跡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主要包括:
1.按主體分類:分為產品碳足跡、企業碳足跡和個人碳足跡。
2.按研究范疇分類:分為國家碳足跡、區域碳足跡、城市碳足跡和家庭碳足跡。
3.按產生方式分類:分為第一碳足跡(或直接碳足跡)和第二碳足跡(或間接碳足跡)。
03 碳足跡的計算方法
碳足跡的計算通常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家庭用電、交通出行、食品消費等。以下舉例一些基本的計算方法和公式:
家居用電: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電度數×0.785×可再生能源電力修正系數(如果使用全為非可再生能源,該系數可視為1)。
汽車行駛: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數×0.785(此公式假設汽油的平均碳排放因子為0.785kg CO2/L,實際值可能因汽油類型和車輛效率而異)。
飛機旅行: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內):二氧化碳排放量(Kg)=公里數×0.275×飛機單位客艙人均碳排放;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Kg)=55+0.105×(公里數-200);長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Kg)=公里數×0.139。
此外,還有生命周期評估法、投入產出法、Kaya碳排放恒等式等多種計算方法,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場景和需求。
為了方便粉絲朋友計算自己的碳足跡,下面分享幾個碳足跡計算器,如下: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合適的碳足跡計算器,通過輸入相關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數據,快速計算出自己的碳足跡,并據此制定減排策略。
END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
-
11-09“負碳”關鍵技術有哪些?
-
11-09碳中和認證體系怎么幫助企業降低成本
-
11-07什么是“綠碳、藍碳和黃碳”?一文讀懂碳匯新概念
-
11-06ESG資訊|摩根士丹利:下調氣候目標,警告轉型緩慢
-
11-04我國對碳核查的要求是什么
-
10-27剛搞懂碳足跡,又來個碳手印
-
10-25多部門:建立碳排放數據年報、快報制度
-
10-24新質生產力 產品碳足跡政策及標準匯編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1-07上海圖書館東館中的綠色低碳技術
-
01-06【北京市住建委】征集2024年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應用示范工程
-
01-05【新項目】我國首個超低能耗交通樞紐建筑
-
01-04上海圖書館東館中的綠色低碳技術
-
01-03綠色建材實用標準、深度報告全面匯總!
-
01-02【上海】關于本市執行綠色建筑有關要求和標準的通知
-
01-01山東 ▎開展綠色低碳城市試點,公共建筑全面按照超低能耗標準建設
-
12-31住建部公布2024年度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
-
12-30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印發《廣州市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容積率激勵措施實施細則》的通知
-
12-29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深化改革 狠抓落實 奮力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