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建筑運行呼喚綠色物業
時間:2013-09-03 07:28:05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綠色建筑地圖 閱讀:1331內容摘要:重設計輕運行 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不但數量增長快,而且規模較國外綠色建筑更大,建筑面積平均在10萬平方米左右。僅2012年一年就有389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總建筑面積達4094萬平方米。 其中,由于一星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相對較低,很多城市已經或即將對新建建筑...重設計輕運行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不但數量增長快,而且規模較國外綠色建筑更大,建筑面積平均在10萬平方米左右。僅2012年一年就有389個項目返寐躺建筑評價標識,總建筑面積達4094萬平方米。
其中,由于一星綠色建筑增量成本相對較低,很多城市已經或即將對新建建筑提出基本的“綠色要求”,如北京市就明確,從今年6月1日起,新建建筑基本達到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x00,并在全國率先將綠色生態指標納入土地招拍掛出讓。另外,也有深圳(樓盤)等城市要求全部保障房都要達到一星標準。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叢笑認為,普及一星級綠色建筑是大勢所趨,而二星級項目在國\x00財政補貼下,再加上一些地區還提供了地方補貼、城市建設配套費減免等激勵政策,增量成本壓力相對也不大,所以已激發起開發商越來越大的實施動力。在2012年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住宅建筑中,就有二星級項目93個,比一星項目還多19個。
然而,對于駛入發展快車道的我國綠色建筑,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應當冷靜分析發展綠色建筑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設計與運營的極大不平衡問題亟待解決。綠色建筑強調節水、節地、節能、室內環境的協調發展,更加注重從設計、施工和運營管理全過程,而非結果控制。雖然現在很多建筑在設計階段被稱為綠色,但建筑節能市場存在一大誤區,即認為采用節能技術以及節能材料就一定會節能,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目前甚至有些綠色建筑的能耗比一般建筑還要大。 換言之,綠色設計、綠色建造均是投資的過程,只有建筑在被交付使用后,實行綠色運行,才會將綠色設計、綠色建造、綠色技術的特點發揮,形成長期的累積的節能、綠色效應。
呼喚綠色物業
此前,中國城市科學嘆炕崧躺建筑中心、中國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委員會等單位曾于2012年啟動了全國范圍內的綠色建筑后期運行評估調研。調研工作挑選了30個竣工投入運行的綠色建筑項目作為樣本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1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偏低,20%的設備管理和維護不到位,部分綠色建筑項目被躺杓品槳覆緩俠恚導致室內自然通風不暢、眩光等,另外,有30%的活動遮陽系統無法正常使用。
綠色建筑不節能可能是由于運營維護不當所致,現在為了鼓勵發展,先評了綠色設計標識,只針對設計圖紙。但問題是開發商往往只負責建設,無法讓其參與運營綠色標識的評價。況且,很多地產開發商還停留在炒作綠色建筑概念的階段。綠色建筑應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技術問題并不是當前綠色建筑運行的主要障礙,環節的缺失才是當前的主要問題。
運營人員水平偏低,不能很好地使用維護設備,造成建筑是‘綠色’的、運營人員不‘綠色’,最終建筑還是不綠色。”李叢笑認為,運營隊伍水平的提高是發展綠色建筑的關鍵。
綠色建筑的諸多優點,一般要在項目建設完成交付給消費者使用之后才會逐漸顯現出來,而很多房地產開發商并不參與后期的物業管理,他們在感受不到綠色建筑的長期效益的情況下,自然缺乏對綠色建筑的積極性。所以大部分開發商并不愿意為此提前“埋單”。
對此,除了主管部門陸續出臺《綠色建筑技術導則》、《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技術細則補充說明(運行使用部分)》等技術標準與技術規范外,仇保興還在本屆綠色大會上提出“培育綠色物業產業”的要求,以實現“綠色物業運行維護服務到位”。
仇保興指出,綠色物業管理的理念應貫穿于項目規劃設計到建設、銷售、使用、管理等階段;在保證物業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技術改造和行為引導,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構建綠色生態登。內容包含垃圾分類收集、建立生態綠色化系統、非傳統水源利用、噪聲污染控制、建筑節能運行和監測等內容。而未來,還將引導物業管理公司積極參與建筑節能運行及改造,同時建立綠色物業評價定級制度,促使物業服務行業實現轉型升級。
- 相關文章
-
-
10-19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中建科工等攜建筑黑科技精彩亮相2020高交會!
-
04-06北京|關于公布2020年度第一批綠色建筑 運行標識項目的通知
-
03-272020中國(深圳)國際防水材料展覽會
-
03-19《深圳市綠色建筑適用技術與產品推廣目錄(2019版)》入選技術與產品名單公告
-
03-19《深圳市綠色建筑適用技術與產品推廣目錄(2019版)》入選技術與產品名單公告
-
03-06《深圳市綠色建筑適用技術與產品推廣目錄(2019版)》入選技術與產品名單公告
-
12-16北京市建委發布《北京市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適用技術推廣目錄(2019)》
-
12-162020第十屆深圳國際工業裝配與傳輸技術展覽會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