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節能減排條款 2013年GDP能耗下降3.7%目標難度大
時間:2013-09-04 14:13:49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中國能源報 閱讀:1301內容摘要:目前經濟形式利于實現目標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嚴峻,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一是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滯后,要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后三年年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兩年平均降幅高1.03個百分點,氮氧化物平均降幅需達到4%以上。二是今年以來,高耗能、...目前經濟形式利于實現目標
當前節能減排的形勢嚴峻t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艱巨。
“一是節能減排目標完成進度滯后,要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后三年年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兩年平均降幅高1.03個百分點,氮氧化物平均降幅需達到4%以上。二是今年以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增長加快,能耗強度下降速度放緩,污染物排放增量壓力加大。”國家發改委方面表示,另外隨著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政策機制不完善、基礎工作薄弱等問題日益凸顯。
“能不能完成2013年GDP能耗下降3.7%以上的任務比較難說,但現在經濟發展速度趨緩,有利于節能減排總量目標的實現。”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導劉建國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為了確保完成2013年節能減排工作任務目標,《通知》提出了12條“軍規”,包括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實施重點工程、推動重點領域節能、推進主要污染物p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開發推廣、完善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推行節能減排市場化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管理監督、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等。本報記者注意到,上述舉措已經分別明確到各個部委和相關部門分工負責。
在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方面,有詳細數量化的任務。例如《通知》明確,做好保護生態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開工建設水電2000萬千瓦以上,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開工建設核電335萬千瓦,風電、太陽能電站裝機規模分別達到8000萬千瓦、1600萬千瓦。積極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大力推進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勘探開發利用。支持工商企業、工業園區和大型公共建筑發展光伏發電系統,推進光伏發電示范區建設;開展以智能電網、物聯網和儲能技術為支撐的微電網示范工程。
以節能減排倒逼產業轉型
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通知》明確由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外,還要求,結合做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工作,以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為重點,盡快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企業并公告企業名單,加強監督檢查,列入公告的落后設備(生產桑┝φ2013年9月底前全部關停,12月底前徹底拆除,不得轉移。全年淘汰落后產能火電200萬千瓦以上、煉鐵263萬噸、煉鋼781萬噸、水泥7345萬噸、電解鋁27.3萬噸、煤炭4500萬噸、焦炭1405萬噸。
“地方企業都面臨壓力了,層層下指標。”寶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中國環境保護產協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專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金亞飚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長期投資經營節能環保,寶鋼的節能環保壓力還小些。但其它的中小企業就難說了,原先地方庇護,現在不太敢了。
“如果是真的下達節能減排任務,個人認為無法完成,但是如果是以停產或減產的方式,可以完成。” 金亞飚說,“鑒于現在能力過剩的產業經濟效益不佳,處于虧損狀態,地方政府讓企業這么干,企業會同意。”
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博導劉建國則認為,今年的形勢下政府求企業停產或限產的可能性不大,很多耗能排污大戶存在開工不足的問題。
“現在政府希望通過節能減排倒逼產業和企業轉型,但企業缺乏資金、技術、人才。關鍵還不知道何轉型,向哪方面轉型。”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配套政策
《通知》要求繼續開展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2013年啟動20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10個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17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城市試點和28個再制造試點,以及20個園區循環化改造。深入推進清潔生產,編制國家清潔生產推行規劃,發布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加快重大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建設一批清潔生產技術服務中心。深入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百個示范基地和百家骨干企業建設,新增粉煤灰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能力1.6億噸。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當然是好事,只要穩妥一些推進,選準可行的先進技術,政府扶持和激勵政策到位,監管跟上,對區域或城市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當然有幫助,也會帶動產業升級和轉型。” 劉建國對本報記者表示,但有時候在實施過程中操之過急,條件不成熟,反而把好事辦成了壞事。
“循環經濟建設能否順利推進一靠先進技術,二靠扶持政策,三靠商業模式,四靠環境監管,需要齊頭并進,缺一不可。” 劉建國說,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的很多技術有相應適用范圍和條件,有成熟的有不成熟的,有管用的有不管用的,有真的有假的,技術應用也需要配套政策及運行模式,方能可持續地推進。
- 相關文章
-
-
07-07秦佑國:詳解什么是“綠色建筑”
-
07-07秦佑國:詳解什么是“綠色建筑”
-
07-15綠色建材將統一認證 告別“終身制”
-
07-14綠色建材將統一認證 告別“終身制”
-
07-03《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初稿完成
-
07-02《綠色小城鎮評價標準》初稿完成
-
06-26亞太地區綠色建筑先鋒獎提名名單確定
-
06-20推進綠色建材協調發展亟待標準化體系建設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