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捷:讓百姓成為綠建市場主體(2)
時間:2013-09-04 17:55:36 作者:綠建之窗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2763內容摘要:——訪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設計院副院長曾捷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的設想:截至“十二五”期末,我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要求達到10億平方米。與此同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及深圳、廈門、寧波、大連城鎮新建房巡項目50%要求達到綠...所以,我個人對國內綠色建筑市場的持續發展還是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但是,也應看到綠色建筑觀念至并未能得到廣大百姓的普遍關注。推廣和發展綠色建筑有賴于全社會的參與,這需要全社會提高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觀念與意識,要向全社會宣傳普及綠色建筑的理念和基本知識,讓廣大民眾切實感受到綠色建筑的好處,從而逐漸增加綠色建筑的市場需求。
中國住房:您認為當下全面推廣綠色建筑需要從哪些方面共同努力?
曾捷:綠色建筑在市場推廣方面還需要加強政策法規的引導和鼓勵。對于政府投資建筑應強制要求符合綠色建筑相關標準,發揮政府示范和引領作用。此外,對商業開發的項目應建立有效的激勵政策。對取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的投資者、消費者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如采取經濟補貼、低息貸款、稅收減免等激勵政策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
同時,綠色建筑在制定技術策略時要注重因地制宜,不可不加選擇盲目照搬國外技術和高新技術,應在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地的自然資源、氣候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生活習俗等特點的基礎上,分析項目自身的情況,通過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選擇適宜的綠色建筑技術,確保綠色建筑綜合效益最佳。
綠色建筑實踐過程中還要把適宜技術合理地集成在建筑上,特別是要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原則,注重自然通風、天然采光等被動技術的應用。
“綠色建筑的‘全生命期’不是指建筑從生到死,而是從‘搖籃’到‘搖籃’的過程”。
中國住房:《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中提出的“嚴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推進建筑廢棄 資源化利用”,體現對建筑“從生到死”的終極考量。綠色建筑至關重要的“全生命期”,具體包含哪些階段?
曾捷:綠色建筑“全生命期”是指:建筑從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過程。包括原材料的獲取,建筑材料與構配件的加工制造,現場施工與安裝,建筑的運行和維護,以及建筑最終的拆除與處置。
在開發決策階段,綠色建筑強調統籌兼顧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降低建筑項目的環境與社會風險;在規劃階段,綠色建筑y調建筑與環境持續和諧相處,充分利用場地的資源和能源,減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動對環境的不良影響;在設計階段,綠色建筑強調整體性設計方法,將建筑物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綜合考慮建筑的間距朝向、形狀、結構體系、圍護結構等因素;在施工階段,綠色建筑的目標是減少對周邊環y的干擾,減少填埋廢棄物的數量以及建造過程中消耗的自然資源數量;在運行維護階段,綠色建筑通過合理的環境目標設定和智能化的系統控制,保證建筑設備系統的安全和清潔運行并降低系統能耗,減少運行過程中污染物產生,提高建筑整體的運行效率和健康水平。
如果要讓綠色建筑在“全生命期”內得到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體現,我認為周期應當向前向后再做延伸。例如,如綠色建筑采用了可再循環利用的建材,在拆除后仍可投入下一周期的循環使用。所以,建筑的“全生命期”并不完全是從生到死,而是從“搖籃”到另一個“搖籃”。
中國住房:實現從“搖籃”到“搖籃”的過程,需要從哪些環節予以配合?
曾捷:我認為應從兩方面來努力。一是建材的來源,二是廢舊建筑的拆除。
眾所皆知,建筑的建造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首先我們應選用在原材料開采和生產過程中耗能低、對環境影響小的建材,這是綠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其次要盡量選用使用廢棄物生產的建材,使用可循環再利用的建材。
此外,目前國〗ㄖ領域存在著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大量的房屋在其壽命還沒有終結時就被爆破被拆除。我認為對舊建筑的拆除應該予以高度重視,應像對新建建筑一樣的關注,有關部門對未達到使用壽命就要拆除的建筑,應要有嚴格的審查程序。物盡其用是最大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2下一頁
- 相關文章
-
-
12-27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
11-18關于征求《基于BIM的綠色施工監控信息化管理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11-082020上海建材展【2020中國國際綠色建博會】歡迎來電
-
08-30第二屆全國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技術創新大會在羊城圓滿落幕
-
07-20通知 | 第三屆綠色建筑設計與綠色建材國際發展論壇
-
07-15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綠建發展途徑
-
07-11福建寧德檢查和抽查建筑節能
-
07-11發展綠色建筑需邁三道坎
-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12-05【紀要】丁春亞:綠色健康意識對行業的重要性
-
09-12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修編版)增量成本的一些淺談
-
09-03高端住宅領域進行LEED/WELL認證的價值
-
08-08專家解讀丨錨定減排目標 構筑制度體系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邁入新階段
-
05-23圣潔防水董事長杜昕:丙綸卷材守護者!
-
04-28建筑設計大師徐敏皓:讓綠色成為建筑的“底色”
-
04-15【觀點】從多城公積金加持“綠建”,看綠色建筑行業發展
-
03-27碳源原居五恒科技系統何以越來越吃香——采訪綠建領域多面手曹璇
-
01-24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吳景山:我國建筑行業節能降碳已進入“存量與增量并重”階段
-
11-07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訪超高層及綠色建筑專家顧洪平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