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產業化“名稱之爭”
時間:2013-11-06 17:35:30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252內容摘要:新時期“‘住宅產業化’一詞對于行業的描述是否準確到位?有何利弊?有沒有其他更契合行業發展的名稱?”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博覽會及一系列活動與座談會上,沿用多年的“住宅產業化”這一行業稱謂,竟然備受熱議。而據《中國建設報》記者了解,有關的爭議L已有之。在此前住房和城鄉...新時期“‘住宅產業化’一詞對于行業的描述是否準確到位?有何利弊?有沒有其他更契合行業發展的名稱?”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博覽⒓耙幌盜謝疃與座談會上,沿用多年的“住宅產業化”這一行業稱謂,竟然備受熱議。
而據《中國建設報》記者了解,有關的爭議早已有之。在此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進行的“72號文執行情況評估”研究課題有關會議上,一份來自民間近200位業內人士遞交的《建言建議》中,便提出“建n修改住宅產業現代化名稱”的迫切需求。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宏觀政策層面的有關描述中,多個文件均采用了“新型建筑工業化”一詞,這也被視作國家層面的某種信號。
“下一步我們會在這項工作上提速。”隨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的表態,以及一系列動向表明,未來一段時間,住宅產業化方面的相關政策或將/集出臺。有關“住宅產業化”的爭論成為熱點,似乎并不難理解。
“住宅產業化”的前世今生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針對歐美、日本、蘇聯等國家和地區建筑業發展情況的系列調研便已經開展”,中國建筑設計標準研究院執行總建筑師劉東衛向記者介紹起“住宅產業化”的前世今c,“當時引用了日文的表述,隨后便一直沿用下來”。
記者查閱資料顯示,“住宅產業化”的概念最早誕生于1968年的日本,英文譯作“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在我國的全稱為“住宅產業現代化”。
那么,住宅產業化的概念在我國是如何提出的?亞洲混凝土協會工業化建筑體系委員會主席陳振基介紹道,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后,我國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其中構思了住宅產業的雛形。其后,1998年7月,原建設部成立了住宅產業化辦公室,統一管理、協調和指導全國工作。1999年,國務院轉發了原建設部等八部委《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的若干意見》(即前述“72號文”)的文件,正式提出并明確了“住宅產業化”的要求,這也被視作我國住宅產業化工作新階段的歷史開端。
盡管如此,一個尷尬的情況是,在記者早年的采訪過程中,不少業內人士甚至知名專家都難以盡述“住宅產業化”一詞的含義,業內更是長期難以找到對其權威、完整、準確的概念解析。
爭議如影隨形
盡管沿用多年,“住宅產業化”卻似乎與爭議隨行。這些爭議主要來自兩方面。
首先,是對建筑類型與適用范圍的局限。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企業萬斯達集團董事長張波向記者無奈地表示,“建筑業涵蓋范圍很廣,而‘住宅產業化’定位于住宅領域,這便排除了公建、商業、學校、廠房等其他業態?!鄙钲谑鞋F代營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明旺亦提出,在此前提下,相關制度設計也存有局限,“例如目前最具市場激勵性的3%容積率獎勵,便只對商品住宅有意義。”但是,他表示:“實施住宅產業化的目的應該是實現建筑業的整體升級與轉型發展?!?/p>
其次,是對“產業化”的不解。盡管醫療產業化、教育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等詞隨處可見,但當“產業化”與“住宅”結合,到底指向什么?令不少人頭疼。
聯合國經濟委員會曾給“產業化”做出著名定義:生產的連續性、生產物的標準化、生產過程各階段的集成化、工程高度組織化、盡可能用機械化作業代替人的手工勞動、生產與組織一體化的研究與開發。
但在現實中,這樣6ㄒ迦韻浴案呱睢保時常令人有些“難以捉摸”,甚至產生歧義,也時常令其陷入概念炒作之嫌。
“住宅產業化這個概念很大、很寬廣、內涵很豐富,但是對企業而言,有一點飄渺,指導性和實際操作性不強,往往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張波表示。
新的名詞
與爭議隨之而來的,是更多“新名詞”的出現:現代建筑產業化、建筑產業現代化、建筑工業化、新型建筑工業化……不一而足,各有擁躉。
2011年3月,沈陽正式掛牌成為“國家現代建筑產業化試點城市”,而沒有沿用此前2006年深圳“住宅產業化試點城市”的提法。對此,沈陽市現代建筑產業化辦公室主任居理宏向記者表示,“這是在沈陽當時著力打造的一個現代建筑產業園的基礎上順理成章提出來的,而這個產業園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工業化、信息化等手段,帶動整個建筑業的工業生產,而不僅僅是住宅。”
盡管擴大了建筑類型與范圍,不過,也有專家提出,“現代建筑本身是建筑史上一個特有的名詞,容易造成誤解?!?/p>
而“工業化”與“產業化”更像一對難r難分的“雙生花”,屢屢引發爭議而始終難有定論。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有關人員也向記者透露,“目前有關的報告均按‘住宅產業現代化’和‘建筑工業化’兩個并行的名稱來報”。
事實上,在英文中,二者并無區別,同為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在我國具體的理論和實踐領域,既有所區別也緊密聯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技術發展處處長葉明表示,一般認為,工業化主要針對生產方式的工業化,產業化則注重整個產業鏈上的資源優化配置;工業化是實現產業化的手段和途徑,產業化是目標和方向。
從單一的住宅擴大到整個建筑業,似乎不難達成共識,但究竟,應該以住宅產業化、現代建筑產業化、建筑產業現代化等體現目標向導,還是以建筑工業化、新型建筑工業化等概念體現過程引導?
知行合一
在諸多的新名詞中,“新型建筑工業化”似乎容易獲得更多的認同。
“我國對建筑工業化的實踐最早可以上溯至建國初期”,北京(樓盤)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第十設計所副所長樊則森向記者表示,上世紀50年代中期,北京等地便開始相關試驗?!靶滦徒ㄖI化的提法,既體現了建國以來建筑工業化探索實踐的歷史延續性,也體現出信息化等新時代、新的歷史階段下新的內涵。”
而在宏觀層面,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今年1月1日國辦發1號文《綠色建筑行l方案》中也明確“推動建筑工業化”要求,“從這個角度看,新型建筑工業化的表述符合國家文件與相關要求,能夠形成較好的銜接”,葉明提出。
更重要的是,“新型建筑工業化”從實現產業化的途徑著手,更注重實效,形成切實的抓手,便于政府的指導、企業的認知,也更便于政府和企業的踐行,可操作性強,葉明進一步表示。
不過,劉東衛同時提出,“主體結構加上內裝部品、設備體系,才是真正的建筑工業化?!?/p>
事實上,無論是住宅產業化,還是建筑工業化、新型建筑工業化,“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內涵,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采訪中,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不管如何描述,行業統一認識,避免誤解與歧義,提升政策實際可操作性,鼓舞和促進更多企業切實參與,方能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住宅產業化談了那么多年,進展不快,主要是空談多,落實少”,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沈建忠日前公開表示,推動住宅產業現代化,重點是抓好落實。
或許,“叫什么”很重要,但“做什么”更重要。住宅產業化,其實是一場知行合一的逐夢旅程。
- 相關文章
-
-
12-122020亞洲熱能科技及舒適家居系統博覽會丨亞洲熱博會丨鍋爐展丨烘干干燥展丨熱能展丨供熱展丨熱泵展
-
11-252020工博會/華南工業博覽會/深圳新材料展
-
11-052020鄭州國際智能家居及智能建筑博覽會 (春季)
-
10-15節能建筑推動我國綠色發展與國際接軌
-
10-152020亞洲烘干、干燥產業博覽會(ADE)
-
08-302019首批綠色建筑新國標三星級項目誕生
-
08-14廈門門窗展|2019福建廈門鋁材及門窗博覽會
-
07-222020第二十屆成都建筑及裝飾材料博覽會參展邀請函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