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2012年大漾田市級統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三星級)
時間:2014-02-11 11:16:48 作者:能源世界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2608內容摘要:項目名稱:昆明市2012年大漾田市級統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公建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2年6月27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2年11月23日(計劃)開工時間:2012年7月29日(計劃)竣工時間:2014...項目名稱:昆明市2012年大漾田市級統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
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住宅 □公建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 2012 年 6 月 27 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2 年 11 月 23 日
(計劃)開工時間:2012 年 7 月 29 日
(計劃)竣工時間:2014 年 8 月 15 日
3、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
□一星級 □二星級 √三星級
項目建筑面積(平方米):226690.43m2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資成本(元):15151727.00元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元/年): 2128700.00元
二、工程概況(工程性質、工程投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結構形式、開發與建設周期、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等情況)
1 項目簡介
昆明市2012年大漾田市級統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為昆明市公共租賃住房開發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開發,昆明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代為建設的保障性住房項目。項目坐落在昆明市五華區西北片區大漾田地塊。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52792.46m2,總建筑面積251283m2。申報范圍為住宅區,包含1—11#共11棟高層建筑,該區域占地38883.4m2,總建筑面積226690.43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68284.14m2,地下建筑面積為58406.29m2,建筑密度23.11%,容積率4.33,總停車位5417個,含1404個機動停車位和4013個非機動停車位。2目建設13種基本戶型,提供3005套綠色住房。
2 工程概況
工程性質:居住建筑
工程投資:8.5億元
用地面積:38883.40m2
建筑面積:226690.43 m2
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
立項與建設周期:2012年7月29日-2014年8月15日
3 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
(1)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術探索
昆明年日照時數為2481.2小時,日照率達57%,太陽能年輻射總量為5182.88MJ/m2·a,太陽輻射比較豐富。本工程設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為住區高層住戶提x全年生活熱水,同時采用強排式燃氣熱水器作為輔助熱源。根據《日照分析報告》,本項目中低層建筑日照時間大都不足4小時,同時考慮到建筑立面空間限制以及低緯度地區立面太陽能集熱板效率不理想的原因,中低層住戶采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為住戶提供生活熱水??諝庠礋岜脽崴髅磕昕商峁?7844m3的生活熱水。
空氣源熱泵熱水技術是基于熱泵技術之上的一種熱水供應方式,利用電能驅動將空氣中的低品位熱能轉化成60℃熱水中的高品位熱能。這種方式水電分離,無廢煙廢熱排出,具有安全環保,節約能源等優點。在昆明市氣候條件下,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的COP一般為3.4,即消耗一份電能,可以獲得3.4份的熱能,與電熱水器相比,更加節能。同時,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獲取能量的方式是主動的,不受陰天下雨白天黑夜的影響。
項目在每棟建筑屋頂設置集中式太陽能水系統,集熱板布置總面積為1714.38m2。住區規劃總戶數為3005戶,使用太陽能提供生活熱水的戶數為560戶,占總用戶的18.64%,太陽能不足時則采用強排式燃氣熱水器補充加熱。太陽能熱水系統全年供應的生活熱水量為19902.87m3,年節約燃氣量376771.46m3,折合41.44萬元。項目利太陽能和空氣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全部住戶提供生活熱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10%。
(2)雨水收集回用
昆明年均降雨量1011.7mm,屬于降雨較豐富地區。本項目進行雨水收集回用處理后的雨水用于綠化灌溉、道路澆灑。雨水量不足時則采用市政中水予以補充。
本項目地勢低洼,邊場地雨水徑流向場地內部,通過設置大面積的綠地以及適當鋪裝透水地面可以有效蓄積雨水,降低場地內部雨水徑流量,同時滋養綠化土壤。本項目雨水蓄水池兼做調蓄池,連同旱溪進一步調蓄場地內的雨水流量。
收集的雨水經過初期棄流后進入雨水處理間,經過沉砂、過濾、消毒后即可回用。要進入雨水收集池的雨水先進入格柵井,再進入收集池。通過設備間的消毒裝置向雨水調蓄池里投加消毒劑,由過濾泵把消毒后的水提升到過濾裝置,過濾后的水進入清水池,最后通過回用泵把清水池中的水接入各回用點。雨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對水質進行嚴格控制,在儲存、輸配等環節中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本項目綠地面積14482.85m2,道路面積5784.18m2,用于綠化灌溉和道路澆灑的回用雨水量為1698.76m3。通過有效利用雨水緩解了優質自來水緊缺的局面。同時,本項目的雨水收集理念及處理工藝在昆明地區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充分體現了綠色建筑的內涵。隨著雨水收集利用技術及設備的成熟,雨水收集技術將有更好的應用與推廣。
(3)自然通風優化設計
本工程位t昆明市,按《建筑氣候區劃標準》GB50178-93,屬于溫和地區中區,節能設計按《云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53/T-39-2011)執行。昆明地區屬于溫和地區,一年四季如春,溫度宜人,不需進行集中采暖和空調設計,僅需自然通風和采光即可營造適宜的室內環境。
建筑平面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風,主里面和開口迎向夏季主導風向,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建筑朝向良好,盡量利用冬季e照,間距滿足日照要求。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比均大于5%;通過對本項目進行模擬,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的通風換氣次數均在10次/h以上。同時在廚房和暗衛生間均采用排風排煙風道,并在屋頂安裝成品風帽,防止倒灌、串氣和串味。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e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出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1)選址:本項目位于昆明市五華區泛亞新區大漾田村,項目場址東至五華18號路(云峰路),隔路為軌道交通4號線停車場;南面為空地,70m處為五華17號路(陳家營路,筇王路),隔路為昆明市西北片區(陳家營)保障性住房;西至西北三環;北至規劃i路,隔路為空地。項目用地地貌上屬滇池湖相沉積盆地邊緣地帶的山前斜坡與盆地交接地帶地貌。場地地形整體上相對較平緩、開闊,地形由西向東微傾,西高東低,坡度小于10°。地塊已由昆明市土地開發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一級開發,用地范圍內現為荒地,整個場地內部總體上i部分地段保留原地形地貌。
(2)用地指標:綠建申報范圍為居住區,規劃總戶數為3005戶,居住用地面積為38883.40m2,建筑面積226690.43m2,建筑容積率為4.33,建筑密度為23.11%。本項目住宅層數為21-34層,全部為高層住宅,按照每戶3.2人進行計算,人均居住用地指標為4.04m2/人。滿足標準要求。
(3)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項目位于昆明市五華西北片區泛亞新區內,住區內部配置商業場所、社區醫療室、文化活動室、幼兒園、物業管理、居委會、變配電間、地下車庫、金融郵電d。項目給水及污水管網等各基礎配套較齊全,生活方便。
(4)室外環境(聲、光、熱、風):
. 聲:根據《昆明市2012年大漾田市級統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區域的噪聲進行現 檢測,項目四周的環境區域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2類標準。
. 光:本項目 部為高層住宅,根據《建設項目日照分析報告》,1-11#建筑均滿足《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中的要求。
. 熱:申報范圍用地面積38883.40m2,綠地面積為14482.85 m2,綠地率為37.25%;另外小區內有653.40m2的植草磚鋪裝地和569.60 m2的旱溪,透水地面總面積為15705.85 m2,室外透水地面面積為52.88%。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改善小區的熱環境。
. 風:項目建筑區域周邊的流場分布較為均勻,氣流通暢,無渦流、滯風區域,主要通道風場流線無明顯的氣流死區。項目建筑周邊人行區域1.5 m高度處風速在全年10%大風時不大于3.69m/s,夏季平均風速時不大于1.55m/s,冬季、過渡季平均風速時不大于2.66m/s,均小于5 m/s,同時風速放大系數在全年10%大風時不大于1.28,夏季平均風速時不大于1.34,冬季、過渡季平均風速時不大于1.28,均小于2。
(5)出入口與公共交通:項目小區交通道路流線組織便捷,實行人車分流。項目入口500m范圍內規劃<設2個公交站點和公交線路。
(6)景觀綠化:本項目結合當地氣候、土壤條件選擇適宜的鄉土植物種<,選用少維護,耐候性強、病蟲害少、對人體無害的植物進行造景。喬木、灌木、地被多層復合配置,木本和草本有機結合,常綠和落葉搭配使用,色葉、觀花植物合理配置,營造錯落有致,五彩繽紛的獨特景觀。大喬木及喬木:銀杏、滇樸、桂花、黃連木、鵝掌楸、紫玉蘭、
紅楓、垂絲海棠、紫薇、石榴、頭狀四照花、大樹楊梅、山玉蘭、清香木等。灌木:云南山茶、紅花繼木、黃葉假連翹、大話木槿、葉子花、紅絨球、黃金榕、紅葉石榴、棕竹等。地被植物:毛娟、滿天星、鵝掌柴、銀邊草、蜘蛛蘭、蔥蘭、花葉連翹、紫柳、鼠尾草、六道木、八仙花、南天竹、花葉冬青等。木本植物種類為62種,喬木總株數為542株,住區綠地面積為14482.85m2,平均每100m2綠地面偕系那悄臼為3.74株。
(7)透水地面:用地面積38883.40m2,綠地面積為14482.85 m2,綠地率為37.25%;另外小區內有653.40m2的植草磚鋪裝地和569.60 m2的旱溪,透水地面總面積為15705.85 m2,室外透水地面面積為52.88%。
(8)舊建筑利用:本項目選址處為住宅建設用地,原為待建空地,無可利用的舊建筑。
(9)地下空間利用: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地下建筑空間為車庫和設備用房等功能。地下建筑面積為58406.29m2,地下建筑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之比為649.97%。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1)建筑節能設計:本項目設計按《云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53/T-39-2011執行。建筑平面布局有利于自然通風,主立面和開口迎向夏季主導風向,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建筑朝向良好,盡量利用冬季日照,間距滿足日照要求。建筑主體外墻采用免燒磚和鋼筋混凝土墻,采用20mm厚中空玻化微珠保溫砂漿進行外保溫,平均傳熱系數1.59 W/(m2·K),低于《云南省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2.5 W/(m2·K)的限值要求;屋面采用鋼筋混凝土加平均90mm厚的泡沫混凝土,傳熱系數0.97 W/(m2·K),低于1.8 W/(m2·K)的限值要求。外窗則采用斷橋鋁合金5+6A+5中空玻璃,有效改善建筑的9ば閱堋
(2)高效設備:住宅采用的電梯為高效節能型電梯,可實現調頻、調壓、調速運行。本項目均選用低損耗節能變壓器,具有耐高溫,設計結構合理、損耗低、噪音小、過載能力強的特點。
(3)節能高效照明:一般照明光源的電源電壓采用220V。燈具采用T8型直管熒光燈或節能燈,熒光燈配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子鎮流器,鎮流器功耗不大于1.5W。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采用玻璃或其它非燃燒材料制作的保護罩。
室內照明燈具分組控制,樓梯間照明采用帶消防觸點的聲光控開關控制,消防時自動點亮。
(4)可再生能源:項目在每棟建筑屋頂設置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集熱板布置面積為1714.38m2。住區規劃總戶數為3005戶,使用太陽能提供生活熱水的戶數為560戶,占總用戶的18.64%,太陽能不足時則采用強排式燃氣熱水器補充加熱。太陽能熱水系統全年供應的生活熱水量
19902.87m3,年節約燃氣量376771.46m3,折合41.44萬元。其余用戶則全部采用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提供生活熱水,空氣源熱泵熱水器每年可提供67843.13m3的生活熱水,項目利用太陽能和空氣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全部住戶提供生活熱水,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總能耗的比例大于10%。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1)水系統規劃設計:給水水源引自市政給水管網,由市政給水引入管引入泵房。本項目所在地區具有市政中水條件,中水水源引自市政中水管網。本工程日均生活用水節水定額為70L/人·d;
本工程生活給水采用豎向分為四個區的給水系統。1層~2層及地下室為低區,3層~13層為中Ⅰ區,14層~24層為中Ⅱ區,25層~34層為高區。低區由市政管道直接供水,中Ⅰ區、中Ⅱ區、高區各采用一套生活變頻供水設備從低位生活轉輸水箱吸水二次加壓供水。
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污廢合流的排水體制,對生活污水和雨水分系統進行排放。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統,有組織排至室外雨水口或檢查井;陽臺雨水經管道收集后,有組織地間接排至室外排水措施;
住宅衛生間污水采用WAB單立管排水系統,廚房、洗衣機及商業衛生間采用普通單立管排水系統,對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內不能采用重力流方式排放的污廢水,設置集水坑和潛污泵提升排出。
住宅衛生間內衛生潔具均采用掖芍破罰選用的衛生潔具符合《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標準的要求。
小區內降雨經過回收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道路澆灑,雨水不足時則采用市政中水。根據計算,綠化灌溉用水為3389.49m3/a,道路沖洗用水為203.02 m3/a。年總用水量為246126.92m3,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為1.60%。
每層管道井內設置立式水表進行生活用水分戶計量,同時安裝熱水表進行生活熱水分戶計量。在市政中水引入綠化灌溉主管前的管道上、在雨水回用主管首段均設置過濾器、水表、蝶閥和泄水閥,閥門和水表均設置在水表井中。
(2)節水措施:在入戶壓力超過0.35MPa的樓層分戶水表前設置支Ъ躚狗В閥后壓力為0.20MPa。本工程商業給水由市政管道直接供水,1層公共衛生間沖廁用水由中水系統供應。
生活給水主供水和所有立管采用PSP鋼塑復合管, G型或擴口連接,或按照產品要求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住宅水表后及室內廚房、衛生間等用水部位的支管采用PP-R塑料給水管,熱熔連接。
(3)節水器具:住宅衛生間內衛生潔具均采用陶瓷制品,選用的衛生潔具符合《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標準的要求。在土建施工時,根據所選衛生潔具要求的留洞尺寸配合留x,避免事后敲打。
(4)非傳統水源利用:本項目為了節約優質水源,充分利用再生水。
小區內降雨經過回收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和道路澆灑,雨水不足時則采用市政中水。
中水水源引自市政中水管網,市政中水供水管網的壓力按照0.15MPa考慮,市政中水管引入小區地下室中水泵房進行二次加壓后回用:
本項目利用非傳統水源進行綠化灌溉和道路澆灑。根據計算,綠化灌溉年用水量3389.49m3,道路澆灑年用水量203.02m3,非傳統水源年總用水量為3951.76m3,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1.60%。
中水管道嚴饔肷活飲用給水管道連接,并有明顯的顏色區分標記;中水管道外壁涂刷淺綠色的管道,并在其外壁模印或打印明顯耐久的“中水非飲用”標志。中水表外殼顏色采用淺綠色。
中水池,中水管道上的閥門、水表及取水閥處均設置明顯的“中水”標志。
(5)綠化節水灌溉:綠化灌溉采用微噴灌灌溉技術。微噴頭采用旋轉地插式霧化微噴頭,流量80~120L/h,壓力0.20~0.25MPa;在狹窄地帶設置取水閥配合進行人工澆灌,取水閥澆水半徑為20m。
在市政中水引入綠化灌溉主管前的管道上、在雨水回用主管首段均設置疊片式過濾器、水表、蝶閥和泄水閥,閥門和儀表均設置在水表井中。綠化給b管道采用PVC-U給水管,管道安裝嚴格依據《室外給水設計規范》的要求。綠地內取水閥設有專用鎖具,防止人為誤用。
(6)雨水收集回用:本項目采用雨水收集系統,對屋面、道路、綠地可收集的雨水部分收集,雨水經處理后用于綠化灌溉和道路澆灑,雨量不足時則采用市政中水補充。
將收集的雨水經過初期棄流后進入雨水處理間,經過沉砂、過濾、
消毒后即可回用。經過收集管道進入雨水井,經沉淀、過濾等措施后儲存到蓄水池,經消毒后達到出水要求。雨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對水質進行嚴格控制,在儲存、輸配等環節中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1)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本項目全部為高層住宅,建筑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使用。
(2)預拌混凝土使用:本項目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漿。
(3)女兒墻高度:本項目女兒墻高度為1.5m,未超出規范要求。
(4)高強度鋼的使用:鋼筋混凝土主體結構HRB400級以上的鋼筋作為主筋的用量為15243.568t,主筋總用量為15821.289t;高強度鋼作為主筋的比例為96.35%,超過70%。
(5)可再循環材料的使用:本項目的可再循環材料包括,建筑材料總重量為234672.41t,可再循環材料重量<24703.10t,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量占所用建筑采用總重量的10.53%。
(6)土建與裝修一體化:本項目<精裝修交工,標準化裝修設計,優質綠色的建材選用,保證裝修品質;裝修施工圖與土建施工圖相結合,可以避免二次裝修造成的結構破壞、浪費、擾民、建材污染和裝修質量低劣等問題,積極推進住宅裝修工業化生產。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1)日照:本項目全部為高層住宅,兩棟住宅樓居住空間的水平視線距離最小為19.65m。根據日照模擬分析,項目日照滿足冬至日一小時的日照標準,并取得規劃部門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同時,項目本身的建設不會對周邊建筑造成遮擋,不會造成日照影e。
(2)采光:通過對外窗采光面積和戶型地板面積比例的計算,本項目的主要功能房間(臥室、起居室)的窗地面積比滿足采光等級1/7的要求,經采光軟件模擬,住宅功能房間滿足最小采光的房間面積比例為96.96%。
(3)通風: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通風有效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比均大于5%,通風有效開口面積較大,且各戶型主要功能房間的通風換氣次數均在10次/h以上,充分利用室外自然通風,滿足自然通風的要求,在當地氣候情況下開窗進行自然通風可以營造良好的室內環境。
(4)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建筑主體外墻采用免燒磚和鋼筋混凝土墻,屋面采用鋼筋混凝土加平均90mm厚的泡沫混凝土,傳熱系數0.97 W/(m2·K)。建筑外墻采用20mm厚中空?;⒅楸厣皾{進行外保溫,外墻平均傳熱系數1.59 W/(m2·K),外窗則采用斷橋鋁合金5+6A+5中空玻璃,有效改善建筑的熱工性能。
在自然通風條件下,房間的屋頂內表面最高溫度為27.47℃,東外墻的內表面最高溫度為27.40℃,西外墻的內表面最高溫度為28.48℃,均滿足《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要求。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0-12基于全生命期的既有建筑改造碳排放統計分析及效能提升研究
-
09-04高端住宅項目(LEED/WELL)若干案例
-
06-08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天津朗泓園(臨海新城08-05-24地塊住宅項目)1~17號樓及地下車庫
-
05-12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北京市定福家園北里3號院1~3號樓
-
10-08“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11“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03高標準綠建三星住宅好在哪?朝陽壹號教科書式深度解讀
-
08-01綠色建筑實踐案例——秦皇島“在水一方”
-
06-23【呼和浩特】巴比倫花園(新華聯雅園) (二星級)
-
06-04【北京】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 居住項目B45地塊、B57地塊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