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萬科金色海蓉三期(三星級)
時間:2014-02-11 11:26:28 作者:能源世界 來源:能源世界 閱讀:3716內容摘要:項目名稱:成都萬科金色海蓉三期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一、工程基本情況1、建筑類型.住宅2、項目進度安排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12月23日完成施工圖審查:2012年6月20日(計劃)開工時間:2012年7月7日(計劃)竣工時間:2014年12月30日3、申報綠色建筑設計...項目名稱:成都萬科金色海蓉三期
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三星級
一、工程基本情況
1、建筑類型 .住宅
2、項目進度安排
項目立項時間:2010年12月23日
完成施工圖審查: 2012年 6月 20日
(計劃)開工時間:2012年 7月 7日
(計劃)竣工時間: 2014年 12月 30日
3、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等級
.三星級
項目建筑面積(m2):41928.37(計容)
為實現綠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資成本(元):3905851.95
綠色建筑可節約的運行費用(元/年):52487.90
二、工程概況(工程性質、工程投資、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結構形式、開發與建設周期、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等情況)
1)工程性質
項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區高攀路20號,城南二環外三環內,分三期完成,一期已建成,二期在建,本次評價為三期住宅。所在地原為住宅用地(拆遷已由政府完成),區內無污染遺留問題,項目南側緊鄰白云小區,東側為府河。項目用地性質屬于城鎮混合住宅用地。
2)工程投資
項目三期1~3#樓及地下室總投資33790.65118萬元,其中除土地費外總投資27000萬元。
3)用地面積與建筑面積
項目三期總用地面積14785.91m2。綠色參評區用地面積9702m2,總建筑面積(含商業辦公)為139630.79m2,參評住宅建筑面積41928.37m2。
4)結構形式
本項目綠色參評區1~2#樓為剪力墻結構體系、擴大地下室為框架結構。
5)開發與建設周m
本項目施工合同開工日期為2012年7月7日,合同竣工日期為2014年12月20日。
6)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
本項目參評區內1~2#樓公共區域采用高效節能照明;自建中水站收集處理生活污水回用做室外綠地道路澆灑等室外雜用,并收集屋面和綠地雨水結合中水處理,減少雨水徑流量,另外室內全部采用節水器具,室外公共綠地澆灌采用微噴灌高效節水方式,滿足節水的要求;室內客廳臥室均采用15mm實木地板,保障室內地板撞擊隔聲量的要求;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且土建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施工。
三、評價內容簡介
1.節地與室外環境
(選址、用地指標、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室外環境(聲、光、熱)、a入口與公共交通、景觀綠化、透水地面、舊建筑利用、地下空間利用等)
1)項目選址
項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區高攀路20號,城南二環外三環內,分三期完成,一期已建成,二期在建,本次評價為三期住宅e所在地原為住宅用地(拆遷已由政府完成),區內無污染遺留問題,項目南側緊鄰白云小區,東側為府河。
2)用地指標
項目三期總用地面積14785.91m2。綠色參評區用地面積9702m2,總建筑面積(含商偉旃)為139630.79m2,參評住宅建筑面積41928.37m2。
2)室外風聲熱光環境
①室外風環境
冬季,參評區1.5m處平均風速為1.15m/s;風速分布為0.20~2.96m/s,
風速小于規范規定的5m/s的標準值;風速放大系數1.13;建筑物的迎風面和背風面存在3~5Pa的風壓差。
夏季,參評區1.5m處平均風速約1.21m/s;風速分布為0.10~2.98m/s風速小于規范規定的5m/s標準值;風速放大系數1.24;建筑物的迎風面和背風面存在4~5Pa的風壓差。
②室外聲環境
項目現狀方案聲環境良好,參評區域臨近道路晝間噪聲值為54dB~58dB,夜間噪聲值為40~45dB,區內晝間噪聲為38~48dB,夜間均小于40dB,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小區內部可達到標準中的2類標準。
③室外熱環境
項目在夏季典型日的平均熱島強度為0.48℃。
④室外光環境
本項目處于四川成都武侯區,位于第Ⅳ光氣候區,經計算各樓棟窗地比及可開啟扇比例均符合標準要求;經室內采光模擬分析,標準層室內采光狀況滿足《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01的要求,室內采光系數均勻度良好。
3)公共服務設施與交通
項目周邊配套幼兒園、會所、垃圾收集站、郵政所等公共服t設施,在500m步行距離內有4個公交站點,公交線路在4條以上。
4)透水地面與地下空間利用
項目全區規劃綠地率30%,部分道路采用透水鋪裝,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例為34.44%,可降低熱島效應,調節微氣候,增加地下水涵養,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地表徑流,減輕排水系統負荷,改善排水狀況,此外項目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將其作為地下車庫與設備房使用,地下建筑面積占地上建筑面積比例為23.82%。
2.節能與能源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高效能設備和系統、節能高效照明、能量回收系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1)建筑節能設計
項目位于夏熱冬冷第Ⅲ建筑氣候區,現有建筑近南北朝向,居室夏季避免東:西向日曬。圍護結構通過采用適宜保溫隔熱材料并選用不低于二級能效空調使得建筑綜合節能率高于60%,達到節能要求;項目通過對1~2#樓的日照、通風和采光模擬優化,獲得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效果。
2)節能高效照明
公共、應急照明及熒光燈具均采用LED光源、節能型電感鎮流器等附件,住宅公共場所開關一律采用感應、光控自熄開關,其中應急照明為消防感應型,光控自熄開關;各公共區域照明功率密度值符合《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規定照明功率密度現行值。
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水系統規劃設計、節水措施、非傳統水源利用、綠化節水灌溉、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等情況)
1)水系統規劃設計
項目由市政一路供水,豎向分區,低區采用市政水壓直接供水,中區和高區采用變頻水泵機組供水;排水系統采用污廢水合流制,所有生活污水由室內污水管收集后排至室外污水管網,經污水格柵井后,部分接至地下室二層的中水處理站,集中處理機利用;多余污水接至市政污水管網。屋面雨水和綠地雨水經由盲管匯入多功能池并接入中水處理站。
2)節水措施
項目所有用水部位均采用節水器具和設備,用水器具如水嘴、花灑座便器滿足《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節水型產g技術條件與管理通則》GB 18870的要求;采用減壓限流措施,入戶管表前供水壓力不大于0.2MPa。
公g綠地采用微噴灌高效灌溉系統,給排水管材、管件、閥門及水表符合國家標準,采用防漏損措施保障住宅區漏損率低于5%;
3)雨水回滲與集蓄利用
項目收集綠化屋面和綠地雨水,經由盲管和截水溝等匯;多功能池并接入中水站,雨水可與中水共用一套消毒系統。
4)非傳統水源利用
項目自建中水站,收集生活污水經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后再經過濾消毒深度處理回用作室外綠化澆灌、道路澆灑車庫沖洗。g目全年綠化澆灌、道路澆灑及車庫沖洗年用水量分別為6611.80m3/a、6384.46m3/a和5616.47m3/a。屋面綠化收集的雨水亦匯可匯入中水站作為補充,年收集雨水量為932.23m3/a。
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i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預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建筑廢棄物回收利用、可循環材料和可再生利用材料的使用、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等情況)
1)建筑結構體系節材設計
建筑造型要素簡約,裝飾性構件造價占工程造價的比例小于2%。
2)預拌混凝土使用
項目所在地為成都,據商改發[2003]341號文件《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成都列入限期l止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城市名單中,項目現澆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
3)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
項目土建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經比較,精裝修圖紙與原始戶型平面圖并無較大改動,未破壞和瞥己有的建筑構件及設施;孔洞預留,避免在裝修施工階段對已有建筑構件打鑿、穿孔,實現了土建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施工。
5.室內環境質量
(日照、采光、通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室溫控制、可調節外遮陽、通風換氣裝置等情況)
1)日照模擬
項目地處成都,處于第Ⅳ建筑氣候區,日照模擬結果符合成都地方日照標準和政策要求,且已獲得項目開發的建筑規劃許可證與施工許可證。
2)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
項目采用適宜保溫隔熱材料。
屋頂構造:40mm鋼筋混凝土+60mm擠塑聚苯板+20mm水泥砂漿+120mm鋼筋混凝土+20mm石灰水泥砂漿;
外墻構造:5mm抗裂砂漿+40mm玻化微珠保溫砂漿+15mm水泥砂漿+200mm鋼筋混凝土+20mm石灰水泥砂漿;
外窗:斷熱鋁合金窗。戶門為雙層1.2mm鋼板門(內填40mm聚氨酯和聚苯乙烯),窗為Low-E中空玻璃(6+12A+6),窗傳熱系數:2.5 W/(m2·K),窗遮陽系數0.35,可見光透射比0.50。
相應樓板和分戶墻的空氣隔聲量及計權撞擊隔聲量符合綠標要求,戶門與外窗隔聲量也滿足室內與室外空間隔聲要求。
3)室內采光與通風
本項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相應功能房窗地比符合采光標準要求(17.1%)。根據中國光氣候分區圖的標示,成都市位于Ⅳ區,光氣候系數K=1.2。經模擬項目主要功能房室內采光達到Ⅳ類采光等級。
可開啟扇比例均符合夏熱冬冷地區的國家標準,達到8%以上。室內通風情況良好,房間的屋頂及東、西外墻內表面最高溫度滿足現行國家標準a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
以2#樓為例,2#樓現狀方案夏季室內風場分布較為均勻,各個房間氣流組織良好,無明顯旋流區和風影區出現。除了戶型A2、B,2#樓室內外風壓差為3Pa左右,有利于室內自然通風。另外,2#樓室內所有活動區域空氣齡小于180s的約占78%左右,空氣齡大于300s的約占11%左右,室內平均空氣齡約為95s。
4)室溫控制
住戶安裝分戶空調設備,空調均配有遙控器,每個房間可根據室溫單獨控制。
6.運營管理
(節約資料保護環境的物化管理系統、智能化系統應用、建筑設備、系統的高效運營、維護、保養、物業認證、垃圾分類回收等情況)
1)智能化系統應用
項目設計三大智能化系統,滿足《居住區智能化系統配置與技術要求》(CJ/T 174)基本配置的要求,且滿足部分可y配置要求。
①安全防范子系統:智能化訪客對講系統,周界防越報警系統,保證住戶小區的安全;
②管理與監控子系統:智能化電子巡更系統,車輛出入與停車管理系統,智能化監控系統,智能化門禁系統,注重小區的智能化管理;
③網絡通信子系統:通信與網絡系統,提供網絡信息服務。
2)設備管道便于維護保養
因建筑中設備、管道使用壽命普遍短于建筑結構的壽命,項目的水、電、通風管道均布置中相應管道井中,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且減少對住戶的干擾;另外公共使用功能的設備、管道等設置中地下室設備房等公共部位,便于日常維修和更換。
- 相關文章
工程案例
本欄最新更新
-
10-12基于全生命期的既有建筑改造碳排放統計分析及效能提升研究
-
09-04高端住宅項目(LEED/WELL)若干案例
-
06-08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天津朗泓園(臨海新城08-05-24地塊住宅項目)1~17號樓及地下車庫
-
05-12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案例—北京市定福家園北里3號院1~3號樓
-
10-08“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11“住宅4.0時代”開啟!“綠色建筑”緣何成居住主流
-
09-03高標準綠建三星住宅好在哪?朝陽壹號教科書式深度解讀
-
08-01綠色建筑實踐案例——秦皇島“在水一方”
-
06-23【呼和浩特】巴比倫花園(新華聯雅園) (二星級)
-
06-04【北京】豐臺區長辛店北部居住區一期(南區) 居住項目B45地塊、B57地塊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