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部委負責人談新型城鎮化規劃地方可適度舉債
時間:2014-03-20 13:28:17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網絡媒體 閱讀:1227內容摘要:我國首部城鎮化規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日前正式出臺。昨天,參與制訂規劃的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人社部、財政部、公安部、國土部等六部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問題。粗放擴張老路行不通“現在城鎮化發展正處于一個重要關口,質量不高、粗放擴張的老垡丫走不通了,...我國首部城鎮化規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日前正式出臺。昨天,參與制訂規劃的國家發改委、住建部、人社部、財政部、公安部、國土部等六部委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問題。
粗放擴張老路行不通
“現在城鎮化發展正處于一個重要關口,質量不高、粗放擴張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必須走出一條新路。”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說。
他認為規劃強調以人為本,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一大亮點。“去年我國城鎮人口有7.3億,其中包含2億多農民工及其家屬。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但是他們未能享受城鎮居民的待遇。”
徐憲平說,規劃提出要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實施差別化的落戶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通過實施居住證制度,使在城鎮就業居住但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能夠享受相2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規劃首次提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兩個指標。
嚴控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說,為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將嚴格控制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下一步,要逐步減少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今年計劃指標要有所下降,重點控制東部地區,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a珠三角三個城市群的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徐憲平說,規劃強調生態文明,就是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資源,強化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推進綠色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的干擾,盡可能地降低對環境的損害。
幫助農轉非人口安居樂業
“規劃提出對落戶農民要實現住房保障的全覆蓋,把符合落戶城市住房保障條件的農民家庭全部納入到住房保障范圍>另外,規劃提出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說。
人社部副部長楊志明說,將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力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扶持有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創新體制提供資金保障
在談到推進城鎮化錢從哪里來的問題時,財政部副部長劉昆說:“我們要加快財稅體制和投融資機制的改革,創新金融服務,放開市場準入,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
劉昆說,財政部將重點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城鎮化建設的力度,依法賦予地方政府適度舉債權限,完善現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制度,探索一般債券與專項債券相結合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辦法;推廣使用政府與社會資r合作的模式,政府通過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公開透明方式,事先明確收益成本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新聞
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將編制
昨天獲悉,國家標準委提出近期啟動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編制,并明確了新型城鎮化標準體系建設的初步設想。
據國家標準委介紹,新型城鎮化標準"系將包括4個方面:一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治理、城鎮土地集約利用等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二是綠色建筑建材相關標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標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標準;三是城市能源基礎設施相關標準,安全防范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標準,智慧城市建設相關標準;四是新農村建設相關標準,現代農業相關標準。
- 相關文章
-
-
02-285月1日起,未實名登記不得進入項目現場施工,人工費用撥付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
-
07-11發展綠色建筑需邁三道坎
-
07-01綠色建筑推廣機制的機制探索思考
-
06-20地源熱泵技術已出臺明確優惠政策
-
06-17承德市節能減排低碳宣傳周啟動
-
06-16濟南市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每平方補貼45元
-
06-16兩部委:綠色建材標識即將開始發放
-
06-16濟南市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每平方補貼45元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