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節能服務產業中的發展現狀分析
時間:2014-05-16 16:13:42 作者:小咩 來源:綠建之窗 閱讀:989內容摘要:簡單來講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商務模式,是一種以減少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投資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客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實施節能項目,客戶與節能服務公司之間簽訂節能服務合同。這種機制有助于推動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節能項...簡單來講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商務模式,是一種以減少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投資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客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實施節能項目,客戶與節能服務公司之間簽訂節能服務合同。這種機制p助于推動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節能項目的實施。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各項風險。用能企業在做節能項目的時候如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可以降低技術風險、\x00務風險、運營管理風險和節能效果不達標的風險。同時也能形成多贏局面,節能服務公司、用能企業和金融機構都能受益,同時也能形成很好的社會效益,即節能降耗,減少污染。
現在\x00同能源管理有四種主要的模式,基于這四種模式也有復合型,最主要的推廣的是節能效益分享型,由節能效益分享型衍生出來的有比如說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還有融資租賃型。節能效益分享型就是節能服務公司來投資,分享節能效益。節能保證型的費用可能是節能公司來投資,\x00者是用能企業來投資,或者是共同投資,然后達到節能效果,分一次或者分多次,一次性或者多次性來支付。能源費用托管型就是整個把用能企業的能源系統托管下來進行能源運營。融資租賃型更多的指的是融資租賃的方式,比如說節能項目,是把設備裝上之后按節能效果來償還租金。
調查結果顯示節能效益分享型的模式比較多,占到47%,節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期目前為止大概在4~8年之間,最長超過20年。節能量保證型占44%,因為節能服務公司在做項目的時候資金不足,希望用戶快速支付節能款項,所以希望用保證型的模式。能源費用托管型和其他型占4%,能源費用托管型合同期比較長,一般在8~12年間,最長超過20年。
各種模式沒有絕對的優劣,取決于:客戶的需要;利潤空間;對風險的把控;自有資金和可融得的資金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僅有節能效益分享型能夠享受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北京除外)和稅收優惠。
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現狀
大家可能知道節能服務行業開展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備案,這是從2010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共同辦的,到今天備案了五批公司,每批數量不同,從第一批461家,到今年公布的第五批888家,總共公布了3 242家。但據統計全國節能服務公司有4 000多家,或者近5 000家,因為有很多的做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公司不是備案公司,因為它是公司的一個部門在做,或者部分業務在做,所以沒有備案成功。
在這些節能服務公司里邊我們也分了類,其實這里邊因為節能是一個比較難做的工作,再加上節能是二次投資,并且是零散型的,分散型的,依附在用戶主體上面的改造,比較難。但這里邊的節能服務公司 主體得以民營企業為主,在4 000家里的節能服務公司有超過90%甚至95%的企業是民營企業,但民營企業里面也有比較大的,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里邊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經上市的公司,也有大部分已有的上市公司成立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或者自己成立節能事業部做合同管理業務或者做節能改造業務。這里邊還有國有企錚國有企業就是偏大的,這些大型國有企業基本都成立了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或者是以成立一個能源服務公司為主體來開展節能服務業務。第四個是中外合資公司,當然中外合資公司先說外資公司,外資公司在國內做的合同管理業務也很多,包括施耐德、西門子、江森、飛利浦,飛利錆褪┠偷祿褂幸恍┕司都在國內成立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飛利浦是自己成立的,合資公司就是施耐德跟上海電器成立了自己的建筑節能有限公司,這是合資公司。可以說現在國內的節能服務公司的構成多種多樣,這里邊我列了一個上市公司的涉及到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名單,包括在上海鍔鉦凇⒅泄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國上市的很多公司都在國內從事不同種類的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或者節能服務業務。
節能服務公司按優勢簡單地分成技術依托型、資金依托型和市場依鐨汀<際躋勞行鴕閱持紙諛薌際鹺徒諛懿品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節能服務公司,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資金依托型充裕的資金是他們進入市場的明顯優勢,他們的經營特征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利用資金優勢整合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實施節能項目。市場依托型擁有特定行锏目突ё試從攀疲以所掌控的客戶資源整合相應的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來實施節能項目。現在節能服務公司在市場領域分為三個領域,就是工業、建筑和交通。其中工業占到了合同管理業務或者節能服務公司總業務的70%以上,然后是建筑和交通,交通領域還是比較少,現在主要的還是路燈、港口和油氣站。
如今,節能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達到了40多萬人,剛開始的時候2003年協會成立,2004年發展會員,2005年的嗆蟯臣剖據才一萬多人,到這幾年,包括國家政策的出臺,節能服務行業的人員也突飛猛進。節能服務行業還不大,2012年的產值有1600億。合同管理投資去年大概有500多億的投資,分散到四五千家的企業,每家企業的平均額不多。
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的相關政策
2010年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文件《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2010年6月3日:財政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2010年6月29日:關于合同能源管理財政獎勵資金需求及節能服務公司審核備案有關事項的通知;2010年9月19日:關于財政獎勵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2010年12月3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增值稅 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
《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把節能服務產業推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這里有三句話,一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能減排、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有利措施,二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迫切要求,三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提出了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目標,即到2015年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要進一步壯大,服務能要進一步增強,服務領域要進一步拓寬,到2015年要使合同能源管理成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央財政安排獎勵資金20億元,支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業發展。《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指出:支持對象是實施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節能服務公司。支持范圍是用于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實施的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以及公共機構節能改造項目。已享受國家其他相關補助政策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不納入本辦法支持范圍。
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條件包括:節能服務公司投資70%以上,并在合同中約定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單個項目年節能量(指節能能力)在10 000 t標準煤以下、100 t標準煤以上(含),其中工業項目年節能量在500 t標準煤以上(含);用能計量裝置齊備,具備完善的能源統計和管理制度,節能量可計量、可監測、可核查。財政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按年節能量和規定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獎勵資金主要用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及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相關支出。獎曜式鷯芍醒氬普和省級財政共同負擔,其中:中央財政獎勵標準為240元/t標準煤,省級財政獎勵標準不低于60元/t標準煤。有條件的地方,可視情況適當提高獎勵標準。
2012年6月16日旯務院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指出:服務模式創新。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許經營等節能環保服務新機制,推動節能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工程。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到2015年,力爭專業化節能服務晁痙⒄溝2 0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節能服務公司約20家,節能服務業總產值突破3 000億元,累計實現節能能力6 000萬t標準煤。建立全方位環保服務體系。積極培育具有系統設計、設備成套、工程施工、調試運行和維護管理一條龍服務能力的總承包公司,大力推進環保設施專昊、社會化運營,扶持環境咨詢服務企業。
節能服務產業既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科技服務業,又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節能環保產業的組成部分,發展前景將非常廣闊。
- 相關文章
-
-
03-02建材家居行業開年盛會 第22屆中國成都建博會不容錯過
-
02-08家居消費需求加速釋放,1608家企業參展中國成都建博會布局中西部市場
-
12-232022中國(江西)國際建筑工業化及裝配式建筑展覽會
-
12-20全面布局2022中國成都建博會宣傳與觀眾組織,助力展商搶跑2022 ——針對有效觀眾的組織和推廣,才是專業展會的硬實力!
-
12-152022第十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集成住宅產業化博覽會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展
-
11-242022中國(成都)裝配式建筑及建筑新材料展“從有到優”的升級發展萬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
11-22第九屆中國-亞歐建筑建材博覽會
-
11-182022中國國際超低能耗建筑產業展覽會-雙碳新引擎 能耗超低 建筑變綠
-
綠建知識
本欄最新更新
-
08-10暴雨后的反思!醫院防洪設計與應對措施~
-
12-29綠建技術與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
11-27綠色建筑與BIM技術高效整合應用
-
10-08中國綠色建筑發展現狀與問題(一)
-
09-23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9-09建筑工程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淺析
-
03-20我國建筑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探討
-
03-06【分享】綠色建筑設計與未來發展方向
-
04-14給排水|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水專業要點你應該知道!
-
04-01專家視角 | 綠色建造技術體系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汽車博物館東路1號諾德中心2期6號樓1201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